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1广州车展别克展台刘能华专访

  • 作者: 孟欢YC
  • 2021-11-24 14:15
  • 1270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部 执行副总监  刘能华

刘总:我们这台车采用了四座版布局,也是2019年在别克GL8 Avenir概念车上第一次推出来的。但是,毕竟因为是一台概念车,我们这次的布局还是提倡相对比较开放的交流空间。同时,这台车更主要追求的是一种人文的感觉。除了外饰采用山水窗线之外,里面也设计了一些类似于中国人文的理念

现在环保的概念是非常突出的。这些内饰饰条下面,用的都是一些秸秆材料,这是那种秆直接压,压成一个片。同时,这里我们用了非常多的折纸工艺,我们用传统延伸的面,里面有更多的细节去供大家把玩。

内饰也用了镂孔设计。这个镂孔设计,我们在2019年就拓出来了,在这样一个面上,里面又叠了一层之后,关系相对来说更丰富一点。里面这一块用了刺绣,感觉把整个山水的形状呈现出来。之后,在我们的量产车上也会大面积运用一些这样的

这里是一个异型屏,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优异的体验,它还是一个曲面屏,令使用更便捷、直接。

座椅,一直是重中之重,我们环绕音响放到头枕这一块,为座椅带来更加环抱、尊荣的感觉。

所以,整体这台车营造出一种通透感。因为这是概念车,我们为了展示,设置了单侧滑门。副驾座椅可以电动往后转,营造的场景也会不一样。而且,后排座椅也可以往前伸,大家进入之后,再移到后面去。同时,中控台也用了现在比较前卫的悬浮的、尽可能把机械的部分压缩到最小。这里面布置了一块相对小一些的屏,这样对于副驾驶的关怀相对来说更直接一些。

现在GL8量产车有四座、六座、七座模式,每一个模式其实营造的场景不一样。我们在量产的时候,有不同的车型供大家选择。

在中国发展非常快,包括科技和数字化,我们觉得我们的设计最核心就是碰撞,文化的碰撞、科技的碰撞,各种感觉的碰撞。所以,我们在这个车里,构建了非常多的线跟面之间的碰撞关系,这也是在诠释对于一些新事物的思考。

在展台上的体验区,我们模仿GL8概念车的座椅布局打造了一个体验区,把整个车里面的“居乘”的,可居可玩的,在这里呈现出来。因为车本身追求的就是一个空间,车跟人、车跟生活是关联的。

刚才讲到材质的感觉,这里可以看到(展区颜色、材质展示柜台)。这就是刚才讲的天然秸秆的感觉,在不同的光影环境下,不同的图案组合,形成了这种折叠效果,非常自然、非常环保,而且是非常原生态的,而且通过光影呈现出来的质感,有时候会给大家一种意外之喜。

同时,我们引用非常多的传统手工艺的折纸,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今年别克展台里面,用了非常多“冲撞”的线跟面,包括大家进来的时候,看到外面设置了非常多折纸的工艺,这也是我们当时灵感的来源。

而且,概念车在颜色上面下了很大功夫。GL8本身对颜色就很讲究,最开始GL8艾维亚用紫色,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王者之气的,到后来蓝色、蓝白,现在也在思考,什么样的颜色真正是从文化的脉络上面去传承?所以,概念车我们选择靛青色。只要画国画的人,都知道是国画里面最常见的颜色,这个颜色其实都是通过传统的矿物质颜色磨合出来,而且它的颜色跟西方的颜色不一样,放的时间越长会越出彩。

这台概念车总体来说,并不是现在GL8直接迭代的车系,而是我们接下来向上拓展更高端、更豪华细分市场的一个预演。

下面,请大家移步到会议室。

展台会议室访谈:

问:再往上的市场其实挺空白的。

刘总:对。因为我们在2019年推出四座之后,发现还是有相当的受众群体的。GL8给人打造的感觉,我个人认为,相对来说是比较懂你的朋友的感觉,感觉就像我们朋友之间。

问: GL8概念车是否会跟现在的艾维亚并行?

