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从“规模神话”到“价值重构”,刚刚在今年2月14日完成资产和业务重组的极氪科技很快就上演一场高端新能源的范式革命。
2025年3月20日,极氪科技集团(NYSE:ZK)交出了一份令行业侧目的答卷:2024年总营收1139亿元,销量突破50万台,整车毛利率逐季攀升至17.3%(Q4),成为全球最快盈利的高端新能源车企。在特斯拉毛利率同比下滑、蔚小理深陷价格战的行业寒冬中,这份财报犹如一剂强心针,振奋了极氪科技上下,也鼓舞了汽车行业寒夜中同行者。
“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用亏损换规模,而是用技术换利润。”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财报会上直言。数据显示,极氪单车均价30万元,领克突破20万元,双品牌毛利率逆势上扬——这组数据不仅挣脱了“中国车企靠低价突围”的桎捁,更印证那句经典管理学理论:“差异化战略的本质,是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议价权。”
效率革命与协同红利:千亿营收背后的经营哲学
当多数新能源车企深陷“多卖多亏,少卖少亏”的泥潭时,极氪科技以1139亿元总营收、15.6%整车毛利率的亮眼数据,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规模与利润兼得”的样本。其中,整车收入占比83%(945.6亿元)的核心贡献,印证了其“主业能力”的硬核底色。极氪品牌销量同比激增87%至22万台,领克增长30%至28万台,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量价齐升”的反周期逻辑——在行业平均成交价下探至18万元(乘联会数据)的2024年,极氪单车均价近30万元,领克近20万元,双品牌合力构筑起高端市场的护城河。
在极氪科技的年度财报里藏着毛利率曲线里的硬核实力:全年整车毛利率15.6%,Q4攀升至17.3%,直逼特斯拉同期17.6%的汽车毛利率。
这一成绩的底层逻辑,源于全栈自研的技术杠杆效应。“我们从三电系统到智驾芯片全部自主可控,每降低1%的供应链成本,就能释放数亿利润空间。”安聪慧的这句话,揭示了毛利率逐季攀升至17.3%(Q4)的秘诀。对比特斯拉同期17.6%的汽车毛利率,极氪已无限接近全球头部水平。而全年近百亿的研发投入(占营收12.8%),远超行业5%的平均值,则为其构建了“高研发-高毛利-高溢价”的增长飞轮。这种飞轮效应,正是苹果、特斯拉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也令摩根士丹利在财报发布后上调极氪目标价至45美元,认为其“技术溢价正在重构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成绩单诞生于极氪与领克宣布整合仅一个多月。在供应链协同、平台化技术共享尚未完全释放潜力的情况下,其毛利率曲线已展现出强劲韧性。中金公司汽车分析师指出:“极氪证明了高端新能源赛道不是零和游戏。当行业陷入‘降价-亏损-融资’的死循环时,极氪用技术溢价倒逼全行业从‘成本定价’转向‘价值定价’。”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或许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升级的关键转折。
细分市场统治力:从技术霸权到品牌生态
在极度内卷的新能源市场,极氪用一组“销冠矩阵”诠释了何为“结构性竞争力”。极氪001以全年稳居25万以上纯电销冠的姿态,成为最快突破25万台交付的中国纯电车型;极氪7X在2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直面特斯拉Model Y的围剿,凭借800V高压平台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连续斩获细分市场冠军;极氪009家族则以40万以上MPV销冠的身份,攻入传统豪华品牌的腹地,其四座版车型更成为商界领袖与明星艺人的“移动行宫”。这种“黄金三角”产品布局,不仅覆盖了从家庭用户到精英圈层的多元需求,更在技术、设计、服务三个维度重构了高端市场的游戏规则。
领克品牌的转型则展现了另一种破局路径。EM-P家族累计销量超26万台,带动品牌新能源占比超58%。“混动不是过渡技术,而是未来十年主流解决方案。”领克品牌CEO林杰的断言,与罗兰贝格报告的预测不谋而合——到2030年,中国混动市场份额将达45%。领克07与08组成的“EM-P双子星”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不仅将EM-P车型均价推升至22万元,超越主流合资品牌,更在插混市场建立起“可油可电”的技术话语权。这种“混动革命”的背后,是极氪科技对能源转型趋势的精准预判:当纯电路线遭遇补能焦虑时,混动技术正在成为抢占燃油车存量市场的利器。
