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长安UNI-K:甘愿放弃合资? | 编开编聊

曾经“高端”两字似乎离开自主品牌很遥远,而随着这些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深耕,口碑与技术得以快速积累,大量自主高端SUV车型得以涌现,长安高端紧凑型SUV--UNI-T便是其中一员,动辄月销量轻松过万台的表现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于它的认可。


不久前长安再接再厉推出了UNI家族的第二款产品--UNI-K,上市之后月销量稳定在5000台以上,这对于一款售价区间为15.39-18.49万元的自主SUV而言已经相当不易,也让我对UNI-K的第一次动态试驾备受期待:是什么让人甘愿放弃合资品牌?



够大


UNI- K的定位是大五座中型SUV,合资品牌中同样定位的车型是本田冠道(UR-V),而UNI-K除了车宽,在车长、车高、轴距上都不落下风,所以初见UNI- K的第一印象毫无疑问便是大,甚至有些入门中大型SUV的意思。



这种大不仅体现在尺寸与视觉感受上,看到2890mm的轴距后,我就决定将此次的体验从后排开始。虽然我身高不高,但动不动一臂的腿部空间还是让人没了脾气,腿部位置甚至能轻松塞下一名男性,溜背造型对于头部空间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当然UNI- K不光是够大,座椅填充柔软,靠背还有两级角度可调,够大同时还够舒服。



个性而不山寨


惭愧地说,几乎每次在路上遇到UNI-T我都会将它误认为是雷克萨斯,这并不是贬义,而从侧面印证了那张“血盆大口”的辨识度。“将概念车量产”似乎是目前UNI系列给人以第一印象。不过UNI-K并不是简单地将UNI-T套娃,而是在保留了颇具特色的蜂窝状中网的前提下,对两侧灯组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体看起来更为内敛,符合中大型SUV的定位。



当然UNI-K依然有着运动化的元素,例如侧面狭窄的车窗、夸张的侧面腰线、21英寸超大轮圈、溜背式D柱子等,组合起来却没有影响到后排的空间体验,可见设计师还是动足了脑筋,只是后期钣金师傅可能会骂骂咧咧地退出群聊。曾经我们对于自主设计的形容词中充斥着“杀马特”等词藻,而如今UNI-K凭借原创度极高的颜值让人刮目相看,个性而不山寨是我对UNI-K的概括。



堆料有前提


绝大多数自主品牌喜欢凭借堆料(配置)吸引眼球,UNI-K同样不例外,但却是有的放矢。早先看了UNI-K内饰官图之后,我断言这套看起来大胆前卫、层次错落有致的设计是像法系车在致敬,但当我亲自上手之后直接就被打脸。



方向盘前方这块一体化的液晶仪表高度正好介于传统仪表与HUD之间,加上显示信息丰富(导航等),驾驶员开车时视线可始终保持在前方,显著减少了安全隐患。



此次车机系统也是UNI-K的一大亮点,首先是速度层面,官方称开机只需要4.7s,我没刻意计时,只不过在我上车系完安全带后,它已经待命了,整个车机系统和语音控制的操作的流畅度颇高,或许iPhone13也不过就如此了。顺便提一嘴,UNI-K的车机是与腾讯研发的,光是微信、QQ音乐就足以让人忘了那些浮夸的新势力。其次便是可扩展性,虽然官方在这方面较为低调,但UNI-K能实现FOTA功能,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整车OTA,这对于未来它的BUG修复、功能优化等可谓是利好消息。



做好了体验,堆料才有意义,我们这台UNI-K采用了浅干邑搭配黑色的方案,视觉上的感观除了高级我想不出第二个词汇了,当然你能摸到的一切几乎都是软的。另外像什么“零重力”座椅、AR实景导航、FACE ID、智能驾驶等配置我也不复制黏贴了,亮点是头枕部位的SONY扬声器,让人感觉这钱花得物有所值。



开起来没硬伤


从前的自主品牌的确在行驶品质这块不尽如人意,毕竟机械素质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寒,既然UNI-K卖这个价,那我们理应就以15.39-18.49万元的标准来衡量它。刚上手UNI-K给人以起步十分轻盈的感觉,以它1.9吨左右的重量以及体积来说算是意料之外,之后渐入佳境,动力可以用“充沛”两字形容,诚然实测接近9秒的0-100km/s加速成绩中规中矩,但它却用更好的油门响应和优异的换挡速度来弥补体感上的不足,整体加速一气呵成。



这台2.0T蓝鲸发动机(233马力、390牛·米)与爱信8AT的匹配已经不是头一遭,时间可以抹去棱角,当然也可以提高默契,UNI-K的换挡逻辑优异且平顺性也挑不出大毛病,甚至有种豪华品牌的意思。此外发动机舱的隔音也值得称道,有时候脚头重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嘶吼声。



此外便是底盘表现了,UNI-K的调校是纯舒适取向,在连续颠簸路面时,会有忽忽悠悠的感觉,但这显然也在我的预期之内,评价一台车需要从它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才客观,像UNI-K很明显是一台看起来超帅的“买菜”SUV,它的消费者势必不是那些追求激烈驾驶的精神小伙,这样看来UNI-K的底盘标定并没毛病。



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小瑕疵,例如启用AUTO HOLD时,自动松开手刹的速度偏慢,当然这可能与我们这台试驾车是较早的批次有关,未来可以通过FOTA优化。此外在整个行驶途中,哪怕前排采用了夹胶玻璃,但21英寸的大宽胎不可避免地会传入一些胎噪,不过表现依然符合价位应有水平。



写在最后:

回到开头的问题:UNI-K到底凭借什么让人甘愿放弃合资品牌?我想,更大的空间、更个性化的外观、更贴心好用的内饰、中等偏上的行驶品质便是它脱颖而出的原因。对此我十分欣慰,自主品牌从“陪太子读书”,逐渐发展到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够胜过合资品牌车型,正也代表着中国汽车正在迅速崛起,未来华系车将是不可小觑的中坚力量。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