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ID.4碰撞测试成绩看大众电气化安全理念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月13日报道 作为大众ID.4在中国的两款本土化车型,上汽大众 ID.4 X ( 参数 丨 图片 )和一汽-大众 ID.4 CROZZ 分别在近期的安全碰撞测试中斩获高分,作为一个拥有雄厚技术积淀和肩负社会责任感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在迈出电气化进程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为此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透过两款车的碰撞测试,看看大众汽车对于电动化产品的安全理念。

※两款车的优异成绩

今年10月,上汽大众成为首款在中保研C-IASI测试全部四个项目中均获得优秀(G)评价的车型,几乎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完成了业内首次挑战双假人侧面柱碰试验并以全优成绩通过,大众ID.4两款本土化车型的捷报传来,让刚刚全面迈出电气化转型的大众品牌再一次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1.上汽大众ID.4 X获中保研C-IASI测评All Good评价

上汽大众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规程(2020版)首批测评车型的测评结果中成为首款且唯一一款四大指数“All Good”车型,也是目前C-IASI测评史上的最好成绩。这四大指数分别为“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车外行人”和“辅助安全”。

“辅助安全”得分率98.2%

C-IASI新测评规程中增加了诸多主动安全相关项目,以98.2%的得分率通过“辅助安全”指数测评,作为一款来自MEB纯电平台的新车,可以说是被主动安全科技武装到了牙齿,实现了智慧行驶与安全驾驶的合二为一。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IQ. Drive L2级驾驶辅助(含ACC自适应巡航)能自动维持安全车速和车距,并实现Lane Assist车道保持功能。城市低速路况下,Front Assist前部辅助系统(带自动刹车)能够对碰撞风险进行预判和干预。中高速道路变道时,Side Assist变道辅助系统及时提醒驾驶员侧方来车。此外,还是同批次测评中唯一一款提供紧急救援功能的车型,危急情况下会自动将车辆位置等发送至紧急救援呼叫中心。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体现企业担当

除了做到主被动安全,一款车受损后可能承担的维修成本则体现出了厂家周密的研发思路和担当,“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就是衡量一款车能否在碰撞中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这项指数往往会被厂家忽视,所以各大品牌在此的评级也普遍偏低,C-IASI 2020版新规程还将难度再次升级,增加“前后端保险杠全宽动态碰撞”项目。在研发中对于车辆零部件,尤其是成本昂贵的摄像头、雷达等电子元件提供出色保护,从全生命周期考虑用户用车安全和用车成本,最终在此项中获得“优秀”评价。

“车内乘员”传承高品质

“车内乘员”指数不仅获评优秀,而且在该指数下的四个测评项目中全部获得优秀(Good)评价,采用特高强车身安全设计,其热成型钢材比例达到28.7%,并应用了国内首创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全系配备6安全气囊,其中头部气帘加长至A柱下方,覆盖整个车窗,从而让车内乘员获得更全方位的保护。

2.一汽-大众ID.4 CROZZ成功挑战双假人侧面柱碰试验

说完了,咱们再来看ID.4的另一款本土化车型——,一汽-大众携手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发起行业内首次双假人侧面柱碰试验挑战。侧面柱碰试验在在国内的安全测试标准中尚未正式实施,而此次一汽-大众双假人侧面柱碰是在后排放置儿童假人,把对后排儿童的安全保护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标准要比EURO-NCAP中的单假人侧面柱碰试验更加苛刻,对电动汽车行业安全标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敢为人先,业内首次

据统计在中国由于侧面碰撞事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中约有38%是因为乘员的头部撞到树或杆上而造成,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除了要考虑整车碰撞安全外,还要考虑发生碰撞后的电池安全,侧面柱碰的碰撞点距离电池包更近,相当于直接用刚性柱子“切割”电池组,对于电池包稳定性要求更严苛。