刘总:艾维亚是的一个高端子品牌。现在的GL8艾维亚在豪华MPV细分市场实现了突破,而且也在不断夯实这个市场。概念车将来量产的话,也会通过艾维亚向更高端、更豪华实现突破。

问:请您介绍一下砂金色吧

刘总:砂金色现在已经在用了,2019年四座版里放了一个蓝白金。我们金色其实是有这个传承的,从2019年开始一直在有。原来的金色,当时也是受包括故宫等很多方面的启发,现在的砂金和原来的金,我们可能在组合方面会有拓展。

原来我们的艾维亚四座版里,只会存在一个蓝白金的感觉,但事实上我们知道黑白金银灰是一个综合色,在里面起到的感觉,更多是一种点缀、出跳。所以,在接下来会探讨艾维亚的金和其它颜色的组合。

这一次在内饰和外饰,都用了靛青色、金色、银白色的组合,这样组合之后,雅致的程度跟原来蓝白金形成的调性,其实相互之间是互补的,是不冲突的。所以,我们接下来也会持续把原来蓝白的金和现在砂金,通过其他的组合,在艾维亚车型上继续拓展。 

问:车身的主色调呢?大家买车的时候选颜色都选的特别集中,未来会有一些什么新的选择?

刘总:以后的颜色,我个人觉得原来选颜色相对会比较集中的。GL8提供的选择,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一是我们艾维亚是有专属色的,普通版内饰上面今年也推了艾维亚的白色。我们觉得在颜色上面应该更多和客户形成一些互动,尊重客户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以后在颜色上面会有更多的尝试,包括在以后的四座版上也会有一些新的颜色出来。

问:大型MPV做了蛮多年,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做了这么多年MPV,有没有什么做MPV从设计角度独特的见解?另外,您觉得以后再更新MPV这款车型,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做成什么样才能超过其它所有的品牌,立于不败之地?

刘总:这个问题蛮难回答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我进到上汽通用十八年,也是当时GL8的设计师。所以,我觉得GL8经历了几个不一样的时间阶段。

22年前,客观讲当时在中国的市场里,对于这个车身形式的认同并不是那么多。很多都是以轿车为参照,那时SUV也还没有流行,就将GL8引入到中国。最早GL8除了七座之外,还推出了八座的版本,在整个中国的车市里面是没有竞品的。

这个时间我们经历了两代车,最早的GL8、陆尊,这两代车客观讲,第一代GL8从美国拿过来的,在这一台车上进行进化,中间还有一些插曲。在美国,他们认为MPV的细分市场在慢慢下滑,所以之后他们走到了昂科雷这条路上,慢慢变得更像SUV。当时的陆尊,甚至出现过中美有两个不一样的版本,两个侧面都有滑移门。头是不一样的,我们陆尊的车头是往下扎的MPV,美国是车头抬起来的,有点像SUV,之后就慢慢变成三排座的大型SUV了。

在陆尊之后的GL8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当时我们做了几个比较有意义的探索。第一,当时采用机械换挡,有一些人换挡之后,很多人愿意把手搭在这儿,觉得很舒服,那时我们做了一个思考,要把换挡放在更好用的区域,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中控台的改变设计,就出现了现在GL8用了这么多年的标志性的前面这块,有一个换挡机构。我们当时做完之后,也是在研究如何把这个车显得更加大气,更加豪华,也是第一次尝试的把内饰里面做拼色设计。

当时做GL8的时候,并没有对整个大的空间各方面做一些不一样的规划,我们更多是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如何让它变得更加适合我们消费者的审美,再者拼色方面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当时也做了现在叫做用户体验的案例。以前这一块,我们GL8最标志性的是这个滑移门。当时滑移门前面有一个较大的鼓包,而且是一个外露式鼓包,我们开始把这个鼓包做小,之后彻底把顶部的空间,包括环境光,通过组合之后,整个这一块拉平。

刚才你提到的消费者不断在迭代,以后打动消费者的很可能就是一点一滴的细节。当时那台车是2007、2008年上市,到今天,消费者已经和原来的消费者大不一样了。特别是疫情之后。疫情之前客观讲,包括新能源、新势力造车,相对来说没有迭代出那么多。今年上海车展上,感觉疫情之后,消费者对车的理解也不一样了。

