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能汽车千篇一律,AI创新谁与争锋


两年前,全球首款智联网硬核SUV荣威RX5 MAX上市,被称为“国民神车”,其搭载的智能科技功不可没。12月23日全新荣威RX5 MAX搭载全新洛神智能座舱系统迎来了正式上市。智能科技与安全才是全新&全新荣威RX5 eMAX的重头戏,搭载全新搭载首款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系统-洛神,它究竟有多牛?

或许你会好奇,在每个汽车品牌都用力比拼智能座舱的当下,智能座舱的概念是从何开始的?

实际上,中国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是一个相对时间段,但清晰的时刻点却可以从2016年荣威RX5搭载斑马系统明确喊出“互联网汽车”口号并上市算起。5年时间过去,越来越多汽车搭载了智能车机系统。但客观来讲,绝大多数产品都是“能而不智”:功能虽多,可是并不能达到智能的水平。而消费者要求却越来越高,诉求从“有没有”变成“好不好”。

当每家车企都在追求更好的“智能创新”时,率先创造互联网汽车概念的上汽荣威也再一次走到台前。这次随全新而曝光的新一代车机,出现了名为“洛神智能座舱”这样的全新情感智能方向。上汽相信,相比市面上现有车机系统,“洛神”将形成一次大幅度的再进化,为智能燃油车开启“情感智能”的元年。

那么2022年以后的智能车机发展,方向也会因此更加清晰吗?

车机进化史:从模仿功能到拼硬件,消费需求从1.0升级到3.0

回顾车机进化史,不得不说“能听懂”是一条主线,背后的发展逻辑则是“颠覆人机操作的过程”。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旋钮、按钮等物理按键是车上的主要交互方式之一。在开车时驾驶员如果想进行复杂操控,经常会面临手忙脚乱的境遇。所以,智能车机真正的推动性元素是语音识别。

“计算机听觉”在iPhone 4s时代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中,但最早都是集中在英文识别。中文语音识别直到2016年才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机器语音识别约95%的准确率第一次接近人类水平,智能语音技术也因此具备了进入汽车座舱的基础条件。

1.0代的互联网汽车正从那时而来。在2016 年,上汽阿里合作推出了搭载智行系统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如果这一年你坐在荣威的车舱内,你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你的爱车完成指令,譬如——“你好,,开个天窗”。之后这种车载语音功能在争议中铺陈开来,即便是被视为保守派的日本和欧洲车企也开始在国产车型上导入。

这以后,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促使汽车座舱智能化应用开始快速拓展,车载智能语音系统也逐步进入2.0时代。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成为第三方技术供应商,从独立的科大讯飞、Cerence,到后来BAT的全面进军联手,更多的手机应用开始呈现在车机上,比如地图、实时路况、音乐播放软件,甚至还有相声、读书APP等等,让车内的娱乐系统越来越丰富,并且语音控制也更为流畅和宽泛。

从2019年至今,汽车智能座舱的概念逐步敲定,以电动车新势力为代表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甚至提出了“智能新物种进化”的概念。车内的中控与仪表产生了大量交互,产品形态也开始出现多联屏、HUD-抬头显示等,并且系统的UI和画面也更精细,语音操控也从凭空想象的指令变成了“所见即可说”的全场景语音,使得智能座舱的体验更有沉浸感。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虽然屏幕更多了,实际体验并没有成倍的提升,而且早期的车载芯片要带动更多的屏幕、更复杂的动画也有些力不从心。触控屏、语音控制这些体验大都只是在数量上的区别,并没有真正在系统级体验上有差别,因此这只能称之为2.0+时代。

回顾下2016年到2021年三个阶段的智能座舱发展:

1.0时代是从无到有,解决车机从传统到智能,类似于手机从打电话的功能机到塞班系统

2.0时代是从有到优,加入了OTA的功能,地图、音乐、娱乐功能的丰富,类似于手机时代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出现,软件大爆炸。

2.0+时代是从优到精,也就是当前这个阶段,绝大部分的座舱系统更多是在2.0基础上的不断累加,比如大屏幕、多屏幕、副屏幕、视频软件等等,每一个车企拼的仍然是硬件。

那智能座舱3.0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点还是要从用户的需求谈起。

打破内卷的,必然是更懂你

要定义智能座舱3.0时代的需求,首先要明白是谁来定义这个需求。答案显然易见,不是车企,不是供应商,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用户,是驾驶者。

就和营销发展的轨迹一样,功能体验的终点也是用户。最早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消费什么;后来用户缺什么,企业就制造什么;现在则是用户定义自己的需求,企业再去满足用户。这就是企业营销从1.0时代到3.0时代的变化。

因此,1.0解决了有无、2.0解决了够用,那么智能座舱的3.0时代解决的自然就是“好用”。这个“好用”,必须是用户来定义的,而千人千面的用户要觉得“好用”,那就必须是这个系统能够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也就是具备懂感知、会思考、可进化的能力。

这种看似“吹牛”的功能,其实已经逐渐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铺陈开来。

如果你用过iPhone,就会发现手机总是越来越聪明。当你闹钟响了就能看到天气预报,点开手机屏幕就能看到你习惯的APP呈现在你的首页;当你拿起手机,点开地图,第一个选择就是给出预计你到公司的时间预测。