此次试验参照EURO-NCAP侧面柱碰规程,即试验车辆(车辆纵向中心线之间形成75°±3°的碰撞角)以32km/h的速度侧面撞击固定桩。撞击部位为车辆最薄弱的B柱位置,也是离电池包最近的位置,通过车辆变形情况、假人伤害表现以及电池情况,验证整车、电池包的安全性能,重点考查车辆的车身结构强度、电池组稳定程度以及乘员保护能力。

此外,相比EURO-NCAP侧面柱碰规程,本次试验还额外增加了后排儿童假人伤害值考察(EURO-NCAP仅考察前排假人伤害值),对于新能源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有着特殊意义。

试验结果:四项评测全优通过,多项关键指标远超国家标准

本次试验评价项目共分四项,分别从车身架构、电安全表现、功能表现、约束系统等不同维度对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测。据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公布的试验报告,一汽-大众不仅顺利通过了四项评测,成绩优异,还在电压、绝缘电阻、假人伤害值等多项关键指标上远超国家标准。

车身架构保持完整。试验报告显示,在本次双假人侧面柱碰试验中,一汽-大众车身结构保持完整,车身扫描报告显示侵入量约18.5CM。门槛、B柱未失效,撞击侧面锁、铰链未失效。

电池保持安全。碰撞后5s-60s,电压<60V;电解液未泄漏,REESS未移动、起火、爆炸;碰撞后电池包电压0.8s下降至43V,远超国标要求(国标:5-60S降至60V),为避免高压电带来二次伤害,绝缘电阻为4437Ω/V,同样远超国标要求的100Ω/V。碰撞后门槛侵入量仅4.55CM,未对电池包造成挤压。

功能表现完善。碰撞后,紧急救援系统自动触发,碰撞侧安全带锁扣正常开启,非碰撞侧车门解锁可开。

约束系统防护全面。碰撞中,安全带有效保护,车门未开;碰撞后气囊正常展开,座椅未移动。

最终对于前排成人头部、胸部、腹部、盆骨,以及后排儿童头部、颈部、胸部的实际伤害值均优于高性能限值(越低伤害越小),评定结果一致为GOOD。

※成绩背后的体系优势和技术实力

两款ID.4本土化车型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碰撞成绩,离不开他们背后的体系优势和技术实力,俗话说有因才有果,结果固然可喜,但其中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探究。

大众汽车将自己30多年造车经验所积累的德系工艺,以及诸多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在了投放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上。比如在三电系统安全方面,电池及高压系统满足大众内部L4级电安全要求,呼吸式超高强度电池包具备三重强大密封与多层呼吸式设计,满足新国标要求,并通过最严苛的三电安全标准。

整车安全方面,严格按照C-NCAP 2021五星及“中保研”C-IASI Good标准开发,车身大范围采用热成型钢板,并通过合理的吸能设计和先进的激光焊接工艺和自动化制造技术打造高强度车身,确保整车能够经受更加严苛的碰撞考验。

主被动安全方面,主驾驶座安全气囊、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排头部气囊(气帘)、后排头部气囊(气帘)均有配备,其中副司机侧采用140L大体积副司机气囊,更好兼顾中国地区乘员身材尺寸和乘坐位置。车辆还首采“双预紧”安全带,为驾乘人员提供极致的被动安全装备。

同时,大众汽车在中国拥有目前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可以确保产品质量长效、稳定、可靠。

※大众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安全理念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在中保研C-IASI测试中,ID.4的本土化车型之一,展示了大众汽车品牌的责任和技术实力,为用户提供安全且高价值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绝不妥协的两个重要因素。

大众品牌已经开始全力加速电动化转型,但在这个过程中,安全始终都是他们决不妥协的重要因素,作为享誉全球并深耕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即使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条全新赛道中全速奔跑,也不会忘记产品安全这根“红线”。

测试成绩表明大众汽车不仅拥有领先同级的安全标准,更为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标准升级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持,树立了安全新标杆。相信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决不妥协的态度,大众汽车品牌将会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且高价值的产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