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经销商最不想让客户知道的事!谈谈购车中的那些套路

快要过年了,有朋友找到小编吐槽说,在回家之前想要买辆车,好和亲戚朋友们炫耀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可到了4S店得知,今年车子缺芯片,所以车子不但没优惠,反而还要加价购买精品才能尽快提车。

朋友表示困惑,传言不都说年关将至时优惠大吗?为什么和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呢。另外精品又是什么情况?

今年的车市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是抛出今年的特殊性不谈,年底买车优惠大是真有其事还是道听途说呢?作为一个曾经在4S店有过销售经验的人,小编决定帮朋友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向读者们揭露“年底买车优惠”的真相,顺便谈谈在购车中会遇到的那些“坑”。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有哪些普遍的因素,

能够影响汽车的价格

经销商的销售目标

小编至今对当销售的第一天印象深刻,当时领导给小编灌输最多的汽车销售岗位就是KPI的概念,不仅销售个人有,经销商也有。

年初各个经销商的销售压力相对于上一年的年底来说,会有所缓解,为了单车利润不受影响,一般不会放出较大幅度的优惠。到了年中、年尾的时候,就有各种考核,例如月度考核,还有季度、年度考核等等。

为了达成这些销量目标,经销商就会在价格上有所松动。并且在达成考核标准之后,经销商能够获得一笔高额厂商返点奖励,因此单车利润往往就显得没那么重要,这时候客户来谈价购车往往能谈下一些较为满意的价格。

但对于潜在客户有所影响的是,一旦我们的销量目标达成,上级会通知优惠力度立即回收,这也是为何各地区经销商的销售宣传话术中或多或少都会掺杂“名额有限”之类的字眼,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假日

许多人都知道,越是到了普通人放松的节假日,越是我们销售岗位忙的时候。

因为在全年各种各样的节假日前,经销商会利用潜在客户人群节假日需要用车的心理,以及能够抽出时间看车的机会,顺势而为推出优惠政策,这样的活动往往从节日到来的一周前开始酝酿,直到假期最后一天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车展优惠

从年初到年尾,各个地区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车展,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冲业绩”的好机会,因为这是一个我们能够与潜在购车人群集中接触的时候,此时各品牌经销商往往会趁着参展的时候推出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促进成交,并且这种优惠无论是在车展现场还是在4S店内都是通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厂家优惠

在一些特殊时间段,汽车厂家也会推出一些如贷款购车贴息、购置税补贴、直销团购等优惠活动,由于是厂家主导的活动,所以这种活动并不定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政府购车补贴

除了厂家、各经销商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外,能让销售顾问最开心的还是各地政府偶尔推出的一些专项购车补贴。如2020九江国际汽车博览会1000元、2021南京国际车展500-2000元、2021福州“双十一”车展最高至4000元的此类购车补贴。

因为这类补贴是政府主导的,所以就是实打实的现金优惠,客户对于这类优惠的信任度也会高一些,并不会过多的担心“套路”,这就间接减少了销售顾问的工作。

这类补贴通常是伴随着各个车展,或者年末时推出的,往往没有名额限制,只有时间限制。

特殊个例

我们知道,购买汽车是不像超市买东西那样的一口价,汽车的价格是有弹性的,而这个上下浮动的范围,就和购车人的砍价水平有关。

在当销售顾问期间,小编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客户,进店看车三次,也试驾了三次,磨了大半个月,小编无奈得做出了数次的价格退让,才终于定车,据其他同事描述更有甚者能够持续跟进一两个月。

除了客户自身的砍价水平,店里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车辆,如放了很久没人要的库存车(往往都是高配)、运损车。针对这样的车辆,经销商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同时这种车辆的销售提成也会较普通车型高得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不排除像文章开头所说,疫情期间这样芯片减产导致的车价不降反涨的可能,甚至还有如某些品牌的“加价神车”这样全年价格如一的特殊案例。但对于总体而言,这样的例子不够具有参考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结:汽车优惠的原因有这样几点:经销商的销售目标压力、节假日、车展优惠、厂家优惠、政府购车补贴以及个人砍价水平和特殊车型等等。

02

小编的购车经历

从2021年的年初开始,小编就想购买一台家用轿车,几经斟酌,把目光锁定在了一汽-大众宝来的2021款1.5L自动精英版(以下简称)。

眼看年底到了,即将需要用车,小编立即奔赴了4S店开始了价格谈判。销售顾问起初报价128000元,但因为是汽车销售行业出身,小编自然是对于这个时间段价格的弹性有一定的了解。

提前做过功课的小编,在表示价格太高后,不假思索的报出了自己的答案:整车落地126000元。但也许对方觉得太低了,一时并没有成交。回家之后,马上接到了销售顾问的电话,表示小编的价格没问题,于是小编在第二天又回到了店里。但坐下来了之后,套路又开始了。

销售顾问此时的说法与电话里并不如一,而是表示价格上不做优惠,但可以得到更多的服务以及赠品(进口贴膜记录仪与脚垫等),显然这种方案是打动不了小编的,立即否决了,他表示自己去和领导商量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带着新的方案回来了,让小编和他各退一步,取一个中间的价格,但是小编依然无动于衷,因为小编心中是有着明确的预算。在与销售顾问来来回回数趟漫长的价格拉锯战之后,小编还是以满意的价格签下了购车合同。

