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品牌与合资一战,第二代CS75PLUS凭什么挑大梁?

中国品牌有多顶?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月SUV销量榜单最畅销的五款车型中,前四名被中国品牌包揽,而排在第五名的,也并非大家印象中常年占据销量榜前列的合资车型,而是豪华SUV奔驰GLC。如果再结合此前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品牌2021年市占率达到52.3%,那么“自主强,合资弱”的SUV市场格局已极为清晰。


要知道,虽然过去中国品牌SUV市占率也曾达到过60%的高度,但当时占据中国品牌销量主力的SUV大多是10万元以下低价格的入门级产品。从2018年“车市寒冬”开始,那些低价格、低品质的中国品牌入门SUV车型逐渐被市场淘汰,也导致中国品牌的SUV市占率持续降低,甚至一度跌破50%大关。

不过,也正是这种“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催生出了中国品牌自己的高价值SUV车型,长安汽车CS75PLUS正是其中代表。2021年,CS75PLUS全年销量达到28.19万辆,而在今年1月榜单中也以33,590辆的出色成绩,挑起了中国品牌SUV向上的大梁。


同时,随着全新换代车型即将迎来上市,第二代CS75PLUS全面进化的产品力,也再度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目光。数据显示,发布预售的首月,第二代CS75PLUS收到了23575份订单,成为SUV市场最耀眼的新星。

实现对合资品牌技术垄断的“反包围”


过去,SUV市场的发展主导权长期被合资品牌占据。通过技术垄断,合资品牌实现了对高价值SUV市场的垄断,进而牢牢把控住了对SUV的产品定价权。而彼时,中国品牌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推出低价格的SUV车型,来抢占低端市场,甚至一度需要通过价格战稳住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

时刻具备忧患意识的长安汽车很早就知道,只做低端产品迟早要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到技术研发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长安汽车也取得了丰盛的成果,推出了向高价值SUV市场转型的多款经典车型,CS75PLUS就是“当家花旦”。


高性能、低油耗的蓝鲸NE动力平台的推出,标志着长安汽车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正式打破了合资品牌的技术垄断。而搭载了蓝鲸NE动力平台的CS75PLUS,自上市后也成为市场的热销车型,销量实现节节攀升,成为了中国品牌在高价值SUV市场对合资品牌进行“反包围”的主力军。


然而长安汽车并没有就此躺在功劳簿上,深刻认识到“一时领先不代表一直领先”的长安汽车,仍然不断在核心技术上进行研发、突破,这才拥有了新一代蓝鲸NE动力平台的诞生,以及如今第二代CS75PLUS未上市先火的局面。

第二代CS75PLUS提供两款新一代蓝鲸NE系列发动机,其中1.5T发动机采用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双涡管电控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涡轮迟滞,在1250r/min即可达到峰值扭矩,实现超强低端扭矩。138kW的最大额定功率和300N•m的峰值扭矩,让这款发动机拥有媲美本田地球梦的强大性能表现。


如果对1.5T发动机的性能仍不满足,那么蓝鲸新一代NE 2.0T发动机可以带来更强的驾驶乐趣。这款发动机拥有171kW最大额定功率和390N·m峰值扭矩,从参数来看,与BBA豪华品牌的同排量发动机拥有极为接近的表现。

不过第二代CS75PLUS除了搭载了蓝鲸新一代NE发动机,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新车全系换装了8AT变速箱。


相比其它同级车型使用的CVT、7DCT以及6AT变速箱,除了挡位更多能够做到更为顺滑的换挡,以及更加强大的扭矩承载极限外,这款来自爱信的8AT变速箱拥有更低的锁止转速以及怠速空挡控制技术、液力变矩器滑差控制技术等更为领先的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曾几何时,中国品牌最大的“心病”就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在与合资品牌竞争的时候,总是缺乏足够的底气。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第二代CS75PLUS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品牌也能够拥有领先的技术,也能够推出高价值SUV产品。

实现对合资品牌的智能化超越


当国外还在用信用卡和现金进行交易时,国内用户早已习惯了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线下交易,而这只是国内智能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智能互联技术正逐步撬动相对比较传统的汽车行业。

数据显示,在2021年部分月份中,智能网联新车的渗透率已超过20%。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25年智能网联新车渗透率将达到50%。无论是从市场趋势,还是从规划路径来看,智能网联技术正逐步成为传统三大件之外,汽车核心技术的重要考量标准。


而智能网联汽车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考核如今的合资SUV车型,那么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合资SUV虽然配备了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但在功能层面却相对比较保守,无法与造车新势力相比;此外,在智能座舱领域,合资SUV更是全面落后。


相比而言,中国品牌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布局上要更为领先一步,这一点在第二代CS75PLUS身上展示得更为明显。

新车搭载了长安汽车首发智能W-HUD抬头显示技术,与传统HUD显示固定位置不同,W-HUD技术基于视觉算法巧妙结合IMS系统,实现了只有少数搭配AR-HUD的车型才能做到的高度自适应,还能根据驾驶者坐姿及眼球视野自动调整到最佳视角。


传统疲劳监测功能一般是通过方向盘感应和行车时间来判定,这种方式的准确性非常低,但第二代CS75PLUS所搭载的新一代IMS智能交互系统,能通过方向盘上的高精度摄像头,实现对驾驶者脸部微表情的识别,同时基于海量面部数据来判定是否疲劳驾驶,准确性相比传统方式有几何数提升。此外,它还可通过Face ID人脸识别,实现驾驶者与包括后视镜、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辅助驾驶选项的个性化匹配。

而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第二代CS75PLUS搭载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功能性上达到了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的同一水平。单车道智能辅助驾驶、交通拥堵辅助、智能减速过弯、智能避让、倒车横向自动紧急制动等辅助驾驶功能,都是同级燃油车所没有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第二代CS75PLUS还支持整车级别的OTA,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智能座舱系统,还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都能够通过在线更新的形式不断进化,而这在传统燃油车上是很难做到的。


无可否认的是,面对中国汽车智能化大浪潮,合资品牌的布局显得有点过于缓慢,而这给了中国品牌机会。以第二代CS75PLUS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高价值SUV,正一步一步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超越。

就如同中国综合国力从弱到强一样,中国品牌也是一步一步从被合资品牌压制,到如今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追赶。如今第二代CS75PLUS的出现,更是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品牌全面超越合资品牌的希望。


标签: 合资 大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