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领袖的地位无法撼动 纵览大众帕萨特的历史

  • 作者: 车镜
  • 2020-08-22 22:35
  • 1128

在中国有个成语叫“先入为主”,先到来、先被大家所熟知的品牌,就在市场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在中国,上汽大众帕萨特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车型,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早前叫桑塔纳),直到今天在中国已经将近40年时间,这个名字早已深入人心,今天AM车镜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的历史。


的诞生

70年代,欧洲的汽车工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此时的大众除了甲壳虫以外并没有太前沿的产品可以引领潮流。由于是老旧的后置后驱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决定开启全新“Passat计划”并采用前置前驱作为动力。


Passat的命名也颇具深意,“Passat”源于德语原意是一股季风的名字,每年均匀而稳定地从大西洋南部吹向赤道方向,坚持而执着,恒久不变,集团用它来命名自己的车型寓意不言自明。然而Passat其实仅是这款B级车在欧洲市场的名字,在北美地区它还有个更劲爆的名字--“Dasher”,直译为猛男,意义冲击者;第二代Passat更名为Quantum/Santana(量子/),直到接下来的三、四、五代车型才以“Passat”命名,并且在后面加以编号以表明身份。


(1973年初期B1)

第一代B1(1973-1981)

1973年,第一代Passat正式登场,这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家庭用车之一,逐渐取代了落伍的411/412,随后代替销量不佳的1600系列登陆北美地区。Passat系列中最高端的车型称为PassatTS,主要技术为搭载一台1.5升排量的四缸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并且采用了流行的前轮驱动方式。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只需12秒,最高时速也达到了169公里/小时,4.55升油可行驶38公里,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省油了。第一代Passat由设计大师乔治亚罗主笔,运用了十分超前的“Fastback Coupe”的概念,在定位上更像是今天的passatCC,走的不是寻常中级车路线,而是运动化的个性路线。


(B1初代)

1977年秋天迎来了大改款,内饰经过了重新的升级,并且设计了圆形四眼大灯。气门座也进行了强化,主要目的在于使之能够使用无铅汽油,并且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提供1.3升,1.5升和1.6升三种的4缸与一款1.5升的柴油变速器则按照奥迪的传统配备有3档自动变速箱或4档手动变速箱


(B1小改款)

改款后的B1为了增加实用性,并且主打北美市场,又专门推出了当时流行的四门旅行版轿车。


(B1旅行轿车)

再之后,B1又进行了一次小改款,但是外观的变化比较大,更加地趋于化潮流设计。


(B1后期版本)

第二代B2(1981-1988)

1980年,第二代PassatB2.Quantum/Santana接棒,相比第一代车型更长更宽拥有更大的空间。动力配置上包括了1.6升柴油机,1.3升,1.6升四缸,以及顶级的115匹马力的五缸


(早期B2旅行版)

可以观察到早期的B2实际前大灯内角是倾斜的,之后的版本是外角为小灯,最后的后期版本才是内角小灯外边框是大灯。


(后期的B2掀背版)

这代的B2也被引入到了中国,在中国他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PassatB2的生产线于1984年被上海由联邦德国引进,同时授权使用“”商标,最初采用全套散件进口组装(CKD),后来配件逐渐国产化。中国引进生产的为标准三厢版与旅行版,掀背版车型没有引进,随着纵横大陆30载的传奇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最普及的车种之一。


(第一辆在国内下线)


(同时期的海外B2三厢版)


(中后期B2的内饰)

第三代B3(1988-1993)

这一代的可能是外观最特别的,虽然它没有了前进气格栅,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竞争力。这一代Passat在底盘部分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搭载了更大的2.0升16,拥有134匹,扭矩达到18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只需10秒时间,最高时速可达201公里/小时。


(B3)

这代的摆脱了80的,变成了独立平台。明显的特征是改为横置布局,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B3所使用的这套高尔夫非常接近,相当于A级平台的放大版。


(B3旅行版)

这代的重新开发之后,轴距明显加长,在相同尺寸的车里B3的内部空间明显胜过对手很多。除了主力的2.0升,动力总成还可以选择1.6升1.8升。到了1991年第一款装配2.8升V6发动机的Passat也下线了,并且逐渐采用了多气门的技术,最大172匹可以使B3在不到8秒的时间里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在当时已经属于性能不错的家用轿车了。


(B3内饰)

在中国,相同时代背景下依然还在生产着B2的国产版本“”,“老普桑”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马路依然绽放光芒。当然那个时候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车型——2000,2000就是外观基于B2改进,大量应用B3技术的车型,后来我国还在2000基础之上开发出了3000。

第四代B4(1993-1997)

1993年,公司对Passat进行了从里到外的重新设计,推出了PassatB4系列,新车恢复了进气格栅中网的设计。四代车型的标准配置包括了2.0升8四缸,0-100公里/小时加速需要10秒左右,GLX款仍旧采用2.8升的VR6,0-100公里/小时加速提高到8秒就能完成,变速系统配有5挡手动或4挡


(B4旅行版)

B4车型的改变相当之大,外观上更加的同时内部的电气化设备也更加先进。让驾驶和乘坐变得更加人性化,安全性等方面提高非常明显,为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安装了安全气囊以及安全带,而B4的标准配置包括:电动车窗,锁止机构,电加热后视镜,FM/AM卡带机,8扬声器和CFC空调。