这一切,都是手机根据你使用某个APP的时间、地点做的预测,因此你会越用越顺手。显然,这种系统的自我学习会让你觉得使用手机越来越顺畅。

智能座舱3.0的进化也遵循这样的思路,只要车机拥有足够聪明的AI,足够快的网络连接,再加上有足够强大的算力。而和时时翻阅手机屏幕的视觉呈现不同,智能座舱的交互一方面是视觉,另一方面则是听觉。3.0时代的语音控制要实现“智能化”,就需要对长语义能够进行自我学习、不断升级,甚至对驾驶者的模糊指令进行预测。

为此,全新搭载了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其“养成式AI语义”就拥有根据驾驶者不断使用而积累进化的能力,从而将车智能推进到情感智能的新时代。

在2.0时代,虽然越来越多的车实现了语音控车功能,但车机对话普遍表现得“很傻”,必须要用很精准的指令才能唤醒。为此,许多汽车品牌为提升车机“智力”,往往只是增加词库。然而这种笨办法就好像“撞库”,一是用户要去记住越来越多的词汇,二是机器要不断加载这些指令词,久而久之效率就变低了。

洛神智能座舱的“养成式AI语义”则颠覆了以上这种常规做法,开启了车机3.0时代情感需求的元年。这套由联合阿里达摩院共同打造的语义系统,是基于上汽与阿里海量的语义库且拥有深度语言学习模型体系,对于简单问题,用户换种说法它也能秒懂,轻松识别各种个性化指令。最重要的是,“养成式AI语义”通过云端自动标注和训练,还能自主学习并进行成果共享,实现听得懂、学得快、会得多,让对话变进化。

举一个例子,有些车主对于“打开车窗”这种指令会直接说“打开窗户”。在传统语音指令中,因为这种极小概率的指令一般不会被固化在车载系统中。但是,当你有了“养成式AI语义”,那么云端就有可能去标注这些语音需求所想要实现的功能,之后你再发出这样的指令时,车机就可以越来越顺畅地作出回应并完成。

更温情的车机带来更懂人的汽车

3.0时代的洛神智能座舱系统是一种“陪伴”,它不仅仅是一套系统,更像是年轻人的一个好伙伴。

虽然从逻辑上可以很容易就讲清楚全新的洛神智能座舱系统,但是真正要让这套系统落地、实现“养成式AI语义“,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很直接的一个问题是,之前为什么不行,现在为什么又行了呢?

背后的一个原因是,直到2021年年底,车载系统才迎来接近于这个时代的智能芯片。之前汽车行业最早使用的都是高通骁龙820A,然而这款芯片的民用产品还是2016年推出的骁龙820芯片,算力和处理能力都不足以支撑3.0的智能化。

现在,全新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旗舰级芯片!这款7nm制程、8核CPU的最强车载芯片,算力可达到360万次/秒,支持多个功能同步运行,确保了洛神智能座舱系统能够达到上汽的设计运行目标。并且按照之前骁龙855芯片的使用弹性调用CPU/GPU/DSP来加强对于人工智能的支持,那么全新搭载的8155也能够实现7+TOPS的算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能够在新车上实现“养成式AI语义”的功能。

除了芯片的加持,为了解决“听得懂”的体验,上汽还在语音功能上做了更多的强化:主驾上车无需唤醒直接发起指令;多个麦克风实现车内四音区的控制,前后排多成员与车辆的交流更自然,也让驾驶者能更为专注。这意味着这套系统会时时“待命”,并且能够精准捕捉用户的指令。

经过了多轮的交互设计迭代后,全新所有的物理交互在位置和形式上也有了新的设计。已经用了5年的中控大屏结构被彻底打破,变为12.3英寸双联屏,和市面上其他车型笔直的“带鱼屏”不一样,它采用一体式热弯工艺,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好的环抱感。

在交互上,仪表屏幕和中控娱乐屏一左一右融为一体,根据驾驶场景把当前最需要的信息整合智能呈现。导航状态下,需要滑动屏幕选择音乐及其他功能时,地图全览信息会智能流转到仪表。复杂路口、碰撞风险等情况下仪表自动切换AR-Driving,车道级VR导航智能流转至中控屏幕。

与此同时,新的座舱系统也支持两种操作界面设定:一是“地图即桌面”设定;一是个性DIY界面设定。功能上也加入了网易云、B站APP,更加贴近用户。虽然视频以前也有,但是在车上看B站和爱奇艺,当然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简而言之,在5年的持续进化中,互联网汽车概念的发明者上汽也一直在丰富和进步。全新搭载的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已经不能被定义为简单的车机层面升级,而是从单纯功能产品进化为情感智能伙伴,在驾驶过程中陪伴驾驶者,真正开始打破比拼硬件的内卷格局,向智能座舱3.0时代突破。

时隔五年,全新创新搭载洛神智能座舱系统,成为情感智能燃油车的开创者,明晰了智能车机进化的方向,正式开启了属于3.0时代的新征程。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业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2019到现在,消费者的愿望已经从“中控屏更大”提升到了“中控屏和仪表板的互动”、“双屏”、“HUD”等多个功能,让用户对驾驶室的沉浸体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各大厂商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研发、打磨产品。

其实上汽在这方面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洛神的智能驾驶舱系统就是的一部分。相信,3.0时代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是情感需要,而不是单纯的“环抱”硬件,更要懂得你、思考、学习、进化,最终变成最适合你的新一代智能座舱。

标签: 智能汽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