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继雷克萨斯后,保时捷再现“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

9月5日,苏州一辆保时捷Taycan碰撞护栏后引发大火,路过群众想营救却没办法打开车门,车内人员无法脱困导致被烧身亡。无独有偶的是,就在7月28日,一辆雷克萨斯LM同样发生了“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无论还是雷克萨斯,都是享誉世界的大品牌,汽车品质都是有口皆碑,但这两起惨剧却让两者蒙羞,让车辆安全大打折扣。纵观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发生事故后,车门本应该自动落锁,以备乘客逃生,却反而打不开,一直处于锁死状态,延误了救援逃生的时间,从而导致惨剧发生。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重视提高,无论是汽车制造还是C-NCAP 测试,都对安全测试提高了要求。甚至碰撞起火,都是一票否决五星,对于车辆碰撞自动落锁也是重要的考量项目。车辆碰撞发生事故后,如果车门无法打开,有很大安全隐患。出现问题时,不少人会说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事关生命安全,不能以概率大小评判。



作为专业测试来说,车辆碰撞后车门打不开概率确实不大。近两年,在中汽协的C-NCAP 测试,让人关注的也仅有“哈弗H6事件”和“BEIJING X7碰撞测试车门打不开”。“事件”,最后还是进行了澄清,所以说在碰撞测试中,车门打不开都是极小的概率。



但是,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新技术的运用,原先概率极小的起火、车辆锁死现象,已经不是小概率事件。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数量为640起,同比上升32%。8月12日,一辆Panamera混动车型在行驶中冒烟自燃,170多万车辆被烧成空壳。今年短短不到2个月时间里,已有两个品牌出现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现象。



更让人担心的是,对于造成事故的原因,车企并未公布真相,给消费者造成更大困扰。在中汽协的C-NCAP 测试查询中,并未查询到车型的测试成绩,进口车型为何不接受安全测试呢?


进口车商回应称,进口车进口时获得了国家的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所以没有必要在国内再进行一次碰撞实验,这些实验的数据海外生产厂家都是有的,而且整车进口到国内没有进行过丝毫的变化。更多还是考虑成本因素在里面。



对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2006年时回应,目前还没有一款进口车表示要进行碰撞测试。这也给一些车企制造了可乘之机,一些车型在欧美碰撞得到五星、四星的评价后,到中国就会减掉一些跟安全相关而外表上看不出的设备,也就是进口减配行为。


斯巴鲁XV在2016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中只获得了四星,在2012年的欧洲NCAP测试中,得到5星级评价,甚至在以试验严苛著称的美国IIHS测试中,同样获得了最高安全评级。在澳大利亚NCAP测试中,同样得到了5星级评价。要知道,斯巴鲁可是有颇多渊源。



所以,对于进口车型的安全测试不能疏于管理,更应该加大测试力度和监管措施,不能悲剧再次发生。从“减配门”到“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事件,对于这样品牌不能任性“免检”,加强监管措施势在必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