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汽丰田亚洲龙 怎么了

一汽丰田亚洲龙车主李先生:

万万没想到,中招的会是我,对丰田彻底失望了!

来自广州市的李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2019年7月,李先生喜提爱车——亚洲龙混动版车型。提车不到半年,今年2月份,李先生在车主微信群看到一些车主出现机油增多的问题。当时 李先生的车已经行驶7400km左右,平时主要用于上下班代步出行。李先生多次吐槽,“新车也能出问题?我根本没想过。”李先生多次说道。


不久前,李先生便在车主微信群获悉,亚洲龙双擎车型出现增多和乳化的质量缺陷问题,直到2月底,李先生检查时发现车辆明显高于尺。“万万没想到,中招的会是我!”

去年11月中旬,李先生首次去4S店进行检查,当时并没有任何问题和异常。近日,李先生车内的尺可以明显看出增高,但李先生也表示,在检查尺时且闻到刺鼻汽油味道,李先生表示会多方联合车主,直到丰田汽车解决问题。


过度神话丰田的品质了, 也不过如此


一直以来,日系车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可靠、耐用。正因无可比拟的可靠性,造就了日系车“匠心品质”的神话。特别以本田为首的两家日本汽车巨头,有人甚至戏称车前20万公里里程仅仅只是磨合期,而100万公里也是常规


但近些年,日系车爆发出了一系列的严重质量问题,如前两年的“门”事件,由于涉及的车型车辆众多,导致不得不迫于压力实行了召回。也正因为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爆发,也不得不让人开始产生疑问,究竟日系车还是否有所谓的“匠心品质”?日系车究竟怎么了?



丰田汽车的机油增多事件,比本田当年要更加严重?




日前,部分雷克萨斯 车主们正在经历一个苦恼的问题——他们购买的双擎混动车型出现了乳化和增多的问题。部分车主在检查尺时量超过最高刻度值,并且部分车主还注意到盖当中出现了乳化现象,并伴随着浓烈刺鼻的味道。


同时,某个汽车论坛上,自今年2月底开始,便有多位网友反映自家车辆出现上述问题,其中包括亚洲龙双擎、新一代RAV4荣放双擎、广汽丰田凯美瑞双擎、雷克萨斯ES300h的车主。为进一步证实车主们反馈的真实性,《懂车之道》走访到了此次事件最为严重的亚洲龙双擎车型的车主群体,来仔细看看他们当下所遇到的问题。


尽管当初增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东风广汽本田似乎除了召回调下程序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操作,但也随着时间流逝而开始冲淡此事。就在大家都开始忘记增多这个重大缺陷时,似乎也不甘示弱接棒,承担起了增多的“重任”。




就在2月中旬开始,某个有车主发帖称自己的亚洲龙在检查的过程中,增多的问题,正因为的前车之鉴,这消息一出立刻炸了锅。不少的车主都开始检查自己的车辆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由于众多车主自发检查,也同样了有增多的情况出现,而此次增多的问题也随即发酵。根据第三方投诉平台,目前有关亚洲龙增多的问题比比皆是,这也不得不让人产生这是否为亚洲龙有质量缺陷的质疑。




尽管有人称车辆并非增多,只是车辆在出厂的过程中加多了,导致超过上限。但根据该投诉平台的某位车主称,在得知增多问题后,特意在最近首保时少加了,但经过一天行驶后,第二天再次检查已经超过了尺上限,并且里有较为浓烈的味。




同样也有车主称,自己的车辆在停放两天后,尺抽出3次均高于最高刻度5mm左右,而去到检查后也被告知增多。


车主真实的声音,避而不谈 装看不到?


尽管目前增多问题越演越烈,但似乎并没有任何回应。道哥通过查询的相关官方渠道,均没有增多事件有相关回应。


而这一现象也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当年



被首爆增多之时,也是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并且对车主的投诉不管不问,但随着投诉量越来越多,并且临近315质量日,东风本田的态度才开始发生转变,最终实施召回。





而目前的处境又与当年的处境何其相似,即使当年实行了召回,却依旧不被用户接纳,归根到底就是拖了太久,导致用户满意度跌至冰点。而现在似乎在重走的老路,难道真的要等到用户耐心消失殆尽才行动吗?


对此次事件,《懂车之道》希望官方能够积极为车主们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毕竟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没有瑕疵,但企业要有积极应对问题的决心和妥善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样才能继续营造自己多年以来在中国市场打下的良好口碑


或祸不单行,机油乳化齐并进


除了增多之外,有车主还反应存在乳化的问题。




有论坛认证车主称,车辆是在2019年8月购入的,由于最近增多事件热烈,自己也检查了一下,然而却了自己车辆不仅出现了增多,甚至还有乳化的问题。




另外也有车主称,自己仅仅行驶了1300公里的准新车,同样出现了增多与乳化的现象。并且目前没有任何的解决方案,致电厂家热线也是答非所问。


机油增多与乳化有什么危害?


之所以当年的“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除了自身态度出现问题导致用户强烈不满之外,增多与乳化对发动机也有不可逆的伤害有莫大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需要添加的原因就是因为内部需要润滑,而也会根据不同车型不同使用环境,有相应配对的型号,型号的不同,粘稠度等一系列参数也会不同。


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的特定数与时间内更换,而根据当年增多时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增多有可能掺杂了一定量的,因此的粘稠度也从而发生改变,因此对于的润滑也有可能出现大打折扣的情况。继而会导致的磨损严重,甚至还会出现爆缸




另外过多,也有可能使曲轴柄、连杆搅动之时,让飞溅,同时也会让产生气泡,带气泡的进入润滑系统中会导致气缸活塞的磨损。过多的油液在的搅动下,温度很容易升高,导致容易变质,从而使得性能下降。此外大量的会挤窜入燃烧室燃烧,而燃烧后容易在活塞环顶部气门座、喷油嘴处形成积碳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至于与增多与乳化危害相同,同样会降低润滑效果,导致提前损坏。所以出现乳化后还是得尽早更换,毕竟乳化的失去了的性质是不能用的了。

小编有话说:


目前,根据《懂车之道》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车主的混动版车型确实存在增多或乳化的问题。从车质网和某网友的反馈来看,发生增多的概率较比较多,出现乳化问题的概率也非常大。经销商方面受到客户的压力,针对这一严重质量问题避之不谈,给出的普遍解决办法是抽掉多余或者更换。截止《懂车之道》发稿前,三家车企均未给出较为明确的答复。


对此,《懂车之道》友情提示双擎混动车主朋友,及时检查车辆状况,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一旦出现增多或者乳化的问题,请及时到官方授权的内进行维修,不要去非授权私人维修店面,避免给车辆造成二次伤害。最好也到拨打投诉电话和到投诉网站提交一定的证据,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事件已经在不可避免的蔓延了起来,增多和乳化问题仍在不断发酵。如果厂家没有及时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影响各位车主的安全正常使用车辆,目前事件蔓延至今,车主倒戈明显,都吐槽品质差,无作为。“砸”的状况。关于事件的下一步进展,我们将持续关注。如有车主遇到类似问题,通过新浪微博《懂车之道》下方联系到我们。


针对亚洲龙增多问题,道哥将会持续跟进。而在下一篇文章中,道哥也会根据当年1.5T增多原因,对亚洲龙增多进行相关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懂车之道》,以便查看后续。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