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实拍本田型格INTEGRA 属于年轻人的“动感潮跑”



本田对INTEGRA的宠爱恐怕犹胜CIVIC!


跟大多数日系性能车迷一样,《头文字D》这部漫画也是笔者的“启蒙教材”。说起INTEGRA,熟悉这部漫画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凉介的Project D车队远征整部漫画最厉害的车队之一东堂塾,与启介的FD3S比上坡赛的就是一台改装了涡轮以及中冷器的INTEGRA DC2 Type R。虽然在整部《头文字D》中多次被“剧情杀”,但由此也让我们领略到了VTEC的高转魅力——VTEC is the best,来自“冠军的声音”。


之前INTEGRA一共就生产了四代,2006年就已经停产了,生命周期确实很短。但当初打造INTEGRA,初衷就是要比CIVIC的运动倾向更明显。说起历代INTEGRA,咱们国内车迷最熟悉的车型代号肯定是DC2和DC5,分别对应第三代以及第四代INTEGRA的Type R高性能版本。


1995年,推出了第三代INTEGRA的Type R车型。这代后期型除了搭载了由B16B进化而来的B18C引擎之外,日规车型还进行了车架补强并加入了LSD。那台B18C,依靠1.8L排量以及自然吸气形式,8000rpm下可输出最大功率200马力,6200rpm才爆发最大扭矩181牛·米。这是一台典型的高转引擎,小改一下就能破万转。


接下来第四代车型对应的INTEGRA Type R DC5,它搭载了当时最强大的“红头”K20A引擎,此时的VTEC已经进化成了i-VTEC。一台2.0L自然吸气引擎,最大功率能达到220马力,还有密齿比的6MT变速箱,以及4.7的大尾牙。高转爆发的倾向同样明显,但K20A引擎的低扭比之前的引擎好很多,走街不再憋屈了。


以上这些,其实放在CIVIC的经典车型上也有。不过,如果按照Type R的历史来看,INTEGRA其实比CIVIC更早推出高性能版本。而且,即便是当年VTEC的“开山之作”B16A引擎,最早也是装在第二代INTEGRA上。我并不清楚是否将这部带有“CDM”标签的型格INTEGRA算作“新一代”,但相比已经国产的十一代思域,眼前的INTEGRA真的有它独特的魅力。


首先就是车漆,这次INTEGRA主打的宣传色是翡绚蓝+炽热黄。不管哪种颜色放在广汽4S店里都非常惹眼,毕竟周围其他车型都是“非黑即白”。虽说算是“蓝色”,但这种车漆真的是蓝不蓝、绿不绿的,现在很多走HellaFlush风格的玩家喜欢贴这种车衣。INTEGRA原装车就给这种“改装色”,还是挺香的,就是以后苦了调漆的师傅。


其次就是轮圈,这个真的是整车最大的加分项。玩改装车的都知道——一低遮百丑。这里的“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轮胎到轮眉之间的距离。我们实拍的这台INTEGRA,应该是中配车型,但依旧配备了18英寸轮圈。INTEGRA轮胎到轮眉的距离就两指多一点点,确实比更紧凑一些。而且估计这套轮圈的J值更小,看起来明显比要饱满不少。


轮胎则用了225/45 R18的规格,展车配的轮胎型号是普利司通的搏天族RE050A,干湿抓地力应该不输米其林PS4以及马牌MC6多少,就是噪音嘛......总之绝对是“烂仔”必备。

更大尺寸的轮圈以及更宽的轮胎的确对颜值和操控有所提升,但很多朋友更在意的是——这样更方便后期升级轻量化轮圈以及抓地力更好的轮胎,同规格改装是合法的。


最后就是车尾,我觉得这是INTEGRA改动最成功的部分。尾灯之前看图片我还不确定是否为全LED,这次看到实车,LED灯组细节真的很棒。

黑色的小尾翼显得十分内敛,“隔壁”可是直接把海外Si上的尾翼拿过来了,角度甚至比AMG A35L都夸张。


INTEGRA后包围的线条也很有层次感,而且像黑色的底部“扩散器”部分,是额外凸出于保险杠,让整个尾部也显得更加饱满。这样再配合双边单出尾排,运动感的确要比更强。


