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减资43%,烧掉上百亿,威马的Top3注定难成?

先增再减,就是会玩。

9月13日,天眼查APP显示,威马汽车运营主体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注册资本由12.09亿元减少至6.89亿元,减幅达42.99%。而在7月26日,公司注册资本刚从6.89亿,增至12.09亿元。

对于注册资本金变更,官方表示,“本次注册资本变化是公司基于战略需要与自身业务实际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正常调整。”

不过,市场对此解读则更简单明了:“改换赛道”赴境外上市。据分析,增资之后再减资同样金额,应该是威马在为IPO做多手准备。

但对于上市传闻,则回应称:不予置评。

 

上市之困

 

事实上,自首度传出IPO消息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

 


 

早在2020年9月,威马就宣布完成D轮融资,总金额达到100亿元,打破了新势力单笔融资金额新纪录,正式提交科创板IPO申请。

2021年1月29日,即宣布已完成上市辅导。据上海证监局公告称,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上交所即将受理公司递交的申报材料,这意味着威马汽车有望成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新造车企业。

紧接着,威马又与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签署了11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流程,本该公布招股书,但时至今日,市场也未见其材料。

 


 

在此期间,一则“暂缓上市”的消息被传出。

今年4月,作为威马此前的投资方,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的内部人士称,威马汽车的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发现不少问题,因此其已暂缓在科创板IPO的申请;8月,威马汽车还曾被传出要参与众泰汽车重组。

对此,皆予以否认,并透露上市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招股说明书引用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个月内有效,特殊情况下发行人可申请适当延长,但至多不超过3个月。这也意味着,威马汽车的IPO申请已过有效期。

 


 

这边,威马踟蹰不前,那边,对手们早已成果斐然:美股里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的股价不断上涨;A股和港股里的比亚迪长安汽车,市值也在不断创历史新高。目前,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已经先后赴港完成二次上市,的赴港之路也在进行中。

在这个极度烧钱的行业,每分每秒都是生死争夺战。如果资金需求解决不了,资金链断裂,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惨淡出局。

从威马已经公布的业绩来看,在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分别为1487.17万元、7.2亿元、17.8亿元以及1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以及-36.49亿元。不足4年,累计亏损114亿元,烧钱速度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上市,威马不得不为。

 

掉队之说

 

“销量和故事。”

是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下单”的两个关键指标。但遗憾的是,威马的故事正在走偏。

 


 

造车伊始,江湖传闻: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是威马;第二梯队是、小鹏、理想;第三梯队:众泰拜腾等等。

一场赌约见证着这个时刻。

2019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直言:“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除了3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和3家民企,3家新势力是理想、和小鹏。”

对此,有网友留言称:确定是理想而不是威马? 不服的威马沈晖也隔空约赌:威马未来一定是Top3之一。彼时,威马刚拿下2019年新势力销量第二,风光无限,理想却在为首次交付忙得焦头烂额。

 


 

但时间和现实却在不断减弱沈晖当初的声量。

仅隔一年,威马就陷入了漫长静默期,原因源自“不好看的数据”。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威马累计销量为15665辆;1-6月销量分别为2040辆、1006辆、2503辆、3027辆、3082辆和4007辆。这样的成绩,不但彻底地失去了第二名的位置,甚至连进入新势力销量TOP 5也成了一种奢望。

 


 

而走到如此境地,业内更多的认为是“咎由自取”:产品没有亮点,更加没有形成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定位高端市场,理想没有里程焦虑,小鹏有自动泊车等功能,而威马产品则表现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签。

此外,猝不及防的几把火也烧断了威马的“奢望”。

报道显示,2020年9月23日至10月27日,EX5先后在浙江、福建、北京等地爆出4起自燃事故。这样的代价是,威马宣布召回1282辆汽车,并且把锅甩给了电芯供应商和电池,口碑和人设双双崩塌。

但更大的危机,或许来自技术实力。

当下,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造车新势力的比拼点以续航、电池技术为主;但从长期来看,电动车未来的重点还是在智能化,也就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而威马却在此处给自己留下一个坑:与“蔚小理”自建团队不一样,威马选择了与百度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背靠百度Apollo生态,初期威马的确具备先发优势,但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这也削弱了威马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想象力。

据悉,受到竞业协议限制,威马不能自己做自动驾驶。而百度智驾产品并非为威马量身打造,它同样服务于吉利等其他车企。

如今,有NOP,小鹏也有自己的NGP,反观威马却假手于人,当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上,未来发展难料。

 


 

市场厮杀、资本裹挟以及创业的残酷,让威马忧心忡忡。

“威马死过吗?威马活过来了吗?答案都是否定。”D轮融资后,沈晖写了一封威马家书,用“创业始终是求生存的零和游戏”来否认死亡,用“远没有安全上岸”来形容现状。

但新能源市场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是,上岸与淘汰,没有等待。

标签: 威马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