品牌溢价的锻造,则体现在极氪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极氪009光辉车主中,上市公司CEO、企业高管与顶级明星的比例占比超过75%,其定制化服务甚至包含劳斯莱斯同级的星空顶刺绣。安聪慧对此的解释充满战略深意:“高端化不是堆料,而是创造情感共鸣。”这种“超预期体验”策略,正是哈佛商学院“蓝海战略”的实践——通过价值创新跳出价格战泥潭,在用户心智中刻下“豪华=极氪”的认知烙印。
决胜未来的三重引擎:AI、全球化与生态霸权
站在千亿营收的新起点,极氪科技正通过AI、全球化与补能生态的三重布局,构建制胜未来的战略纵深。在AI领域,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发布的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避让功能,被业内称为“自动驾驶的图灵测试”。全球首次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的领克900,采用千里浩瀚H7智驾方案,其“车位到车位”的满血版智驾能力,或将改写高阶智驾竞争规则。“AI不是噱头,而是重新定义驾驶安全。”极氪CTO姜军的这句话,揭示了技术布局的深层逻辑——当行业还在讨论L2+落地时,极氪已瞄准L3级架构的量产化。
全球化战略则展现出“高端破局”的野心。在香港地区,极氪连续三月蝉联豪华车销冠;在中东,极氪009成为王室政要指定用车;在欧洲,领克品牌连续三年稳居4万欧元以上中国品牌第一。这种“从最难市场切入”的策略,恰如管理学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言:“颠覆性创新者从不追随市场,他们创造市场。”2025年,领克08 EM-P已经登陆欧洲,成为欧洲唯一WLTP工况纯电续航里程超200km的插混车型,打破当前欧洲市场插混车型普遍50-100km的局限,向全球用户彰显了中国在插混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极氪7X作为首款800V全球车将登陆欧洲,直击BBA腹地,其“生而全球”的定位正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补能生态的“幂律效应”则构建起结构性优势。“三个800V”超快充网络(车、桩、站)已形成垄断性布局:极充桩保有量行业第一(4007根),即将于上海车展首发的1.2MW全液冷充电桩,将是全球单枪峰值功率最大的充电桩,兆瓦级充电桩规划直指未来标准。对比蔚来换电站单桩日均服务12台车的效率,极氪超充桩可达50台/日。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对此评价:“补能网络的密度决定电动车的真实价值。”这种生态霸权,不仅破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更在行业标准制定权争夺中抢得先机。
以自研技术和原创设计为底座:极氪科技的新武器入列中
今年,极氪科技集团将推出5款新车,其中4款混动车型,产品阵容进一步壮大,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分别新增3款及2款车型。科技猎装轿跑极氪007 GT将于4月正式上市,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光辉及大型豪华SUV将分别于三季度、四季度推出,两款SUV都将搭载超级电混技术,持续拓展高端豪华用户群体。
3月20日,在吉利汽车(0175.HK)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透露,千里浩瀚智驾是吉利统一的智驾解决方案,极氪、领克整合之后,领克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全球首搭英伟达Thor智驾芯片,采用千里浩瀚H7的智驾方案,将于3月25日开启预售,4月下旬上市。下半年,领克还将推出EM-P中大型轿车,进一步巩固在高端插混市场的竞争力。
【结语】千亿之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坐标重构
当某些车企仍在为“年销10万辆”挣扎时,极氪已用“千亿营收+17.3%毛利率”证明:中国品牌不仅能做高端,还能赚高端市场的钱。这场战役的深层意义,远超财务数据本身——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性价比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质变。正如安聪慧在财报会上的宣言:“我们要让全球消费者意识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者,可以来自中国。”在AI智驾重构出行、混动技术改写能源格局的当下,极氪的野心或许正在打开一个新时代:一个由中国车企定义全球汽车产业价值坐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