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895
前两天查了一份数据,非常有意思。
日本销量最大的电车是“日产樱花”,在日本全年的电车销量中,这台电动K-Car的销量占到了整体的1/3。
定价300万日元以内,WLTC续航在180km左右。
按照当地的统计数据显示,有大量的消费者每天的用车强度是30km,按照当地五天的工作标准,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用。
在日本有限的电车销量中,这台续航180km的电车销量巨大,这说明了一件事儿,在当地的市场中,买电车的消费者根本不在乎续航。
回退一步来分析国内市场。
某大型汽车网站此前统计过数据,国内市场的用车强度高于日本市场,平均每天的行驶里程在38km左右,要比日本长了20%。
其实各地区的消费者用车强度都不会特别大,这和人类的群居属性有关系,居住地和工作地距离都不会太远。
即便是号称“车轮上的国家”,北美地区的消费者人均行驶里程也就是在60km左右。
2024年,中国迎来了新能源井喷期,全年的新能源渗透率在50%左右徘徊,大量消费者选择新能源产品的理由就是两个。
一个是,经济性能的确非常高,另一个是科技感和驾驶感受要好于油车。
去年巨大的增长点是插电混动版本,增速远远超过了EV纯电车,市面上出售的插混车型至少可以提供50km的纯电续航能力,大部分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能力在100km左右。
投放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只要有家用充电桩,是可以做到“不断电”使用的。
纯电板块中,排名前十的电车都是10万以内的“短续航版本”,比如说比亚迪海鸥、宏光MINI EV以及五菱缤果这种小车。
这种车型标定的续航最长不过400km,把CLTC的水分挤出来,其实续航最长也就300公里左右,而且大量消费者买的都是短续航版本,计算到WLTC上的续航只有200多公里。
虽然网上有大量的消费者担心续航焦虑,但事实上消费者买的都是小电池包车型。
原因很简单,投射在日常使用上,其实续航焦虑就是个伪命题,配合着家用充电桩使用,每天用车只是上下班代步的消费者,根本燃不起来续航焦虑。
但企业方面,大量的工程师选择设计超大电池包路线,60kWh电池包已经算小的,80kWh、100kWh乃至110kWh、140kWh电池包车型已经大面积投放市场。
CLTC的标定续航从500km提升到了600km、700km乃至800km。
这非常夸张,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每天只会使用不到10%的电量,从设计上来说这是严重的“冗余”浪费,不仅仅购车成本更高,而且更大的电池包对车辆的寿命也是一种制约。
聪明的企业都不会设计太大的电池包,比如说特斯拉。
其在全球销量最大的Model 3和Model Y,装备的都是60kWh电池包,WLTC的续航能力在400km,已经非常长,有家用充电桩的消费者只要有“下车随手充”的习惯,就不会存在任何焦虑。
其实续航焦虑都是人为幻想出来的,幻想“万一”不够用怎么办。
国内消费者买车一向如此,觉得空间不够用、觉得动力不够用、觉得配置不够用,其实大量的消费者都会买到一台配置严重超标、级别严重超标的车型。
一个人出门,会买一台尺寸超过5米的中大型车,买电车同样如此,每天出行不足40km,也不跑长途,却要买一台续航700km的长续航电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