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第四代淑女,今天看才发现是个宽体大GT

1989年7月10日,代号为Z32的第四代淑女登场,其广告语是“我要坐跑车”。比起第三代,第四代淑女的变化可谓是巨大的,无论外观、内饰、车架等都已经有明显的区别,应该说,这也是日产顺应了八九十年代全球一片GT车型热潮而对淑女的一次大型化尝试,或者很多车友对于如何分辨普通跑车与GT之间的差异会有疑问,这么说吧,最简单的理解,GT就是大型化、豪华化、舒适化的跑车,起码在A点到B点之间那几百过千公里的路途,你不会感觉到太累。

但,第四代的Z32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确实有些尴尬了,首先是1986年是日本经济最为蓬勃的时间,而到了9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开始破灭,强烈的跑车需求逐渐被多用途车型取代,而Z32刚好就生存在这个历史时期,所以直至今天,Z32在车迷心目中都是毁誉参半地存在,喜欢的人喜欢得不行、不喜欢的就会不屑一顾。这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无病呻吟,通过销量对比便可一窥究竟了,Z31从1983年生产至1989年,共计32.99万辆,其中日本国内只有3.5万多;而Z32生产了11年,只生产了16.41万辆,其中日本国内卖了将近6.5万,可见两代对比之下,Fairlady Z的销量上去了,而300ZX(出口版)则因为日元在广场协议后的升值而大幅萎缩。

图:这是1989年至1993年间生产的日规Fairlady Z 300ZX 2+2 T-Top版,车架代号GCZ32,轴距为2450mm。注意:2+2版本的油箱盖在后轮拱之后。

图:同样是1989年推出的Fairlady Z 300ZX双涡轮双座版,车架代号CZ32,轴距为2570mm,双座位版本的油箱盖在后轮之前。

Z32对于而言是具有高度创新性的,车型规划从1986年10月被正式批复,进入研制阶段。第四代淑女是通过Cray-II超级电脑采用CAD制图软件设计的,这也是Z32成为首批通过CAD程序而开发出来的量产车之一,虽然CAD在当今来说并不是什么先进的软件,但是当时来说把它运用在汽车设计上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项技术使得Z32在狭窄的引擎舱里完美地采用了双涡轮增压系统,在底盘上合理地配置上了与同时期BNR32相同的Super HICAS四轮转向系统。此车的风阻系数只有0.31,比第三代Z31略有增加,但稍高的风阻系数也有利于空气力学的应用。

图:Z32的设计师是前泽义雄、山下敏男、圆勋夫等等多位日本工程大家,设计思路是一只瞄准猎物的豹子,所以从后方45°看去,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与上代300ZX(Z31)没有改变的就是它依然采用了3.0公升的V6引擎(VG30),但是自然吸气版本从单凸轮轴(VG30E)进化到双凸轮轴(VG30DE)的配气机构,并配有N-VCT(Nissan Variable Timing control)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额定功率为222匹、166千瓦,扭力为268牛米。至于涡轮版本所使用的VG30DETT引擎,则来自那台已经发展到只差总裁签名便可投产的中置引擎跑车MID4-II,则进化到了采用双涡轮双中冷的强制进气系统,涡轮本体采用了Garrett的货。这台引擎能发出300匹马力、扭力可达384牛米,根据评测,Z32的Twin Turbo版本的0~100km/h加速仅仅需要5~6秒之间,最高时速达到250km/h。而这个性能表现,在当时日本的道路环境下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巨大负担,加上当年因为本田与麦拿伦在F1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也让日本国内的“非法赛车”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首都高速竞速等高危活动,再加上又如此高调地几乎同时推出三款均达到300匹的高性能车型,日本运输省及警察厅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Z32也就成为了“280匹君子协定”的第一台受规管的车型,或者换个说法:280匹的君子协定,也是因Z32而起(当然还包括BNR32)了。

