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汉兰达 新款上市

老顶流如何实现年轻化?试驾广汽丰田汉兰达

春暖花开,北京的冬天的严寒随着惊蛰慢慢褪去。二月底,正赶着最后一波阴天,公司来了全新汉兰达的试驾车,与同期来到公司的还有一台小鹏P5。从通知我拿车的瞬间,我很坚定自己一定要写的试驾稿,而不是小鹏,因为这三个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魔力。

作为在全球市场中率先开辟豪华大七座SUV市场的车型,自诞生至今已经走过21年辉煌,并收获全球累计超过450万用户。同时,自2009年入华至今,在国内累计销售达110万辆,连续多年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我知道就算我划水写完这篇文章,获得的流量也比绞尽脑汁写一篇非常出彩的小鹏P5多得多。(当然划水是不可能划水的,就算领导不骂我,一大群居家实用派精准用户群体也得喷死我)那么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我开这台车时发出的三个主要疑问吧。

疑问一:外观 实务派大佬也向年轻化转型了?

拿车前挺不屑的,我寻思让我一个20多的小年轻去挑战四五十岁大叔的审美,那不是出海的大轮船——外行(航)了么,直到我实地看到了这台车,我发出了当天的第一个疑问:实务派大叔也向年轻化转型了?

确实,它不显老,严格意义上来说,和换代之前相比,它看起来根本就是很年轻,我甚至感觉我可以完美驾驭它,让它看起来没那么像“我爸的车”。

从前方来看,整体的造型凌厉了许多许多,倒梯形的黑色进气格栅搭配狭长犀利的大灯,让整个车头有一种向前俯冲的架势。保险杠的样式也有了改变,你可以明显看到上面弯折的线条。我觉得如果你是上上代(也就是2.7L最经典的那一代)车主的话,你可能也会有个疑问:标都一样,咋变化这么大?

车侧和车尾部的变化相对于前脸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车侧的腰线依旧顺畅,不同的是“劲”,设计师就像一位书法家,同样的线条,笔锋不同,感受当然也不一样。上一代形似客观雅致的宋体,而全新更像刚柔并济的隶书,给人一种流畅的厚重感。

轮毂的样式我也比较喜欢,因为我们拿到的是2022款双擎2.5L四驱至尊7座版,也就是全系最顶配版本,所以搭配的是20寸的高光多幅轮毂,这也是第一次将20寸大轮毂搞上实车,效果不错,希望保留。再配上不会出错的“欧泊银”色车漆,显得特别搭,一点也不违和。

尾部和前脸相似,尾灯样式更加纤细化,灯中的脉络依稀可见,一条一条犹如肌肉的纹理,再搭配倒梯形的牌照区域,给人一种轻快有力的年轻感。

整体来说,虽然这依旧是,但外观已经变得老少咸宜,你根本不必害怕它过分油腻,也不必担心它不够油腻。一方面我觉得它完全能承受住我的运动风穿搭,另一方面,我拿这台车的照片去问我爸,他说这是?怎么变成这样了?不过还不错,要不咱家换个车?从那刻起我意识到,对中年男人的无上吸引力依旧存在。

疑问二: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如果说外观完全处于我的接受范围内,那么内饰我认为还有提升空间。试驾车的米色内饰起码无法让年轻人毫无顾虑的下单,如果是黑色可能会好一些。

广汽丰田的内饰整体设计感其实还算不错,多功能方向盘握感舒适,仪表界面也相对简洁易懂,悬浮的中控屏虽然不大,UI设计稍显过时,但好在下面还有非常实用的实体按键,把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集成在物理按键上是非常便利的。

当然质感还是依旧的丰田味儿,就像主副驾仪表台与车门内饰板的交界处,虽然有三处不同的颜色和材质,但除了米色处稍软一些外,其它地方的饰板的敲上去还是比较偏硬。音响方面,只有四驱的顶配车型是带11扬声器的JBL品牌音响。

但你别说,顶配的配置还是很丰富的,主副驾的座椅通风、加热都有,舒适性配置还有方向盘加热、分区空调、座椅记忆等非常实用的功能,科技配置有抬头显示、语音控制和L2级辅助驾驶等。

作为一台中型SUV,的一、二排空间还算够看,但由于车身尺寸限制,第三排空间照样有点敷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它留给后备箱的空间足够大,一定程度上侵占了第三排的乘坐空间。下面来看看它的空间表现。