外观设计见仁见智,比如车头部分,我就觉得INTEGRA反而不如运动。但INTEGRA这样的改动,让黑色塑料原色部分没有那么多了,精致感会强一些。

像进气格栅部分,INTEGRA用了半封闭式的设计,内部采用蜂窝状造型,运动感肯定也有考虑。头灯组采用“开眼角”,这样显得车头轮廓更为修长,还能起到拉宽前脸效果的作用。


内饰的话,不能说跟异曲同工,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当然,这是开玩笑,细看还是有区别的。咱们实拍的这台翡绚蓝展车,车内加入了跟车身同色的装饰条作为点缀,座舱氛围看起来会更活泼一点。


其余部分真就很“”了。坐进去第一感觉同样很低矮,左手轻松摸地的那种。再看看脚下,金属踏板唉,来劲儿了。


方向盘握感很舒适,角度也比较竖直,结合低臀点的座椅的确能提供“跑车般”的坐姿。



一样,这块液晶仪表尺寸不小(估计也是10.2英寸),但这并不算“全液晶”,两侧还留有显示水温、油量的传统仪表。


悬浮式中控屏也很熟悉了,估计跟一样为9英寸。左边保留了实体按键,就是按压手感有些“脆”。内置的系统为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

CarPlay没有,但提供了CarLife,总体功能不算多。简单上手试了一下,操作相当流畅,基本上都是“秒开”。这点之前在上就有同样的体验,一言以蔽之——就是简单好用。


这套内饰,我最喜欢把玩的就是那设计别致的空调出风口控制杆。调整的时候还有“咔咔”的段落声,很有意思。

下面的空调控制区域,是除开中控屏外最亮眼的设计。金属质感旋钮手感很棒,旋转起来同样有段落感。而且上面还镶嵌了液晶屏,没通电时黑屏,开启空调那一下,仪式感拉满。


至于空间,INTEGRA的轴距跟一样同为2735mm,坐进后排并未感觉跟有区别,算时下主流A级车的水平。INTEGRA这套座椅有点意思,头枕部分还镶有“INTEGRA”的小标,像是“注入了灵魂”。


的储物设计也无需担心。换挡杆旁有两个杯架,前面还有带防滑垫的储物格。中央扶手箱空间不算小了,上面有小的隔板可以前后移动。INTEGRA前排有两个USB接口,后排空调出风口下面也有两个,电流都支持2.5A。

打开后备厢,空间倒是其次,我发现INTEGRA加了液压撑杆,后备厢盖开启上翻的阻尼释放很显高级,之前体验的时候倒是没注意到这点。


然后就是之前网上宣传的卡片钥匙和BOSE音响。我们实拍的这台中配车型配有一把卡片钥匙和一把常规的折叠钥匙。BOSE音响没在中配车型上出现,估计是顶配独享的配置。


动力部分,INTEGRA搭载了代号为L15C9的1.5T引擎,最大功率182马力,最大扭矩240牛·米。既然都叫“INTEGRA”了,怎能少得了“成名绝技”VTEC。不过,如今的涡轮增压引擎,VTEC技术主要用在排气门侧,主要是为了增强废气再循环比率,降低排放。在高负荷运转下,还可以增大排气门升程,降低气缸内废气残留量,抑制爆震。


实拍车型匹配的是CVT变速箱,带有S挡和L挡。喜欢“自己动手”的,也有6MT“功夫挡”提供,估计又是“保值神器”一台。


鹏友说:


目前,INTEGRA已经开启预售,240TURBO CVT科技版14.3万元起。另据之前的消息,INTEGRA将于广州车展首发,并于年内上市。对于“党”来说,INTEGRA虽然有很多故事可讲,它或许比CIVIC更纯粹、更运动。但是,如今的INTEGRA已经不是曾经那台“JDM”了,纵然可能对它更“宠爱”,这次INTEGRA获得了不少独占的配置,跟之间的定位差别已经很明显了。不过,在中国市场,始终是竖立在INTEGRA面前的一道坎,迈不迈得过去,且先看定价诚意如何吧。

标签: 本田 型格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