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福特电马能耗小测:满电跑400公里高速没问题|长测

拿到福特Mustang Mach-E之后因为恰逢开年,很少有外出机会,所以对于大家关心的电马的能耗一直没有太多时间测试。这次专门跑了一趟成都到自贡的高速,期间对能耗表现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记录,也基本上能够判断电马在成都冬季的续航表现了。

还是再次简单说一下驾仕派自购的这辆电马长测车:配置是无疆后驱版,官方给出的CLTC续航里程是619公里,配的是18寸轮毂,胎压偏高目前是3.0左右。成都冬季日常城市道路开下来的能耗大概是15kWh/百公里,主要是以入胜模式驾驶,整个能耗控制情况还是很靠谱的。


这次能耗测试是从家里出发,先到新都,再走绕城高速上成自泸去自贡,单程两百多公里。出发之前可以利用 APP的旅程管家功能规划一下,上面显示就是无需充电就能抵达——不过电马APP上也没有显示路上沿途的充电桩,而加电APP上面就会提示规划路线上有哪些服务区可以充电。

由于需要进行长途行驶,出发之前我选择将电马的电量充满,所以续航里程显示是478公里——这个和CLTC的619公里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车辆系统的算法并不是按照CLTC标准去计算续航里程的,所以也就不要去纠结这个了。

第一天从成都开到自贡,气温大概是10摄氏度,然后一路上也会有一些爬坡路段。但因为是满电出发,所以我选择的是入胜模式——也就是相当于一般车辆的Normal模式——高速上大部分时候也是开启了的BlueCruise巡航系统,基本上卡着限速跑。另外行程中大部分时候开启空调,但是没有开电辅热,因为开了加热车内就太闷了。


在三个多小时以后我抵达了自贡市,第一阶段的续航表现算是预期之内。整个行驶里程为238.9公里,剩余电量41%,表显剩余里程为194公里。这意味着掉电行程为284公里,掉电行程/实际行驶的比例为119%,表显数据多出了19%。如果换算成媒体喜欢用的续航折扣的话,那就是84%左右——这个数值相当于实际里程只能跑到表显里程的八成左右。

之后我们又在自贡市区进行了使用,截止充电前一刻,表显剩余里程为119公里,剩余电量31%。这段期间实际行驶了59.2公里,掉电里程75公里,续航折扣79%,比高速行驶还多了一些。原因我估计是晚上温度下降到七、八度,让车辆的能耗有所增加。

简单来说,这一段行程,电马从100%用到31%,实际行驶了298.1公里,续航折扣为83%。


这样一来,电马从满电状态下跑到还剩下30%的电量,能够提供差不多300公里的续航。我认为这是电马能够实现的无焦虑续航远点,如果在没有补电的前提下,电马无焦虑续航半径应该是150公里左右——也就是去一个150公里开外的,然后不用补电可以返回。

在电量31%的状态下我找到了一个开迈斯的快充桩,在充电了1个小时之后电量回到了81%左右,续航里程显示349公里,一个小时补电230公里。

这次充电其实是我们这辆电马第一次使用快充。这才发现前置快充口对于车辆进入停车位还是有些麻烦,特别是旁边先到的车停放并不规范时,就需要花点时间停车。

这次选择的开迈斯快充桩,单枪最快是120kW,但是因为旁边有另一辆车所以进行了分流——不过电马始终在分流的状态下只能以大概35kW的速度进行快充,另一辆车大概是33kW左右——这就和预期产生了差距,原本以为电马可以在半个小时补电到80%,结果真的用了一个小时。


后来另一辆车走后,短暂的体验了单枪充电的速率,最快能跑到差不多195A最大电流,算下来也有接近75kW的快充速度,这时真的可以半小时回电50%。只是自己也说,当快充充到80%电量之后就会降速以保护电池,看了一下一过80%的电量后充电桩电流降便到80A以下,功率在30kW左右。

另外就是电马使用快充的时候,车内系统其实没有充电速率显示,只会提供大概多久充满到100%的时间显示。如果要查看充电速率,只能通过充电桩或者充电供应商APP,虽说这个充电速率可视化也并非必须,但是无法看到就会让人觉得有些焦虑。

第二天起来,看了下停放一夜后掉电的情况,大概在四、五度的冬季夜晚掉电了2%左右,表显里程掉了9公里。

回程时,考虑到只有80%的电量,所以选择了全程用细语模式,也就相当于节能模式驾驶——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细语模式对能耗(续航)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同样全程大部分时候开启空调,设定在1挡风量,温度是20度到21度上下,并没有开启电辅热功能。

或许是因为回程有更多下坡路段,再加上这天的气温更有利,达到了14摄氏度,观察下来,电马这次从自贡到成都的同样路程的能耗显然更低一些。


先是从自贡到天府服务区,几乎全程高速,同样也是压着限速跑,实际行驶了173.2公里,但是表显掉电里程才168公里,掉电比例才97%。换算成续航折扣也就是103%,相当于比表显里程多了3%。

其次是从服务区开回新都,也基本上是在成都绕城高速行驶,跑了63.1公里,掉电65公里,续航折97%,算是一比一了。


之后则是从新都开回成都城区,主要是快速路,全程差不多21.7公里的路程掉电仅为15公里。换算下来大概表显掉电仅为69.1%左右,续航折扣算下来高达145%,这样来算在道路路况电马跑600公里也不是不可能。

为什么最后这一段掉里程那么慢,除了使用细语模式驾驶、道路行驶速度偏低以外,我猜测还有一个原因是,或许显示电量30%以下状态,电马的计算会更精确一些,确保驾驶者可以避免低电量状态下的焦虑。


总结:


整体来看,在西南地区10 摄氏度左右的冬季条件下,电马的续航表现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即便是大部分高速的状态下也能轻松保持满电下400公里左右的续航。


如果是单程两百多公里的城际行驶,那么电马长续航应该是没有太多焦虑的,并且还能至少保证到达目的地后有30%以上的电量进行快充。这应该就是电马长续航多出的20度电的意义。

另外就是在常用的电量区间——80%-30%这个区间——电马的续航大概率是稳定在230公里左右。这就表示,如果驾驶电马在高速上连续驾驶,最好每次充电间隔都在200-240公里上下,差不多是两个小时。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快充效率,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续航里程焦虑。


最后再强调一点的是,通过这次城际旅程对电马不同驾驶模式的体验——去程主要用入胜模式、回程用细语模式——它在不同驾驶模式下性能、能耗(续航)的差别还是相对明显的,因此车主最好根据实际的用车场景进行选择。


文|JackieLXX

拍摄|驾仕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