这台车的尺寸参数为4965/1930/1750mm,轴距为2850mm。身高175cm的体验者前排头部空间约一拳。

第二排拉到最后,不考虑第三排的话,有两拳的腿部空间和四指的头部空间,而且座椅靠背角度可调,实际坐起来空间没问题,地台不高,可以坐三个人。

的二排头枕角度比较特殊,是前倾的,而且角度不可调,这样对于乘坐者的身高和体型可能会比较挑剔。第三排头部空间约有三指,腿部空间够用,应付短途没问题,长途7座的话,第三排空间还是稍小一些、地台高、侧窗阳光照射不足,会比较压抑。

空间方面要给好评的是储物空间,中控屏下和副驾眼前都有储物槽,放手机费劲,但放水和零碎的物品很顺手,中控台和门上的水杯槽也很实用。

最惊喜的是超大的中央扶手箱,宽且深,可以放许多随车物品,你看我的11Pro Max放进去就像石沉大海的诺基亚,足以证明它的“广阔”。

同时,充电插口也比较丰富,前排设有一个点烟器插口、一个USB接口和两个Type-C接口。后排设有两个Type-C接口和一个220V电源插口。

疑问三:动态 纯电还有未来吗?

按下一键启动,还想着能听一下发动机小小的轰鸣,直到它的发动机一动不动,我才想起来这是一台双擎车型。全新全系搭载了TNGA 2.5L第四代增强版THSⅡ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在发动机启动之前,四驱车型位于前后轴上的两个电机可以先行驱动车轮,两驱版车型则依靠前轴上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2.5L直列四缸发动机的最大马力是192匹,最大扭矩238牛米,如果单纯靠发动机来驱动,那肯定像前两代一样,肉肉的,但它还有驱动电机,这是个巨大的飞跃。

同时,由于是增强版混动系统,它的电池更大,综合功率更高,也更省油,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由于电池容量的增大,它的电动区间足够大,你如果低速平稳驾驶,是很难将发动机踩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拿车到公司的几十公里路程,慢悠悠的驾驶能把这台2吨多的7座四驱SUV开出4.5L的百公里油耗。(注意下图右上角的油耗显示)

电机的加入非常令人惊喜,尤其是起步阶段,你能享受到类似纯电动车的无延迟动力响应和澎湃的扭矩,并且油门跟脚,车完全不肉,也没有窜的感觉,最大总功率可达到183kW的双电机可以让你非常柔顺的起步,等需要中段加速时再启动发动机,这也意味着越堵车它越省油,堵车时油耗能低至百公里5L,综合工况的百公里油耗我们实测为6.1L,这致使我发出了试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疑问:纯电还有未来吗?它真的太省油了。

再来说说操控感,作为一台轴距2850mm的中型SUV,它的操控同样不显油腻,回正力度轻盈有弹性,阻尼质感也很不错,整车的指向性较强,超车时一点不慌,开起来让人心情愉悦。

但我觉得它的刹车脚感还是比较软,为了舒适性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前段刹车它先使用的是动能回收的制动力,再深踩才能踩出刹车卡钳的物理减速效果,低速跟车中的刹车还好,动能回收的制动力完全够用,但一旦从较高的速度刹车,前段的制动力就太小了,然后你就会再使劲踩下刹车踏板,刹车卡钳介入,车速迅速降低,你又会觉得刹多了。不过这种调校基本符合日系车的一贯标定,并不算什么问题,只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的噪音和震动控制还算可以,比较这种尺寸的SUV风阻向来比较大。也并没有配备多层隔音玻璃,所以行驶时轮胎和地面的一些嘈杂声还是会传递到车内。

顺便一提,丰田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很好用,就算把跟车距离调到最近,车子在高速巡航时前车刹车,它也会提前识别然后慢慢减速,驾驶员会安全感满满,应对突然加塞的情况,如果能慢慢刹住,它绝对不会踩太多刹车,很像老司机的柔顺开车方式,深得我心。

但打开辅助驾驶的操作相对繁琐,跟车设置与车道保持设置是需要分别打开的,希望之后可以更方便的启动这套非常好用的辅助驾驶系统。

还车时,我稍有不舍,我知道虽然这是一台好车,省油、空间大、动力强、辅助驾驶好用,但它注定不是年轻人心中最香的那台。同时我也明白为什么被誉为“中年男人杀手”了,如果我而立之后,有家有室,想要一台省心、省油、省事的SUV,我大概率也会管不住自己的钱包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