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广汽本田皓影碰撞测试问题 变形,结构强度缩水或是主因

  • 作者: 车吾爱
  • 2021-03-11 12:29
  • 1.88万

广本皓影,自上市以来,凭借着年轻化的外观设计吸引力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犀利的造型设计感十足,辨识度很高。虽说外观独特受消费者关注,但刚上市时间不长就因出现各种质量问题,遭到了很多车主的投诉。

此次C-NCAP试验的广汽本田皓影为厂商自愿申请测试,选定车型为240TURBOCVT两驱尊贵版,厂商指导价为20.68万元,属于高配车型。安全配置方面,被动安全中皓影这个配置拥有6个安全气囊,同时主动安全配置也比较完备,包含ACC全速域自动巡航系统、车道偏离警示、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

正面100%碰撞解析:

C-NCAP正面100%碰撞试验测试速度为50公里/小时,难度不高,一遍车辆均能应对。碰撞后,车头纵梁吸能区域没有槽点,四门均可顺利开启。给出的气囊防护策略是,正面碰撞并不会激活气囊联动起爆,也就是近弹出主副驾驶气囊。前排假人姿态不错,但后排假人在碰撞之后姿态回弹过程中头顶还是擦碰了车辆顶棚,这表示后排安全带存在束缚力度不足迹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算是正中皓影的一个小槽点。

侧面碰撞解析:

C-NCAP侧面碰撞移动台车质量为1.4吨,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碰撞后,皓影内部侧气帘与前排侧气囊均顺利弹出。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门防撞钢梁。车内方面,后排假人手臂区域与车门饰板有碰撞痕迹,会有相应的分数扣除。侧面碰撞中,皓影的槽点来自B柱。作为一款SUV车型,侧边门门槛的高度会比轿车有一定的防护优势,但从图中可以看到,皓影侧面B柱底端碰撞侵入较多,较多的侵入会对驾驶者的骨盆存在伤害风险里还需最后碰撞数据支持。

正面40%偏置碰撞解析:

C-NCAP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碰撞后发动机舱纵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防护作用,左侧前轮碰撞后移并不明显,四门均可顺利开启。车内气囊保护策略为单侧联动起爆。假人姿态方面,后排假人姿态有轻微侧倾,进一步证实了后.排安全带束缚力度略微薄弱。

广本皓影,是东风CR-V的姊妹车型,辆车的结构设计完全一致,并且皓影/CR-V的现款车型属于的全球车,即国产版本和海外版本的设计也一致。因此我们就有了横向对比的空间。和北美版本CR-V的碰撞测试对比,皓影的碰撞测试一下就暴露出了问题,差距非常大,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北美版本车型的碰撞测试中,车辆的溃缩设计同样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在副车架和纵梁的配合下,碰撞能量被有效分散,刚性笼式结构则毫无形变,充分保护了乘员舱的结构完整。乘员的腿部空间余量还很大,换句话说,乘员的腿部不会受到严重伤害,致伤致残概率相比皓影大幅降低。

变形,结构强度缩水或是主因

既然是同样的设计,同样的车型,同样的配置,为什么皓影的表现就比海外版CR-V差这么多呢?我们先再看一下本次碰撞测试的细节。吸能溃缩正常、能量传递正常、车身刚性结构变形。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判断出皓影的结构设计没问题,只是车身比海外版车型软了一些,没有那么刚。

熟悉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朋友都知道,A柱发生弯折现象,将会挤压乘员舱的空间,对驾驶员的造成损伤,且也会对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评级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皓影是广汽在华投放的最新车型,且也是中国特供,上市还不满半年,指导售价为16.98-25.28万元,各方面产品力竞争力不俗,但在中保研却发生了A柱弯折情况,网友及众多消费者自然是十分失望意外。

离开中保研,皓影碰撞仍让人心寒,车身变形问题出在哪儿?

当碰撞能量被分散至车身上时,车身由于刚性不足,无法承接巨大的能量,因此只能通过发生形变来吸收。换句话说,皓影车身使用的钢材可能强度不够,没有达到设计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把它和外海版车型的差距给说通。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皓影在生产中,减配了,在车身材料上偷了工,减了料。 (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