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完亚洲狮,我更想推荐RAV4荣放双擎E+

将时钟拨回到一个月前的2021上海车展上,当我和同事来到位于8.2馆的丰田联合展台,最吸引我的当然还是展台最中央的全新国产汉兰达和首发亮相的皇冠陆放,其次便是刚刚于车展开幕前上市的RAV4荣放双擎E+和车展开幕十天前上市的亚洲狮



这两款车,一款是家族的第三位成员,前两位则是2019年10月份同期上市的汽油版和双擎版。另一款,则是为了填补卡罗拉亚洲龙之间的车型空白,而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


我在车展上并没有去体验双擎E+,而是静态感受了一下和旁边的凌尚。但是这两款车给我的第一印象比较一般,虽然定位比/雷凌要高,但不论是空间还是展车的内饰氛围,带给我的直观感受和前面两位相比,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和区隔,也让人不免在心里打个问号:就这?



带着这样的疑问,前不久我飞到了湖南株洲。在株洲国际赛车场内,一汽邀请媒体对全新和全新双擎E+进行静态+动态的全方位体验,或许这次也有机会让我一解心头疑惑。


:高级感有了,但还不够



其实在车展上,最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明明尺寸更大,但坐在车内带来的空间感提升并不明显。当我再次坐进的前排驾驶座,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就三围尺寸来说,和级别更低的以及级别更高的相比,明显更接近。和相比,的车长增加了85mm,轴距增加了50mm,宽度一样,高度还低了20mm。就视觉感受来说,在车外看确实要比更修长一些。但问题就出在了1780mm的相同宽度上,由于同属TNGA-C架构,和出自中大型车专用TNGA-K平台的相比,在尺寸上确实存在明显差距。这也就使得坐在的前排和坐在的前排所获得的空间感是几乎一致的,所以就会让人产生是“加长版”的印象。



不过当我来到后排后,就发现了相比的尺寸优势,显然更多是为后排乘客考虑的。以我170cm的身高来说,坐进后排腿部空间基本够用,坐进后腿部空间明显更充足了。



说完空间,整个座舱带给我的高级感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首款在中国市场采用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的车型(顶配和次顶配均为标配),这放在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上或许没什么可炫耀的,但对于相对保守的来说,也算是不小的突破了。只不过这块液晶仪表的显示内容略显单调,车辆信息旁边大片的区域看着着实有些浪费。



中控台上方是一块同款的9英寸触摸液晶屏,只是终于接地气地内置了如高德地图在线导航、QQ音乐、喜马拉雅FM这些常用的软件,但这个界面感觉还是像上个世纪的产物。当我看到配置单里入门的进取版虽然屏幕尺寸只有8英寸,却集成了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时,我甚至有非进取版不买的想法。因为在我这位iPhone用户看来,还没有哪个车机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便利性能达到CarPlay的级别,当然这个只代表个人观点。



另一个亮点就是除入门的进取版车型外,其他车型均标配了语音识别控制系统。只不过我始终没有试出来这个系统是否支持语音唤醒,只好用方向盘多功能按键区的唤醒键或者中控屏幕上的唤醒键来触发语音识别功能。这套系统对于语音的识别准确率和自然语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基本的调温度、开天窗等操作都可以为你效劳。只是有个小的操作逻辑我想吐槽一下,就是当我想调低或者调高温度,总之只要是对空调发出语音指令,系统都会自动把风量调到最大,这让本不想调大风量,只是想调节温度的我多少有点抓狂。不过这也只是软件逻辑的小问题,希望的工程师后续可以优化一下。


关于的其他体验部分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当地4S店去亲自感受一下。最后再来说说带给我的动态驾驶感受,这一次全系标配的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以模拟10速挡位的CVT变速箱。虽然126kW/205N·m的发动机账面参数相比起上的那台2.0L偏弱了一些,但是要知道的身材更“苗条”,“体重”也要轻了差不多200kg。



我在赛道全长3.77公里的株洲国际赛车场内试驾体验了两圈,并且还体验了一圈厂家准备的竞品车型——-大众速腾。两款车型带给我的最直观区别就是的动力响应性更好,换挡更平顺,而且明显座椅的支撑性和包裹性也更优。虽然都是家用车,但是跑赛道给我的感觉是,极限可能要略高于。而虽然1.4T的绝对动力弱于的2.0L,动力响应和平顺性也明显有差距,但是车内NVH的表现要更胜一筹,特别是机噪,要明显优于的转向手感更适中,更跟手一些,底盘滤震表现也属于优秀水准。如果单就动态表现来说,我愿意把票投给



最后再总结一下,作为在轿车市场的最新力作,是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对于这款车的销量期望值还是偏保守的,据了解前期目标是月销7500台以上。就4月份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是4月10日上市,短短20天时间就取得了3995台的成绩,相信很快便能达成7500台的既定目标。不过就车型表现来说,虽然有比更明显的高级感,但还是不够。既然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车型,就应该做的更接地气,更纯粹一些。比如可以有更大的车身尺寸,更智能化的车机系统,和更有诚意的配置等等,否则预算不多的用户可能更会考虑的高配双擎版车型,预算充足的用户,应该也不介意再多加点钱直接上更有面子的了。


即便不为牌照 双擎E+也值得考虑



点评完,再来说说另一位主角——双擎E+。虽然只是家族的衍生车型,但这款双擎E+却因PHEV车型的属性,而在综合性能上获得了“史上最强RAV4”的称号。



由于双擎E+的主驱动电机在全新双擎88kW的额定功率基础上加大了50%,最大功率达到了134kW,也使得系统最大功率达到了194kW(四驱版为225kW),从而实现了7.4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



顶配的旗舰版车型还在同级中少有地搭载了E-Four电子四驱系统,并拥有5.5米的最小转弯半径,除了提升后轮输出扭矩,还增加了后轮扭矩分配比(前/后扭矩100:0~20:80),令加速度、操控性在同级车型中拥有更明显的优势,这也在我之后的赛道体验中有所体现。



虽然此次对双擎E+的动态体验只有在株洲国际赛车场内的一圈,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这款车增加了更大容量的电池组,电机输出功率更大,所带来的直接加速体验也可以完全媲美纯电动车。调到纯EV模式后,这台双擎E+就是一台纯电动车,一脚油门到底,所带来的推背感是刚才的无法比拟的。可变后轮扭矩分配比在弯道中让这台整备质量近2吨(1990kg)的SUV更加游刃有余,入弯和出弯的动作都干脆利落。相比同级别车型,这台双擎E+在弯道中的表现会让你更有信心把速度推的更高。一台家用取向的SUV能在赛道里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双擎E+作为一台PHEV车型,搭载了TNGA 2.5L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集燃油、混动、纯电动三种动力形式于一体,既没有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又比燃油车油耗更低。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双擎也具备。不过别忘了,双擎E+装备了一块比双擎版车型更大容量的18.1kWh锂离子电池,NEDC工况的纯电续航行驶高达95km(四驱版车型为87km),由此带来的起步加速表现和实际出行实用性是双擎版车型所不能比的。



大师观察


虽然不到一天时间体验两款车确实节奏有点紧凑,但不论是还是双擎E+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定位介于之间的可能竞争力并没有那么强,更多还是要靠的品牌加持。反而是双擎E+,虽然价格比双擎高出一档,但更长的纯电续航表现和更出色的驾驶体验也对得起这多出的几万块钱。更何况在上海买这车还能免费获得一块新能源沪牌,当然要赶在2023年1月1日前下单,何乐而不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