图:这台3.0公升自然吸气引擎代号为VG30DE,其马力有230匹/6400转 ,不过在出口的300ZX则只有222匹,并不是日本的自私,将好了留国内不好的出口,其实在Z32上是个“美丽的误会”,起码出口版的排气使用双三元催化,而日规只有一个;日规版要使用高标号汽油才可以获得280匹,而出口规格因为各地油品差异,车厂设定得保守些也是正常的,经常坏的声誉不好。

图:双涡轮增压版本的引擎代号则为VG30DETT,马力可达300匹,当时在同一时期内还有300匹的GT-R、300匹的Q45,甚至准备以“300匹”作为宣传点来发布,但日本运输省得知后,迅速作出干预,要求将最大马力下降到280匹,而经过这次政府干预,才有了在后来所谓的日本车“280匹君子协议”的制约,而也让这台VG30DETT成为了日系车厂里首款达到280匹的量产引擎。

图:由于上文提及到这台车的引擎舱较为狭窄,发动机室的裕度狭窄,尤其是在涡轮增压版本中,引擎舱的通风性能不足,所以这台车的缺点就是导致容易热衰退和零部件老化,从而引起故障问题。而且因为其笨重而导致操控性不佳的缺点,在日本本土的风头不如同门的Skyline GT-R。

至于Z32的之所以被“毁誉参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内饰设计,也是喜欢的会喜欢得不得了,不喜欢的会来句“这是Z?”因为设计团队毅然决然地取消了Fairlady上堪称标志性的三联表组,而所有功能按键都往方向盘周边布置的做法也是较为另类的思路,当然,这也是为了体现Z32向长途化应用的GT看齐的设计之一,但作为一种对设计师的尊重和使用习惯就好的角度,我选择接受便是。

图:留意一下,使用自然吸气引擎的车型,使用的是更为运动化的三幅式方向盘,Z32配有5前速手动变速箱以及4前速传统自动变速箱供消费者选择。

图:图中这款是双涡轮版,方向盘反倒使用较为“轿车化”的四幅式造型,原因是要配备安全气囊所致,那时的气袋科技还没有今天那么优秀,别说Z32了,法拉利那样的顶级跑车也如此,理解和体谅即可接受。

与前几代一样,除了分长轴距的2+2和短轴距的双座位布局外,Z32同样提供硬顶、T-Top供选择,后来到了1992年8月,Z车系历史上首次推出了Roadster敞篷版本,不过敞篷版本以软顶为主,并且只有两座,硬顶版本也有,不过数量极少,非常罕有,硬顶版本称为“slicktops”。不过在美国市场300ZX主要都是以T型顶为主。

1994年10年,Z32进行了中期改款,增加了Version S版本、标配了BBS锻造轮圈、LSD限滑差速器,但取消了增压表和铝合金材质换成了铸铁;1997年1月,推出Version R版本。

图:T型顶是Z32最流行的版本,也就是绝大部分购买300ZX的“大路”之选,因为日规没有硬顶版,要么半开蓬,要么全开蓬,开蓬二选一,这种幸福感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吧?

图:1992年8月推出的开蓬版,但为了减少车架刚性损失,版本采用了固定式的B柱防滚架结构,虽然不够Free,但车身刚性似乎对于一辆跑车而言更重要。

图:开蓬版只有双座位版本,类似早年保时捷911 Targa的开蓬方式也是最安全、车架刚性最好的一种开蓬方式。

图:1994年小改款时同时推出的Version S版本,16寸的BBS锻造轮圈非常醒目,但如果还想要钛合金车钥匙的话,就只能自己去配了。

图:Version S还配有包裹性更强的RECARO座椅。

图:1997年提供的Version R只有2+2 T-Top版本(GCZ32),尤其那套空力套件深受当时改装还未合法的日本年轻车主们喜爱,而且该版本还能接受一定限度的订制服务。