因为整个传播环境也变了,大家选车也不是都直接跑到4S店去选车了,因为媒体已经给他太多选择了,好的、不好的,哪些东西是什么标准。这对我们来有更多的压力,也有更多的鞭策,个人觉得对于这台车如何走得更好,如何持续获得消费者的喜爱,最主要还是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到了我们现在GL8的时候,不仅推出六座、七座,还推出四座,也是我们推出之后,雷克萨斯LM才出来这个车型。

当时我们拿了一个红星金奖,评委跟我们说,虽然那台车外饰只是做了局部的调整,但里面感觉是扩展了完全不一样的细分领域,扩展了对人本身的理解和对于用户需求的回应,我觉得这也是我们GL8要坚持下去的最核心的

二十年前,设计师不太会做设计,大家都在往外看。今天做设计,所有国外设计师都在往中国看。现在基本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掉了,包括做型面也好,做造型也好,中国是领先的,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双联屏了,又已经有附加屏了,这个迭代都是非常快的。如何去响应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这可能是相对来说更重要的。

还有,这台车本身传递的气质跟对用户的理解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现在买车,男同志其实只有半边天,女孩子很多,家里面可能太太有最后审批权。我想GL8这台车,卡位在老朋友在一块儿,是一个圈子的,能够聊得来,所以我们坐在一起的感觉。不是说那种高攀不起,也不是说我跟你没有话可聊。所以,我觉得这样才是让GL8走得更远的一个最核心的驱动点。

问:我也有两个问题,现在整个车内的技术各种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数字座舱里面各种信息娱乐系统功能越来越多。刚才您也提到消费者在变,整个对于用户的研究,对于车辆的重新定义和传统做造型开发的时候,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咱们品牌的设计流程上,有没有因为这些,发生一些改变?

刘总:一定是要改变的,这是非常显然的。我觉得很多年前大家做车的时候,更多看尺寸的改变到底要多大,轮距、轴距、车身形式等等。现在整个流程体系里面,有专门的UX岗位,最开始定义这台车功能的时候,会和消费者一起共创。

二十年前大家做车,开始一般有一个基本尺寸,之后大家开始画图。现在最核心的是,要定义这台车的爆点是什么。这台车你真正进去之后,打动你的第一个点是什么。我们在做这些车的时候,第一时间已经引入到设计流程里面,这个东西我们觉得非常非常重要的。你不然没有办法去回应客户的。 

问:那可以理解为咱们的设计开始,传统设计从外向内设计。咱们现在是从HMI开始?

刘总:我觉得不能只是HMI,HMI是一个相对比较细分跟专注的市场。因为HMI个人理解,可能层级还是停留在人-机-屏的互动方面。我个人觉得UX领域的定义更大,一开始从场景、实用角度去定义,之后再来设定里面操作、人机、屏机的交互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才来定义里面UE的系统、UI的系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问:现在年轻人所希望和喜欢的东西和我们那时候也不是特别一样了,咱们未来GL8上面,有没有可能推出多个对应不同用户场景的产品。比如说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露营,有没有露营版的?会不会有这样的考虑?

刘总:我们在这一台车上,设置了两个这样的空间。我个人觉得消费者的诉求和整个车的调性可能要更匹配。比如说,你是纯露营的话,GL8里面有一个系列,第一露营有一定的通过性,应该跟车的调性、气质要匹配的。我个人觉得露营,包括现在走西藏、走云南这条线,我们的GL8陆上公务舱,基本上你去那边租车,都是这台车,这可能跟场景相关。对于另外一些GL8,比如说艾维亚,它的场景需求和露营的需求肯定不一样,这是由消费者的习惯来定义车型的匹配调性,不能说一台车承载所有的东西。

问:这个车更强调中国文化,我们这样的定义是不是在国外也有很大的空间?

