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零百加速”7.3秒是元PLUS最大的卖点?

  • 作者: DearAuto
  • 2021-11-18 20:35
  • 5003

当看到元要出“PLUS”的时候,我内心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就是,比亚迪现在也要内卷了吗?


虽然元PLUS是基于e平台3.0打造的第一款A级SUV,但是在它之前,比亚迪的A级纯电SUV一直是宋在“揸fit”,按道理来说,这款A级SUV应该交给宋Pro才是,可现在交给元PLUS,是不是意味着宋Pro不再推EV版本?又或者是,元PLUS和宋Pro要准备干架?


这种担心还真是不无道理!


元PLUS的车身尺寸和宋Pro非常接近:前者的长宽高分别是4455x1875x1615mm,轴距是2720mm;而后者的长宽高4650x1860x1700mm,轴距是2712mm,除了车长和车高外,比较重要的宽度和轴距都在15mm的差值内,尤其是轴距只差了8mm。

如果元PLUS比宋Pro EV便宜两三万,我想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元PLUS。


因为就乘员舱的空间而言,两者相差并不大,毕竟车宽和轴距都差不多。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元PLUS的后备厢空间。也没错,元PLUS的后备厢从视觉上看确实是比宋Pro的小,但也完全够用,而且设计非常巧妙——两层设计,放到第一层能与后排形成全平的地板;放到第二层能让扩大常规容积。


其实元之所以敢抢宋的地盘,得多亏e平台3.0的强大。e平台3.0有很多技术优势,其中最重要就是高集成度和高效。特别是前者,它能将电驱系统的8大部件集合成一个系统,从而将机械空间最小化,车内空间最大化。


这个优势在e平台3.0的首款车型海豚上已经能看到,不过它是全新车型,还不太显眼。元PLUS是元Pro的衍生车型,车长都在4.4米左右,但元PLUS居然能把轴距从元Pro的2535mm的A0级别升级到2720mm的标准A级别,故而能用A0级的身段打造出A级的空间。

其实,不管你买元PLUS还是宋Pro,对于比亚迪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重点还是要看元PLUS在市面上究竟有什么竞争对手。


这个竞争对手并不难找,就是同样是由广东车企生产的AION Y。这两款车的车身尺寸还真是非常接近,长宽高和轴距的差值基本上都在50mm以内,估计最后的定价元PLUS会向AION Y靠近。

虽然身段是差不多,但是空间的侧重点不太一样。AION Y很明显就是把大部分的空间放到了后排,元PLUS则在乘员舱和后备厢之间做了一个均衡。


很明显的,AION Y的后排确实宽松,以我177cm的身高,入座后腿部空间大概还剩有两拳有余,头部也还有四五指的盈余。而坐到元PLUS的后排,腿部空间大概只剩下一拳,甚至其头部空间因为溜背的造型已经没啥剩余了。

▲和AION Y一样,元PLUS的座垫也非常长,承托性非常好,坐着非常舒服。


有得当然也就有失,毕竟大家的车也就4.4米长。元PLUS的后备厢明显要比AION Y的大很多。虽然我没有数据来说明这一点,但相信大家光是看照片也能对比出来。


另外,你还能明显感受到元PLUS在后备厢的设计上比AION Y精致——虽然大家都有负一层的设计,而且都有储物格放东西,但是除了储物格外的其他地方,AION Y直接就是车身金属,而元PLUS还有一层绒面。无论从美观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的角度,后者都要更好些。

除了车身尺寸差不多,他们的续航里程也颇为相近——元PLUS提供430km和510km两个版本,而AION Y提供410km、500km和600km三个版本。


元PLUS之所以没有600km这个续航,在我看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没必要,反正600km版本也不是AION Y的销售主力;二是底盘也容不下这大电池。毕竟元PLUS的后悬是多连杆,而AION Y只是扭力梁而已,前者因为有副车架的存在,固然需要更大的空间。

虽然续航版本大家差不多,但是电机的功率差得就有点大。


AION Y 主力配的是135千瓦、225牛米的驱动电机。而目前元PLUS公布的电机是150千瓦,310牛米的,这动力在广汽埃安的产品矩阵中已经去到AION V这个级别了,最重要的,元PLUS的“零百加速”已经去到了7.3秒,比AION V大部分车型都要快。


只是让人有点担心的是,元PLUS会不会用上海豚的套路,只有顶配才有这样的动力,其他版本会用上低功率的驱动电机。具体的等日后正式上市就知道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元PLUS的动力确实是强!