报价单

在小编的购车报价单中可以看到,指导价为140000元的1.5L自动精英版,优惠幅度将近35000。与初次到店的报价单对比过后,可以发现优惠部分都是车辆裸车价(裸车价决定的是车辆开票金额,而开票金额决定了投保车损险的赔付金额)。

而其它各种杂费并没有减少(若未定车,报价单不允许拍照,小编是按照记忆做的对比),如动辄2000-3000元的手续费、上牌费。这类费用也是经销商较为看中的部分,但为了快些提车,小编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部分。但到这里并未结束,此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车过程。

两周之后,销售顾问告诉小编原定的车型迟迟不到,询问小编是否可以更换在途的配置有所差异的2022款(原定为2021款)车型。在了解了配置差异之后,小编做了一番挣扎,但本着尽快提车的原则,无奈同意了。

过了两天车到了,接到通知的当天小编又来到了4S店。关注完车之后,此时销售把小编叫到一旁,表示2022款的指导价格更贵了,需要加一点钱(这一点从询问可否换版本一直到小编来店之前并未提及)。

对于卖车的套路,小编之前就有所了解,但没想到这样的半路加价行为到如今这个年代依然存在。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清楚自身的立场,当即表示不可能,又经过了像之前一样的漫长谈判,这才顺利交齐了尾款,办理了其余上路手续。

小结: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有许多,但究竟哪一种是价格最低的时候,还要结合各地区各经销商不同的特点去仔细斟酌,建议在正式谈价前,自己心中要确定一个理想的价位。

同时在面对销售顾问各种语言上的诱导时,要坚定自己的价格立场(不要害怕自己的报价太低,如果真不可能的话,销售顾问不会继续在你身上浪费时间),这样才不容易被销售顾问带着节奏走。

综上所述,年底并不一定是价格最便宜的时候

但是年底买车会错吗,答案是否定的,它虽然不一定是价格最优惠的时候,但至少在大多数地方,它是一个价格相对均衡的时候,都会有着一定幅度的优惠。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年末的时候汽车上路业务手续会有集中办理的情况,提车的等待时间相比平时可能会更久。

03

购车过程中的那些套路

这些年,关于买车纠纷的新闻屡见不鲜,终归是源于汽车市场的不透明化,买方与卖方有着极大的信息差,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套路,我们在买车时该如何避坑呢?

各种高昂的额外费用

我们知道,买一台车想要上路,除了需要支付车辆本身的价格以外,还要支付如购置税、车船使用税、保险、上牌费用。有的经销商会在裸车价上给出一个降幅很大的价格,这时候就要留意,是否在这些额外的费用上“动了小心思”。

上牌

许多4S店会强制客户店内代上牌,而这些上牌费用往往高达两三千元,要知道,自己带着手续去车管所上牌也不过就几百元。收取如此高昂的上牌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可要求自己办理上牌手续,或者适当降低金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险

除强制店内上牌以外,部分经销商还会强制客户店内上指定保险,价格往往会比我们自己去外面购买保险昂贵得多。

解决方案是提车之后,立即拨打保险公司电话退掉已购买的保险(PS: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保费是按照天数计算的,可以随时退掉),然后重新选择保险公司以及险种购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贷款服务费\金融手续费

如果是以按揭贷款的方式购车的话,往往还会有一笔不少的金融手续费,这笔钱若是没有回旋余地,则要留意是否开票,按照经销商的想法,一定是开的金额越少越好,但这样显然对于消费者是不利的。

各种杂费

部分经销商还会收取“出库费、PDI检测费”等本不应该存在的费用,这些也是可以通过价格谈判减免的。

附加套餐

精品套餐:

在车价谈妥了之后,销售顾问往往会给你推销一些他们口中“价值高昂”的汽车周边用品。

如行车记录仪、脚踏板、坐垫等物品,看似好像用1000元就买到了1500元的东西,实际他们最终给的东西在汽车后市场并不值钱,建议推销这些周边用品时一律回绝,或是在购车前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汽车周边用品的价值。

(PS:销售在推销时往往会带上“原厂”两个字,如原厂脚垫,原厂行车记录仪,实际上,汽车厂除了车辆本身,压根不会生产这些东西,也就是说,只有车辆本身,才是真“原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养套餐

除了精品是推销的“重灾区”,保养也是。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认为4S店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卖车,实则不然,售后的收入才是4S店利润的大头。

除了有着免费保养政策的部分品牌以外,许多车主都知道,自己的爱车只有首次保养是免费的,再往后的保养都是自费。

4S店保养一次的花费几乎是外面修理厂的两倍,这种时候,销售顾问都会向客户推销此类套餐,一次性购买数次保养,相比较分次花费要划算得多,再辅以如果不在店内保养就会脱保的说法,许多车主因为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就稀里糊涂的连带购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我国在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也就是说,无论在不在店内保养,4S店都有承担质保的义务。另外,在外保养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想要使用的消耗品(如机油品牌)。

小结:以上列举的这些注意事项正是经销商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对于他们来说,这部分取得的利润与卖一辆车本身的利润相比更为重要,因此,在购车时,我们更要货比三家,处处留心。

写在最后:

这些年,由于新车型新品牌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以及新能源车企带来了新颖的购车模式,现在的购车环境相对前些年已经有所好转,逐渐由卖方市场向着买方市场转变。

用合适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车子其实不难,只要稍微用心,就能够省下许多钱,趁着现在经销商们冲量的时候,快快去选购一台合适的车回家过年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