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合资车“降价成风”,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感谢一下国产车呢?

对于00后来说,20万的桑塔纳以及40万的雅阁应该是一件相当难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无论怎么看,现在6.59万起售的和17.38万起步的很难与这种高端定位挂上钩。

不过,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价格正是22年前这两台车的真实售价。

而造成这种悬殊落差价格的背后推手,其实正是还有很多人看不上的国产车。

自主产品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在千禧年前后,是合资产品最为风光的时期。

面对羸弱不堪的自主汽车品牌,有着技术壁垒和先进制造工艺支撑的合资产品即便有着数倍的溢价,依然保持着有恃无恐的态度。

也正是在当年,如菲亚特克莱斯勒大发等现在已经销声匿迹的品牌在国内也能分走不少的利润和市场占比。

不过,似乎从奇瑞推出东方之子奇瑞QQ开始,国产车的进化就一发不可收拾。

时至今日,论豪华有红旗WEY等品牌多款产品支撑,论技术,长安、领克等当仁不让,就算是在新能源,也有比亚迪蔚来、小鹏对特斯拉进行狙击。

用全方位打击来形容自主品牌的崛起,丝毫不为过。

价格下探,成为合资产品的无奈 

也正是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前后夹击之下,合资品牌产品的价格开始回归正常,几乎所有品牌都有产品开始与国产车打起了价格战。

大众旗下的朗逸宝来别克旗下的英朗昂科拉;吝啬的丰田本田也逐代降低卡罗拉思域等产品的指导价格。

即便是在豪华高端市场,BBA也在成本飞涨的当下,保持了价格上的稳定。

虽然这种价格的下探实属无奈,不过如此一来稳坐销量宝座就是合资品牌到手的成绩,南北、上汽通用、日系三剑客都有各自的位置和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完全取代,还为时尚早

不过,如果仅凭近两年取得的成绩和趋势就断定自主品牌已经可以取代合资品牌还为时尚早。

在笔者看来,自主品牌当下仅仅完成了立足和起步,距离真正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种结论不外乎市场占比和价格层次两个因素的支撑。

首先在销量上,就算是汽车小白和吃瓜群众也能通过一系列年度销量数据看出孰强孰弱。

而价格至今仍然是国产车之痛,超过15万的产品都寥寥无几,10万上下依旧是主打空间。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自主头部车企都将向上列为未来发展目标。

在合资还是国产这个问题上,由曾经准确的答案过渡到当下需要纠结一番才能做出最终决定,其实这个背后正是国产车崛起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气化基本被确定成未来发展方向之后,国产车面对合资产品终于能在30-40万的高端市场上有一战的机会。也正是如此,弯道超车的华系品牌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合资分庭抗礼的时代,完全可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