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困扰老司机20年的问题,比亚迪一夜解决?

我现在开始对所谓的驾驶乐趣、车评人开口闭口就强调的驾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些处于司机鄙视链顶端的观念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这是我在参加完比亚迪智能化街区线下体验后不停在问自己的问题。

简单来说,比亚迪在自家总部搞了个智能化街区,一次过把自己最新智能化科技都拿出来给大家体验了。

除了云辇这个大家已经熟到包浆的功能,什么唱K、掌静脉识别,我都觉得是人有我有,不至于太惊艳的项目。

放无人机目前适用受众群也很小,更像是一个为汽车媒体打造的功能。(问题是绝大部分没足够充值的车媒又买不起仰望这么贵的车)

所以他们的智舱(我也不知道车企为啥都喜欢叫这个名)体验,比如游戏机,好玩,但除了能解耦方向柱外,也不是什么独家功能。

但毕竟单个功能拿出来没什么,多个集合起来,量变引起质变了。

其中能让我产生反思和怀疑的,是他们的智驾辅助和自动泊车。

听起来更像是大家熟到在浆缸里包浆的产品是吧?

但它们就是让我觉得,那种靠自嗨鬼叫,动辄把车开的很激烈强调驾驶乐趣就能大火的车评人时代已经过去了。

先别急着批判我的观点,在此之前可以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倒车泊车是有驾驶乐趣的事吗?

堵车蠕行是有驾驶乐趣的事吗?

重复通勤是有驾驶乐趣的事吗?

而这三个场景,占到了绝大部分司机日常用车的90%。

这都是没什么驾驶乐趣的事,如果现在有个车企在这个方面进了一大步,并在日后有可能激起同行们去卷这个方向,把技术普及开来。

还要多少人会坚守所谓的驾驶乐趣,无时无刻都强调驾驶乐趣?

看看挤压在停车场仓储的那些Type R就知道了,口嗨键盘侠才是主流,真金白银买车用车的那群人,可没那么热爱开车。


我体验比亚迪智驾辅助的过程,经历普通公路、高速、修路路段、五类车横行霸道路段,总里程21km,47分钟,零接管。

这不是什么很牛的数字,没那个24小时直播的夸张,但就这次体验完,我就一个感受。

完了,以后没得说比亚迪的智能辅助驾驶是智障辅助驾驶了。

但是它也还没完美。

目前它们的智驾是安全优先级高过效率的辅助驾驶逻辑。

不会避水,避坑,转向完要回到自己道才肯加速,被其他车撵到另一个一半的道,还是要回到之前道,而不是直接用另一条道,红绿灯前有更空的道,也不会选。


但这次比亚迪发布的技术关键在于它们有“璇玑”智能化架构,通俗来讲,绝大部分硬件和软件它都自己研发整合了,它可以像改装车那样,可以通过单独升级/更换不同的芯片来提升整车智能,它也不是像其他车一样,车机和辅助驾驶和其他功能,各管各的,而是联通一体。

于是你会看到它们的“一脑、两端、三网、四链”,是以很高的效率去实现各种功能的,比如自动泊车。

我们在现场有个侧方位泊车的挑战,老司机和车比,就现场比赛来看,只要系统宕机,99%的司机都不可能有仰望U8这个泊车快。

废话,人直接原地把车尾扭进车位,这和少林足球里那个用硬气功把车打进车位的速度有什么区别?

真的是人开车的时代你享受不到,车开人的时代你想象不到

真正喜欢开车的人有多少?能不被这些功能所“洗脑”到放弃主动驾驶权的又能剩多少?

大家对驾驶技术将会越来越不追求,老司机终将被新车机超过,

汽车智能化娱乐化体验必定是未来的大趋势。

最后,现在的比亚迪除了偶尔的设计过度之外,已经没明显的短板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