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聪明的买车人丨摩卡、改款理想ONE、取消丐版新速腾

上周的新车中,摩卡是绝对的重头戏。不过随后的两款新车虽然都只是年度改款,但也不是打酱油的。

的关注度,应该说不亚于当初的VV7。这,自然与近一年来长城让人刮目相看的新品推陈出新节奏有关。作为长城家族新的旗舰,它这次算是牟足了劲儿。那么,最终结果会怎样呢?

理想ONE用一年多的时间证明了它的“正确”——累计交付破5万,这对于“单车独骑”且售价不菲的新势力品牌来说,着实是不容易。一年多之后,迎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升级,并且还为此树立了“小目标”。

速腾的年度新款,外观内饰看上去“啥变化没有”,但这背后其实是“暗流涌动”。那么,这次升级,能让它从容应对对手的挑衅吗?

:牟足了劲儿,会换来好的市场表现吗?

上市日期:5月21日

品牌:WEY

指导价:17.58-21.88万元

关注级别:★★★★★(热门的全新车系)

关键词:新旗舰、VV7换代、9DCT、48V、AR-HUD、大嘴、隐藏式门把手、9.2+9+14.6大屏、燕飞利仕、电磁悬挂、激光大灯、HWA、NOH

有人说,长城从去年7月份老魏拍了个微电影以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也有人说,自此长城如同“开了挂”。

之前的各类爆款新车主要是哈弗,坦克品牌也独立,因而此次上市的,就成了WEY品牌第一款长城“开挂”之后的新车,而且又是整个长城系的新——重要性、关注度都不言而喻。

不过也有人可能不屑:不就一“新VV7”吗?何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的确,从定位来看,是要替代VV7的。的开发基础,应该也是沿袭VV7。但它绝不是简单的“VV7改款”。

准确的说,你可以把理解为“第二代VV7”。而且,这个换代的幅度并不算小。有几个细节可以证明。

首先当然是底盘布局。虽然悬挂结构基本一样,但布局有了明显调整:连杆、副车架、车轮架等等,都是新设计的——至少,你想用VV7的底盘部件替换的底盘部件,基本上没戏。

其次是车身尺寸,长宽高都有变化,轴距也不相同。从数据看,这种变化绝不是“改改覆盖件”就行的。当然,更关键的是,和VV7的侧面线条并不重叠,尤其侧窗,看着像但并不一样。这些都意味着车身结构是“全新”的。

第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的加油口在左侧,而VV7的加油口在右侧——如果是改款,这个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

当然,这只是基础层面。感观层面的变化幅度同样不小。外观,乍一看虽然还是VV7一脉相承,但只是“乍一看”。仔细比较,两款车的视觉效果差异其实挺大。前脸不用说了,夸张的大嘴六边形中网是VV7没有的。尾部,因为后悬、C柱、尾灯等很多地方都有明显变化,整个比例都不一样了——毫无疑问,看着更顺溜、气场更强。

内饰就不必说了,绝对的翻天覆地。说一下卡叔的感受:非常到位。之前VV7的那套内饰虽然口碑也不错,但在卡叔个人看来,还是觉得整体感一般——出色的工艺和材质堆砌确实把豪华感营造出来了,但设计元素还是有拼凑的嫌疑,氛围的“潮”感仍显不足。

的内饰可能唯一有争议的就是那个14.6寸“大电视”——但这就是潮流,不是吗?其他的,如中控台的层次、悬浮式设计、窄长条的9.2寸全液晶仪表(搭配HUD),9寸的触控中控操作屏,以及挡把、门套覆盖面、方向盘、音响面罩等等的细节处理,都非常到位。给人的感觉是:经过之前的VV系列,WEY对豪华氛围的营造、科技感的叠加这些,应该说是很有心得了。

的另一个“大招”是48V+9DCT。之所以说是“大招”,倒不是因为这款9DCT是“全球首款”,而是它刚好补了VV7的一个短板。其实在豪华、质感、气场这些方面,VV7已经算是做得非常好了。VV7刚上市的时候那阵子火爆,也都是基于此。不过VV7(尤其是上市初期)在动力总成层面的BUG,也着实让它失分不少——不是说有多不好,但与它的豪华氛围确实有些不搭。而这些BUG,主要集中在两点:油耗和平顺性。自然的,48V+9DCT可谓是对症下药。

锦上添花的,则是智能化了。涵盖两方面。一个是AR-HUD,这个东西这两年很时髦,真正能装车的很少,所以算是个不小的噱头。另一个是智驾。从官宣来看,它的HWA、NOH都应该很厉害(高速智驾、基于高精地图的智驾)。

价格层面,相比VV7直观看是“涨钱了”,但结合配置看,入门款的配置大体相当于VV7的第二档(价格低2000,配置则少了前排座椅加热、流媒体后视镜,多了面部识别、行车记录仪等)。看在48V+9DCT的“份儿上”,的价格总体还算是靠谱的。

其实价格多几千少几千,对于这类车来说已不是最重要的了。的优势在于短板更少,功能与配置更全,而且除了入门款都有四驱版——这才是“豪华”品牌该有的范儿。还有像多色氛围灯、侧窗遮阳帘、车内香氛,以及可选装的电磁悬挂、激光大灯等等,也都是加分项。

VV7乃至整个WEY品牌(不包括坦克300),在销量层面多少都表现出了一些“后劲不足”。而基于“魏派”这个品牌名称的特殊性,长城的重视也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WEY产品的先锋和应该算是牟足了劲儿。接下来,就看它的表现了!