第二个想法就是,元在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中是比较入门的一个朝代,元PLUS会不会只是满足消费者的代步需求,谈不上什么精致感?这个想法,等我看完实车之后,似乎有点多虑了。


首先,元PLUS外观的整体设计非常有品位。


作为王朝系列的一份子,元PLUS毫无疑问也会用上Dragon Face 3.0家族设计语言,但可能是因为它是整个王朝家族中唯一一款不再装载内燃机的车型,所以整个设计并没有预留进气格栅的地方,看上去整洁之余也非常紧凑。

虽然看上去整洁,但处处都流露着运动的气息。元PLUS所强调的运动感通过两个方面给呈现出来了。


其一就是线条和光影。


不瞒你说,第一眼看到元PLUS时,我有点联想到保时捷的卡宴。老款的卡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身上两道非常有力量感的弧面,而第一眼看到元PLUS,我首先看到也是两道异曲同工的弧面。虽然走近一看,你会发现是光在作祟,但毫无疑问元PLUS的设计是成功的。


比起前脸,我觉得元PLUS的尾部要更吸睛一些。虽然其尾部没什么设计元素,但是一道贯穿左右的大灯把整辆车“稳”的势能给勾勒出来了——大灯两端有向下延伸的趋势,从视觉上把尾部下半部分给拉宽了,给人一种特别扎实的感觉。

其二就是车身比例。


短车身长轴距的比例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矫健,因为其前后悬都特别短,四个车轮就像是在车身的四个角落,有一种卡丁车的味道。另外,元PLUS配的还是一条18英寸的轮胎。矫健的身段配上大尺寸的轮毂,再加上溜背的造型,运动感必然油然而生。


另外,元PLUS的整个车身姿态非常低趴。之前宋PLUS的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低趴,但元PLUS比它还要低趴,其高宽比去到了0.86,而宋PLUS也只是0.88而已。

▲这个轮毂也非常有讲究。它镶嵌有五块金属饰板,除了好看以外,还能阻挡气流进入到轮毂里,从而降低风阻。

▲不得不说,元PLUS的风阻是真的低,才0.29cd。


其次,元PLUS的内饰设计非常有个性。


自从奔驰的内饰设计师米开勒·帕加内蒂加盟比亚迪之后,王朝系列的内饰就开始走与外观设计相对应的龙魂设计路线,龙心,龙脊……看到元PLUS的外观还是Dragon Face的时候,我就联想到其内饰不免也会坠入俗套。


事实还是让我有点意外,元PLUS的内饰再也看不到龙的元素。米开勒说,其内饰设计的灵感更多来自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房和音乐。这也正常,我估计元PLUS的消费群体更多是年轻的女性。这时候你跟她们谈龙心、龙脊,估计没啥共情。

这里也不谈它的哪个设计取材于跑步机,哪个设计更像哑铃了,我更想说说元PLUS在内饰设计上的创新,因为这充满新奇、好玩。


还没走近元PLUS,它就给我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因为许多媒体老师都蹲在门边玩得不亦乐乎的——元PLUS把整个吉他都搬到了车门,不仅保留了吉他的造型,同时也保留了吉他的三根弦。这三根弦,也不是样子货,真的能弹出一些弦音。


这三根弦在我看来,不单只是好玩,也很实用。过去的车门储物格都不太灵活,放点大的东西就塞不进去,现在好了,三根尼龙绳,大点的东西,挤一挤就能挤进去了。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其品质,毕竟尼龙绳的疲劳强度不如塑料,用久了可能会松垮。

另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元PLUS的出风口。过去几十年,大多数车的空调出风口都是横向造型的,元PLUS要打破这个惯例,造出了一个竖向的空调出风口。你说从功能性上,横着的和竖着的有差吗?我不觉得,只是它能给你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元PLUS独特的内饰还有很多,例如换挡杆,例如车内门把手,例如前排中央扶手的造型……好不好看还得另说,但你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体现出来的是比亚迪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

就像米开勒在分享会上所说的:“我们不仅仅是设计出通常、寻常的司空见惯的设计,我们不想要那样的设计,我们想要设计出独特的东西,让你们可以记住的东西。”


这种创新思维来之珍贵,因为这是让中国品牌的设计走出国门、达到全球领先的基础。


文 | 大雄


标签: 加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