其实第四代淑女改变了很多日本跑车的命运,因为90年代中期,SUV的热潮和日元比美元的汇率上升,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100%的关税,直到1996年北美的300ZX的销量仅仅达到八万辆,并且有下降趋势,至于其他市场,Z32的热潮可是持续到2000年的。或许在北美,价格就是300ZX最大的杀手,这台车在最初发行的时候,其售价只需要30,000美元,但在后来,该价格已经达到50,000美元左右。这使得很多北美消费者质疑了这台车的性价比,即使后来搞了300台带有拉花和证书的限量版本300ZX进口到美国,但这依然使得这台车的销售停滞不前。所以在美国市场,1996年就已经停售了300ZX,而至于日本市场,则延续到了2000年才停售。

图:出口规格的Z32叫300ZX,不会有任何Fairlady字样。美规有自然吸气版、涡轮增压版,有T-Top也有开蓬,还多了一个甚为稀少的硬顶版,这是其他地区市场、包括日本国内都没有车体形式。

图:这台就是传说中的Slicktops版本,即硬顶版,对于一辆天生的跑车而言,硬顶版竟然成了稀有品牌,难得一见。

图:欧规的Z32也曾在1990年至1996年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等地销售,只有2+2 T-Top的双涡轮增压版本供应,但它的命运跟美国市场一样,都是因为日元升值而导致售价毫无竞争力,所以我们一直都说,《广场协议》不单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国家利益,也让当时已经萎靡不振的欧洲车厂有了喘息的空间。

图:为了降低售价,欧规的虽然只有涡轮版,但安全气囊则是选配件。

图:这张图咱们不看引擎,往下看大灯,是不是很熟悉呢?对的,这对大灯也能算是汽车界的“著名灯具”了,不单300ZX在用,Lamborghini的Diablo用的也是它、自家的R390公路版也是它。

借机也说说300ZX在中国吧,几乎可以肯定的,国内绝大部分的300ZX都是当年以二手车方式进入国内并在灰色渠道销售的,所以国内也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美规、欧规、日规、英规(港版)的地方,不过因为当时的消费力较低,所以国内绝大部分的300ZX都是自然吸气版本,而双涡轮版本非常稀少。售价方面,如果年份和状态较新的灰色车,一般都在40万左右,状态稍差或者右呔改左呔的,二三十万便有交易,当然,也听说过有全新的双涡轮版通过小贸手续进入过国内,叫价接近90万,但如果相对于90年代初保时捷968(三公升自吸硬顶自动波)都能买到120万来作为参照,在美国同级别市场里的300ZX叫价90万的话是很合理了,只是在那个年代,国内对跑车的理解和认知都很狭隘,这类比普通跑车还要高一级的GT车型就更难被接受了。

图:与上两代淑女一样,第四代淑女依然活跃参加IMSA GT Challenge,并在1994年夺得Daytona地通拿24小时冠军,翌年换成了V8引擎参赛。

图:由日本改装公司Jun Auto及Blitz共同打造的JUN-BLITZ Bonneville Z32,引擎由JUN负责调校,最大马力986匹。1995年6月创造了E/BMS级别的最高时速419.84 kph,关键是此车是有日本合法车辆牌照的。

Z32自推出后,获得了美国汽车杂志《Motor Trend》中评选“1990年最佳进口车”的殊荣,并被誉为1990年十强性能车之一,而当时Z-car在美国市场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

但奈何地,如此一辆如此优秀的FR布局跑车,无论舒适性还是运动性都做到了极高的平衡,尤其那套前后均为多连杆的悬挂更是稀有,作为一个多次接触这台300ZX的车迷而言,每次开这车都是一种震撼和惊喜,300匹的马力,对于当时的日系车,尤其是所有左驾型号里,它能给你的直路快感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弯道内又不会有因为高达1.5吨的车重让你感觉悬挂拉不住的感觉,舒适、快、手动档、T-Top开顶,对于每一个真喜欢跑车的驾驶者而言,每次握住方向盘都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而且毫无压力、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风范,今天已经很难找到能与之并论的车型了,你别跟我说那种人为改出来的傻快车型,如果它们也能给你个手动档、能让你毫无压力下地快,而且原装下便可实现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好车。

标签: 发现 第四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