2021款: 挺实在的年度改款升级

上市日期:5月25日

品牌:理想

指导价:33.8-34.8万元

关注级别:★★★★(热门的年度改款)

关键词:Deep Green、Tech Blue、按摩、取消7座、地平线征程3芯片、Li OS、NOA、800万摄像头

2019年9月宣布上市,首批交付是在2019年底,然后截止目前就交付超过5万辆。这对于只有一款车、售价达到33万、增程式技术路线还饱受争议,且属于新势力的品牌厂商来说,或多或少有点“奇迹”的感觉。也用事实证明,它不是单纯的粉丝经济产物,它的庞大销量,也不可能都是冲着李想CEO去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产品定位(奶爸车)、技术路线(增程式电动)上还是踩准了点儿,并且在产品完善和服务层面,也做到了让人满意——上市后在产品层面并不乏一些负面消息,但理想坦诚的态度和积极的处理方式,不仅没给它减分,反而还为其赢得了不少好评。

时隔不到一年半,2021款推出。设计上的重大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小改款都算不上,但它的提升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至少从订单增量情况看,目标群体“很满意”。

外观层面,2021款最明显的地方是提供了两个新的特别版颜色——Deep Green和Tech Blue。前者很“英国”,后者则比之前过于萌嫩的“宝贝蓝”要稍稍“深沉”一点,也更符合这么一款“5米奶爸车”的整体调性。当然,要想获得这些特别版的颜色的代价是1万元。没错,仍然只有一个配置。之所以有34.8万元的价格,完全是因为车身颜色带来的。

车内看上去没啥变化,但暗暗的升级还是不少的。比如座椅的舒适度提升了,还增加了前后排的按摩。当然,还有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但其实无关痛痒的:取消了七座版。

相比以上这些,更多人关注的应该还是智驾层面的升级。李想的比喻,是iPHONE4变成了iPHONE4S。李想自己也承认,理想在智驾这一块是不如特斯拉、也不如小鹏的,所以要更新、追赶。

几个关键的更新点。一个是芯片,换成了地平线征程3,算力提升了。然后是摄像头升级了。之前的摄像头精度、角度都乏善可陈(130万、52度),也因此还引发过一些争议(追尾事故智驾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新款的摄像头换成了800万、120度,对于它的防护能力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接下来当然就是NOA了。按照之前的说法,2021年“理想是一定要实现”的。

说实话,智能化更新方面的信息量不小,包括Li OS也被提及。总之,这些新势力车型的更新,在很多信息上,已经有点类似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更新。

伴随着2021款的上市,理想接手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的信息也浮出水面。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理想还在进一步“做大”。李想(理想)接下来的“小目标”,是月销过万——他(它)能实现吗?

新款:看来紧迫感终于来了

上市日期:5月27日

品牌:一汽-大众

指导价:13.59-16.59万元

关注级别:★★★★(热门的年度改款)

关键词:取消丐版、增配、降价、丰田倒逼

2019年初上市,之后出过两次年度新款,但都是不疼不痒。最近的一次,也只不过是在屏幕上稍稍大方一点而已。没办法:因为它缺乏足够强大的竞争者。

虽然看上去起价“只有”12.99万元,但一来入门款是“丐版”,而且还是手动挡,在市场终端基本上属于“不存在”的状态;二来真正主销的产品,是1.4T车型,而之前1.4T的起价超过了16.29万元。即便算上终端优惠,绝大部分的“成交价”都不低——至少在紧凑级轿车里,算是相当高的。这与的历史地位有关,更与它的加长有关——刚好卡位在紧凑级与中型之间,满足了部分家庭预算有限又追求大空间的需求。

关键是,在此之前市场上与产品属性一致、且具备足够竞争力的车型几乎没有。这种市场环境,让在这样的价格体系之下,依然可以获得30万辆左右的年销量(2020年卖了29.98万辆)。

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于是乎,强大的跟进者来了,例如丰田的亚洲狮凌尚。虽然这两款车还没到“抢市场”的阶段,但未雨绸缪、有所应对是必须的。于是在2021年的年度改款上,终于拿出了“挺像样”的动作。

作为年度改款的惯例,你肯定不能指望在外观、内饰层面有什么大的动作。变化,只会是聚焦于价格与配置。不过,对于这样的强势产品来说,这个手段应该也足够了。

具体来看,新取消了老款基本上以噱头身份存在的两款乞丐版。因此表面上看,新的起价还涨了。但实际比较下,新是全面增配降价的。

以主力车型——1.4T入门款为例,新款指导价降了7000元,轮毂从16寸升级到17寸。配置层面,像无钥匙启动/进入,后视镜电动折叠,以及主机功能层面的车联网、语音识别等等,老款都需要选装,在新款这都是标配。

应该说这样的升级已算不错。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在ADAS层面,新款依然很保守——即便是顶配,仍需要选装,而除了低配以外,连选装都不提供。这显然与丰田全系标配的做法截然不同。其实都2120年了,又是“高端紧凑级”,大众在这方面是不是也应该稍微“放开点儿”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