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7.5代车主“怒”评8代GTI:它依旧是小钢炮的入门标杆

说到国内的GTI,我相信不少小伙伴都会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5代最棒、6代神车、7代和8代则似乎平淡了一些。这其中原因其实和价格、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最早正式进入国内销售的5代GTI为例,进口车的身份使得它最便宜的价格也高达39.9万元,堪比现在的高R。而此后的6代GTI进入合资生产后,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对于不少车迷而言,自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

只是从7代GTI开始,它的争议度就慢慢浮现。虽然价格依旧漂亮,但动力表现却有点捉襟见肘,毕竟06年的5代GTI就有200马力,要知道当时大部分家用车都是100出头,所以这个动力还真的有点小暴躁。而7代GTI相比10年前的作品仅仅提升20马力,显然有点说不过去。至于8代GTI,有不少人认为它更具未来感,却少了原有的机械美感。那么作为一个7.5代GTI车主的我,在试驾了全新数字高尔夫GTI之后又有何感想?我打算从正反两方面来聊聊。

说说8代GTI的加分项

1.声浪真的无敌

我相信不少玩家被新一代GTI吸引的第一个地方,一定是它的排气声浪。说实话关于这一点,一开始我是有点嫌弃的,毕竟7.5代GTI的原厂冷车启动也会有回火声音,这有何值得炫耀?但体验之后,还是说出了那句“嗯~真香”。

之所以8代GTI的排气声浪会有进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启动咆哮、2:热车也能放炮、3:运动模式S挡降挡补油、4:会有持续的回火声。这四点恰恰以往7.5代GTI以及更早车型上都有所缺失的。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厂如果能有一个还不错的排气声浪,也就意味着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车友不会为此而去非法改装排气,甚至最后造成扰民,乃至被警察处罚的情况。

2.内饰更加高级

如果说外观设计见仁见智的话,那车内的表现则是第8代GTI最大的亮点所在了。以“数字”作为主基调的第8代,自上市以来就一直主打内饰的科技感,而GTI更是将这份科技感与它的运动感相结合。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全新设计的一体式运动座椅,GTI最经典的苏格兰格子布会占据这张座椅的大部分面积,而在侧翼、颈部和头部靠背位置则选择了更加舒适的Alcantara,确实样式上做的足够到位。至于功能性的表现,我认为这张座椅会更偏向运动结合舒适的需求。因此,即便是超过4个小时的长时间乘坐,依旧能获得一个不错的舒适性表现。

回归到中控台,这套设计我们在早期试驾普通版的时就已经接触到过,全新的转向盘、挡把设计都还挺出彩的。但不同于普通版的设计,GTI的中控台包括转向盘的细节处都会进一步凸显它与众不同的身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数字”主打的新一代,即便是GTI车型,它在智能和科技领域同样没有让我们失望,甚至可以说有了非常多的惊喜。你何曾能想到,一辆入门小钢炮的标杆竟然也会配备HUD和全速的自适应巡航?这一切在这辆第8代GTI上面,却成了标配。你当然可以轻蔑地说一句性能车不需要,但7.5代GTI车主却表示这些功能简直“香透了”!

3.驾控质感更加优秀

关于整个GTI的驾驶感受,其实我倒并不想说太多动力层面上的话题,毕竟大家也都清楚,目前国内即将销售的第8代GTI暂时还是搭载了我们最熟悉的老朋友——第三代EA888的发动机。不过,动力总成虽然没变,底盘的调校和变速器的换装却有点意思。

至此,我想有不少资深媒体已经开始拿出相关数据来说话,诸如这套DQ381的变速器齿比如何,但从我自己的DQ380和这套381比较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我无法判断自动模式下它的换挡速度是否有变快,但是在赛道上用手动模式去驾驶,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它的换挡不再有延迟。以往驾驶我自己的7.5代GTI并使用拨片换挡的时候,往往需要提前500rpm去给到指令,否则就可能造成转速过高的情况。而在这辆搭载了381变速器的第8代GTI上,它几乎可以做到和你拨片同步的效果,也会增加更多的娱乐性和参与感。

除了变速器,驾驶部分的另一大亮点就在于全新的欧版转向机设定。单方向打满共1圈,意味着它的指向精准度要比我们想象中更高。实际上,大众是在这套转向机构里面融入了一个渐进式的设定。因此,在赛道上体验的时候,能够最深入的感受到宛如赛车一般的操控感受,以起伏不定、连续S弯道较多,特别考验行车线路和节奏的厦门赛道为例,驾驶第8代GTI在赛道里整体的灵活度会比其他的前驱车来的更加自然不少,即便是偶然错过APEX点,依旧能够通过一定的重心转移将它重新拉回正轨,说到这就不得不归功于它强大的底盘调校了。

在分别体验城市道路、山路和赛道之后,我不得不说,新一代GTI的底盘调校功力依旧非常的强悍。赛道里,它少了前驱车的推头特质,反而在你达到一定极限之后,尾部会有不小的灵动性,这一点我在自己的GTI上就有体会。对于一款主打性能的前驱车而言,我认为这是一个惊喜点。

而要优于我自己的7.5代GTI的地方则在于全新车型的悬架韧劲,在山路和赛道里,第8代GTI展现的是不错的底盘支撑性,结合整车的刚性,会给人一种特别整的底盘质感。但在回归城市道路并切换到舒适模式,哪怕是经过一些颠簸路面,它给到更多的就是一种韧劲。这种韧劲并非是豪华品牌坐大船忽忽悠悠的质感,也不是传统性能车过坎“哐当”一下的生涩。似乎在经过坑洼、碎石路面时,第8代GTI上下坑的时候会以一种相对舒适的行程去完成,但在过坑之后回弹则会一下收住,没有多余的震动,因此这个部分无疑是要比我的上一代车型更加优秀。

当然 8代GTI也有槽点

如前文所说,虽然GTI代表了驾驶乐趣和小钢炮,但对于当下的消费者来说,科技配置同样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好在8代GTI确实也配备了这些功能,但是在实际体验的时候,你却会发现它有些许的困难。

比如,作为下赛道最常见的关闭ESC功能,你无法最快捷的就在中控台上找到相关的按键,相反你需要通过进入车辆设置的界面并进入多重子菜单之后才能激活或者关闭相应功能,而这个情况也会出现在其他的一些功能上,并且难免会有需要你等待一会儿的时候。

对此我倒是觉得,如果在设置的层面上能够增添一个自定义的功能,即把自己最常用的设定形成一种模式,亦或是把自己最常用的功能,展现在页面里,或许能把这套优化后的系统展现的更加完美。

哦对了,说个不算吐槽的小期待吧。虽然大众第三代EA888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作为全新MQB EVO平台的产物,我还是会更加期待未来有可能EVO 4发动机的GTI,That''s All。

最后我还想啰嗦几句:

我知道有太多的大咖或者牛人认为如今的GTI已经少了以前的纯粹、暴躁,但当我试驾完全新的第8代GTI之后,我依旧会给它一个非常不错的评价。或许它的动力在当下真的不是最厉害的,但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无论哪一代GTI的调校,都会让你忘了它是一辆前驱车。从本质意义上来说,GTI的出现能让不少玩家开始入门,并体会到最简单快乐的车型,在此基础上让你慢慢爱上玩车、开车、改车,而这一切我想恰恰符合GTI诞生的用意——为年轻人打造一辆更运动的。所以,至少当下第8代GTI,依旧是小钢炮的入门标杆。

注:发布的所有内容,均为一号汽车原创,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盗用,如有,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小钢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