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深度试驾全新雅阁 底盘更稳 车机系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当年首次试驾TNGA架构下的丰田车的时候,感叹了一声,丰田终于不飘了,终于有操控感了。甚至对比了德系车,都觉得TNGA架构的丰田方向盘指向性都更精确,一度单方面怀疑丰田在操控性能上是否已经超过了本田,这一猜测直到我这次深度试驾了全新雅阁

说实话,近些年除了家里的本田车外,还真的很少试驾日系合资车,因此对于本田的驾驶感受已经处于模糊状态了。

尤其是8代变得更像美系车造型的时候,我甚至一度认为本田这个曾经号称“东营宝马”的品牌,已经逐渐远离了“操控性能”属性。因此当我有机会试驾“十代半”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期待感的。


相信很多汽车媒体人都跟我一样,近几年试驾的车型除了豪华品牌,就是自主品牌,传统的日系产品接触的机会变少了。开到底是什么一个滋味呢?


绝对不夸张地说,它依旧是同级别日系车中操控感最好的那个,当然这种感受除了在专业赛道极限驾驶来验证外,对于大多数“外行试驾”来说,全凭感觉。

这个感觉来自于方向盘的指向性、车身的稳定性、底盘的反馈,以及车身寻迹感受。虽然我在这些感受方面并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但也正是因为没有数据支持,给我的“操控性能感受”才更加的朴实无华,就像搏击比赛,不是靠点数取胜,而是明显的压倒性胜利。

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逻辑来证明它的底盘更稳定的话,我宁愿说是它的动力系统提供了一些功劳。毕竟混合动力版本的,发动机、电机以及电池组,让底盘重心更加下沉,同时前后配重也更加平衡,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它的操控感吧。

说到的混动系统,就得比较一下跟丰田凯美瑞的差异性,这两款车到底谁更省油呢?理论上很难分出胜负,毕竟跟驾驶员有很大关系。如果为了省油而开车,一台混动可以续航2000公里。

但如果非得说个区别,那就是2.0L的混动比2.5L的混动,动力加速感更强。节能效果方面,在高速巡航的时候,节油效果更好。而混动则在起步阶段更具备节油优势。

除了搭载i-MMD混动版外,此次试驾还给媒体准备了1.5T增压版本的,去程开混动,回程开1.5T。这么一对比就有意思了。

账面数据,2.0L自吸混动版本的动力输出高达·158KW,而1.5T增压版本的账面数据为143KW。但在加速体验上,依旧是1.5T增压版本更给力,发动机声音也更好听。所以,如果你并不太在乎混动4.3L油耗的话,我反倒觉得1.5T增压版更有驾驶乐趣。

当然,此次“十代半”在动力层面,并没有特别的变化,它真正的变化实际上是搭载了Honda CONNECT3.0智导互联系统。屏幕变大、像素变密、反应变灵,操控变快,是我对这款雅阁的最大印象。

要知道,日系车对于中控屏以及车机系统的升级方面,一直非常保守。哪怕是ACURA的车机系统,也是维持着原始状态。而此次搭载的Honda CONNECT3.0智导互联系统,完全可以跟任何一款“新能源智能驾驶汽车”想媲美,所有操作都非常便捷。

配置方面,新除了增加了10.25英寸的悬浮中控屏外,还增加了手机无线充电、HUD抬头显示系统,以及SBW按键式电子换挡机构。语音助手、车家互联、手机远程控制和OTA在线升级等全新功能也全部补齐。

尤其是智能语音助手,不但可以控制空调、导航等车内配置,还可以语音点外卖,这个功能还真的做了实验,回程路上语音叫了一个星巴克的星冰乐,到达酒店的时候,正好送到。

这几年试驾的车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趋同。尤其是德系车和国产车,无论哪个品牌,你几乎都开不出区别。唯独这次试驾的,确实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过去的优势依旧还在,而且还被放大了,过去的短板,车机系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说这是一台试驾后就会爱上的车,省油、智能还有驾驶乐趣,同级别真没有什么对手。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