刘总:刚才老师们也提到了消费者,为什么我们会提很多中国的文脉,我们这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跟他们喜好的回答,最直接的要回应消费者要什么,市场要什么;消费者喜欢什么,市场喜欢什么,这是我们第一个要做的。

第二,刚才提到了和美国的关系,在其他品牌大家也在推中国文化,因为哪一个市场最领先,哪一个市场的消费者或者它的产品能够领导其他,那它一定是代表未来的,这个毋庸置疑。

问:我们怎么考虑未来投放到海外市场?

刘总:我们GL8整个家族目前来说,目前专注在中国市场。

问:刚刚也提到,跟东方韵味相关的一些设计,融入到新的概念车,包括未来的设计,除了刚刚提及的,还有一些别的没有透露的细节吗?

刘总:我们这台车的展示基本已经比较到位了。只是说,我们接下来要把这台车的东西,如何更好地落地,因为概念车跟量产车还是有一点不太一样,现在我们的概念车和量产车,接近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问:我们看到刚刚的座椅想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寓意?除了从型面上看到的感觉。

刘总:我个人觉得第一是意境,第二是一种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包括我们自己在工作、画图中,有时候声音非常多,非常嘈杂,各种资讯、各方面的感觉,我们希望在这台概念车上,更多体现一下我们心生向往的一些境界,这是最核心和最主要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这个区域专门设置了把车内到车外共享的环节。

问:包括山水、刺绣这种概念车上表达的中国元素,未来在量产车上大概会有怎样的呈现方式?

刘总:我们会有。

问:刚刚您也提到中国设计现在正在崛起,我们又看到了中国设计师在车上表现的一些中国,是不是这些未来也会在一些车型上越来越多?

刘总:我觉得蛮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评审各方面,包括我跟我的搭档,包括跟通用中国,虽然设计师大家做的这些东西,从文脉的角度讲是有点中国风,他们老外看过来之后,觉得很全球化,他并没有感觉到我们当时设计的这些是本地的。最民族的有可能就是最全球的。

所有我们这些人,在这个环境里面学习、成长,你看到的这个点,可能是你在这边看花,你在花的这一个面;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的可能纯粹是Graphic(图案),他觉得这个图案特别新,他也没有太多理解你这个东西从哪来的,觉得这个东西特别新,甚至跟数码化的东西结合起来之后,一点距离感都没有,我觉得是很奇怪的。众人看花都有千百面,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本身应该传递出来的一种自信。

其实,看一些好的经典的艺术,包括很多中国珐琅工艺,不要特意挂上什么国风的感觉,事实上,这些东西用了一些新的手法去演绎,本身就是当代的,就是现代的,因为已经加入了这个时代的思考,不一定完全是讲国风或者是中国。你现在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当你走到一个相对来说认为足够有逼格,或者足够符合调性的程度,很多都是交错的,但你会觉得这个东西给我很舒服的感觉,而且是我自己喜欢的、向往的感觉。

我觉得这就是一代人在里面不断去做的,因为太多碰撞了。现在很多数字化的碰撞,我们说3D打印,参数化设计,还有很多原来大家在画的传统纹饰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并不矛盾,当你把它串起来,串好之后,展现给大家的东西就是这个调性,就是你喜欢的,或者和你能够对话的,这就够了。有些东西我们从那经过,就是那一瞬间打动你了。

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到广州来,各位老师来了之后,看到我们展台跟车展的展台有太多的变化。我们到广州来,还特意设置了一个茶水铺,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尊重这个文化,包括礼仪的感觉,都是从岭南文化里出来的一些启发,你觉得其实没有什么违和感,而且放在这儿的这些纸雕花,也是一个很本地的艺术家做的花式,我觉得哪怕到欧洲,很多大牌橱窗里也会看到这样的东西,其实并不违和,这就是一种美学,大家共鸣的一些东西,这是我的理解。

问:之前我们第一次看到这台车抽象图的时候,后座山水后面有一个茶海,很有意思。因为第一个公布出现的,通常都是非常重点的,所以这个东西在之后的量产车或者是哪种车型上会有应用?