(B4内饰)

在1995年中国进口了大约4万辆B4车型,而且基本上都是采用薄荷绿颜色(上面旅行版颜色)的车型,而且同时期一汽大众出品的新捷达也是用的这张B4的脸。


(三厢版B4)

第五代B5(1997-2000)(国内到2007年)

这一代的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它诞生于1996年,于1997年正式发售。采用了平台的技术,同时外观显著特征就是“天穹”式车顶,圆润光滑几乎不带一丝棱角的车身是五代车最明显的体貌特征。


(旅行版B5)

在PassatB5上我们再一次看见纵置布局(平台采用纵置式布局)。这样做取得的最直接收益不在于推广4Motion四驱,而在于纵置为四连杆悬架腾出了足够的横向安装空间。精准的转向,较小的转弯侧倾,出色的循迹性,都让人对这款前驱中级车倍感惊喜。即便是在中国被加长100毫米的,操控性依旧是出类拔萃。


(海外版的B5)

在1999年年末德国适时的将96年上市的第五代Passat拿到了中国,一时间空腔注蜡,激光焊接都成为了国内业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带涡轮增压首次让国内的中级车用户领略到了涡轮的魅力,而专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加长(加长10mm),带来了奢侈的后排腿部空间,直接稳固了德国在中国公务车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在中国我们喜欢称它为壁虎(取B5谐音),这款一直在中国生产到了2007年。


(中国的B5)

第五代半B5.5(2000-2005)(国内到2011年)

2000年5月,进行变脸后小幅改进的B5.5开始正式投入(中国以外)市场。PassatB5外观几乎与B5相同,但市场定位相对比B5车型要高。旗舰版本的W8车型市场定位更是直逼辉腾,这也是目前已知的Passat系列最豪华的型号。


(海外的B5.5代)

在中国,B5.5代绝对算得上是拉皮车的鼻祖,是最成功的拉皮车。2005年在原基础上打造出了领驭,借了B5.5代的脸,与B5一起销售一段时间逐渐接替的地位。甚至和一起同时期销售,也正是这个时候,在中国开始乱了起来。因为接棒的不是B6,而是B6的变种车型,真正的B6去了家做了迈腾


(国产的帕萨特领驭)

第六代B6(2005-2010)

2005年PassatB6投放国际市场,B6一改Passat之前的沉稳造型,适当的增加了运动化的元素。PassatB6再次使用了升级版的A级平台,这种周而复始的改变当然包括又改为横置的布置。B6的平台代号PQ46,也就是5的PQ35平台的加长版。


(海外的B6)

这代的非常有意思,它不再由在中国生产制造,转而来到了手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并于2007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期的则一直销售着5.5代的领驭的该款产品,直到2011年才打造出了换代的,而那时的更像是B7似的前脸。


(国产的)


(同时期的新领驭)

第七代B7(2010-2015)

2010年10月德国公司正式推出了PassatB7,新车仍然使用了B6的平台与动力总成,但在电子化车辆配置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同时重新设计了外观与内饰,外观造型上引入了最近的家族


(海外B7)

于2012年上市了全新,即为B7车型的延续产品,同时也对后排进行了加长,以便与一起竞争国内的行政B级车市场。同时期的,也在2011年推出了基于B7的变种车型,与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尾部造型方面。在动力方面只提供了四缸的1.8T和2.0T,而却提供了第三种V6的3.0升动力。


(2012年推出的全新)

为了避免混淆,以下上海生产的新我们仍然称之为NMS,而生产的车型我们称之为PassatB7。NMS(NewMidsizeSedan),意思是新中级轿车,是大众汽车为北美和中国市场量身开发的新一代中级轿车代号,由上海承担生产任务,并直接参与了设计。NMS属于七代车型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的正式命名为“新”,成为上海家族有史以来的第四代产品,NMS是基于PQ46平台开发而来,针对中国用户加长了


(2011款的)

第八代B8(2015-至今)

B8于2014年上市,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平台——MQB——它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更轻的重量和更大的空间,尽管它比上一代要短几毫米。B7的内饰明显经过了改进,引进了更高级的驾驶辅助系统。更强,油耗更省。V6版本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直列气缸引擎。现在所有的都采用了BlueMotion技术,功率在124至276之间,而柴油在118至237之间。


(海外的B8)


(2017款)

在2017年,全新换代,成为B8的续作车型,同时期2016年做了个中期改款的B7.5代车型。并于2019年推出了全新的,值得注意的是,全新采用了全新的平台,而同时期的外观近似的美版依然使用着PQ46平台。这也成为对于中国专门定制车型并设计的一个证据,最终在2019年底爆发了中保研“碰撞门”事件。


(2016款B7.5代)


(2019款)


(同时期PQ46平台的美版)

AM车镜点评:

从1973年到2020年,已经过了47年的磨砺,其在中国的历史也足够写满一本书。我们对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是一台出色的B级车,市场上的表现和赤裸裸的销量数据摆在面前,没人能否认曾经现在乃至未来的成功。如果您想买到更加原汁原味的,可以选择;如果您想要更加前沿的配置和更运动的造型,您可以选择。无论您选择它们其中的哪款车,那种浓浓的德国品质感都会成为您无法拒绝的理由。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