刘总:我稍微解释一下,一般大家在公布这一台车的时候,前面有一个预告图。预告图做了这么多年,一直要么发一个灯,要么发一个侧面的形态,要么是有一个剪影等。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个样子发,没有什么意外之喜,更多你要传递这台车,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东西,我后面还是跟我们公关、市场部说,我们这一次尝试一下,发一个内饰。而且大家并不是很清楚的东西,这样的话第一是山水的形,第二是体现了这种生活。

这个连绵山体的形状,以后在量产车上很多地方都会有。第一,是一种山形。第二,是一种节奏。我们理解成是一种线的节奏。再者,茶的感觉,我们在很多车上要根据车型来定义。在2019年我们定义为两个酒杯缓缓升起,这一次定义的生活,相对来说会不一样一点点。

问:我们GL8中国车跟国际车,之后美国会应用我们中国的这些吗?

刘总:个人觉得还是刚才说的,哪个市场的消费者走在最前面,我觉得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首先GL8对中国的响应应该是最快的,GL8是我们在MPV领域里面,第一个用双12吋联屏的。个人觉得没有孰好孰坏,关键是你对客户、对市场的响应是第一位的。

问:刺绣是哪块的?

刘总:刺绣在接下来的量产车上会直接用上去。折纸在座椅和后门板这块,也在不断探索。我们希望打破一些边界。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如何打破边界。我个人觉得原来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在用相对比较顺势的思维做一些事情,因为更贴近我们,有时候我们能够玩一些不一样,让GL8持续处在领导地位。其实GL8在MPV市场,应该说无论是从销量也好,还是从各方面,领导位置还是毋庸置疑的。你作为走在最前面的车,总归希望能够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让大家看到我们不一样的变化跟思考。

问:我看你们的车,加上雷克萨斯的车,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一股神秘的东方力量,非常神秘,你们讲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故事。

刘总:我觉得任何一个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更多希望能够把我们自己的思考,大部分和艺术也相关,能够把这些东西串起来。第二,我们还是要营造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可以影响商业,也可以树立美学各方面的标杆,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我们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这是我们最希望的。如果别人做了什么样的东西,我再重新模仿一遍,这对设计师来说,并不是那么有趣味的一个事情。

问:现在智能也是一个大趋势吗?

刘总:那是必然的,我们刚才讲碰撞嘛,未来智能化是基本的条件。因为毕竟是一个车辆,是一个移动的工具,必须搭载智能的体系,否则你就没有跟这个时代的同行者一起的感觉。但是,智能的东西,如何能够不违和地放到你的环境里面,让你感觉到很贴心、很舒心,我觉得是比较考验功力的。我们不能够直接生搬硬套,因为车的场景跟家的场景不一样,车的场景相对封闭,在这个封闭空间里面要把这些东西进行组合、进行排列、进行设计,真正感觉到和你沟通交流,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顺势的。

问:还得考虑安全。

刘总:对,首先还要考虑安全,你的很多颜色,要做暴晒各个方面的实验,包括大屏,还要防撞,包括人头撞过去之后的角度问题。我们现在做30寸的环幕式视网膜屏,这跟我们手机的分辨率已经完全一样,但我们是曲面,现在手机也没有做到这种曲面。这个曲面还要有车规,我们拿着手机,客观讲还是比较温和的,而车在路上走,会有硬连接,它的要求跟标准、跟传统的电子设备完全不一样的,会更高。我们的异型曲面视网膜已量产,我觉得是非常打动人的。

问:国内蛮多新能源的厂,因为国内做HMI的人本来就少,基本做交互的人都是从做网页的交互过来的。前两年可以看到有一些车,坐在很舒适的位置,手就是够不到屏。

刘总:我们在整个基层,你会看到中间这一块区域,我们做得更干净。更干净的感觉有两点:第一,我们会把很多中央的控制,开车的全部集成在方向盘这块,环幕这一块,这样通透性更好,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释放掉。我们觉得还是服务人的,我堆很多东西,堆得满满的,人在很拥挤的感觉里,反而丧失了这台车本身应该具备的气质。这块屏等到量产车出来,还是非常惊艳的,而且这块屏很快就跟大家见面了。

问:刚才提到后备箱做分区的设计,在MPV里也是首次?

刘总:对。我们在概念车上做了两个,一个类似于储物隔间一样的,可以拿下来。拿下来之后,也考虑刚才你讲的露营方面的需求。我们倒不是为了露营,我们是想你在有一些特定的场景里面,比如说你到那儿之后可以拿下来,有局部的分区,里面都是恒温恒湿,而且区域隔开的。我们当时专门做了两个隔板,可以放大疆飞机,这和生活方式相关。还可以放一些瓶的茶酒之类的,都可以。

问:从正后方看概念车,后面的位置特别高,这种设定是什么样的想法?那块面特别大,可能角度问题。

刘总:那块面是我们一个纯粹的面。其实,对于以后量产车,事实上这一块面还要放一些东西,比如牌照,可能没有办法做得这么纯粹。从设计语言的角度,我们希望以后给大家传递出来的面,还要更干净、更简洁,用最精致的细节镶嵌。从我理解,这是未来比较大的趋势,就是非常纯粹的一个面,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多的东西,是非常直接的。当时因为你走得比较近,转过来之后,那个面除了干净之外,还蛮立体的,蛮纯粹的。

问:车尾后面做了一个悬浮?

刘总:对。

问:刚刚说有大屏可以做一些更通透的感觉,刚刚其实想问,智能化的趋势,未来在设计上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有一些更通透的感觉,或者载入一些乘客体验上的感觉? 

刘总:我觉得智能化是综合的,首先带来用车场景的变化,这是非常显然的。现在所谓智能化的东西,里面有几个载体:屏、控制。屏,有可能有娱乐屏,也有控制方面的。当智能体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进行分区,可能把原来一个独立的空间,分成了各种不一样的小区域空间,很多东西可以慢慢打开。所谓的智能,我觉得对人的使用关怀其实是最合理的,一切的技术也好,智能的设备也好,各方面都是围绕着如何做得对人更好。在这一段旅程到那一段旅程之间,能够如何更贴心,这是息息相关的。

问:后排对于智能或者娱乐这块有什么拓展?

刘总:这是两种思考,我们会通过不一样的车型,有不一样的回答。这里面有两种:一是这个车如何通透,这是一种思路。二是相对来说如何更私密、更尊贵,分区的感觉。总体感觉,我们认为通透性比较重要。

问:我问一个细节,一个特点,GL8现在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做设计,每一个设计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刘总:对,有一些小的贴心的点,可能就会打动人。我们现在这台GL8艾维亚/ES陆尊上那个小桌板,其实这是我们跟我们的总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聊天,聊出来的感觉。你觉得使用起来也蛮好的,包括我们这个小的手动的按键,你用电动有时候感觉移动得很慢,你这样手动的时候,脚一蹬之后反而更快。有一些这种体验,一定要你每天在这里面去用,才能感受到。如果能够把这些好的功能,快速回应给消费者,我觉得一定会形成共鸣的。

问:刚才说通透的感觉,因为所有GL8我都坐过第三排,我都体验过细节,后面第三排的窗户,跟外边的形状面积是有差异的,外面是整体的,里面是一个小洞。所以,第三排或者第二排的通透,是不是现在都会要好一点,包括C柱的位置,滑门后面那块会很大,量产车会好一些吗?

刘总:必须的。我们第三排,包括现在GL8的六座,是市场上唯一第三排位置可调,同时带加热通风的车。这个我们接下来会做得更好。

问:六座第三排跟第二排的尊贵感是同等的。

刘总:这也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用户体验,我们为什么有一个这样的设计,像很多人一样,我们经常也是多人同乘GL8短途出差,老板肯定坐在那个固定位置,也不会有人跟他去抢,那么接下来几个,大家差不多同资历的,就不知道怎么坐了,坐前面好还是坐第二排后面好,还是被挤到第三排好呢?被挤到第三排,感觉相对来说不太一样。所以,当你把整个设置之后,一二三排都比较对等对待之后,感觉这台车的场景就发生一些变化了。我看很多家庭买车,一定是买七座为主,为什么艾维亚的六座版卖得量非常大,其实有很多公司在短途商务出行中,六座的感觉就很好。当场景变化之后,对应的客户需求就会发生连锁变化。

标签: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