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404
比亚迪2024年击败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企业。并且比亚迪已经累计销售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在今年年底将超越福特登上世界第六位。众所周知,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是三电系统,而其中一辆新能源汽车里价格最贵的,就是电池!
那么比亚迪电池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跟随我的脚步,走进比亚迪弗迪电池,重庆工厂!
该工厂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飞山工业园区,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基地。99%以上是自动化设施,几乎看不到工人。就像半导体工厂一样,穿着“宇航服”等防尘服装的工人们只会检查生产线。
比亚迪2019年将其拥有的电池工厂拆分为一家名为弗迪电池的子公司。比亚迪100%持股,这是考虑今后单独上市的布局。
2020年比亚迪首次公开亮相的LFP刀片式电池,就是弗迪电池工厂生产!比亚迪利用刀片式电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效率。将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从原来的CTP(Cell to Pack)取消包装,改为直接搭载在车身上的CTB(Cell to Body)。电池空间利用率比以往提高50%,同时搭载更多电池,大幅提高行驶距离。
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方。2023年电动化车辆(EV=PHEV)销量同比增长61.9%,达到3024417辆,位居榜首。今年的增长也很快。1~10月售出325532辆,同比增长36.5%,不仅在中国,还成为世界第一环保汽车企业。
比亚迪作为电池起家的公司,曾经给摩托罗拉,诺基亚代工,提供电池!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研究最深,也深知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性,所以比亚迪之所以目前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销量第一,也是因为自主研发电池,控制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
比亚迪自行生产并采购电动汽车所有零部件的70%以上。但是目前全行业的情况是不到50%,因此比亚迪的垂直整合能力成效显著!重庆电池厂在100万平方米的地皮上投资180亿元,每年可生产20GWh规模的电池。
8条生产线生产各种二次电池,包括刀片式电池。第一工厂于2020年1月开始运转。2022年1月,第二工厂竣工。2工厂通过布置“M”字组装线,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生产成本。6条生产线每年生产15GWh电池。
工厂用地还设有电池盒原料铝厂和电动汽车线束(配线配件)工厂。工厂旁边坐落着约1.2万名工人的宿舍及购物中心。所以比亚迪考虑的非常全面,从原材料到成本,到工人,全部安排到位。
通过外部玻璃窗参观的第一工厂生产线,从电池材料配方到涂层、卷绕、堆叠、组装、封装、顶出、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产刀片式电池。在所有工程中,这是一个洁净室,管理的微粒数不超过29个,相当于1m空间内头发粗细的1/20。
湿度也控制在1%以下,工艺线不超过日均湿度的0.05%。温度也保持在25度恒定,与半导体生产线相似。
约1米长的刀片式电池允许误差在0.3毫米以内。材料混合和涂层、冲压、测试等刀片式电池的主要生产工序将按照严格的安全标准进行生产。
1工厂每6秒生产一个电芯,而提高效率的2工厂每3秒生产1个电芯。这里生产的电池销售额规模达200亿元。
根据工厂相关人士解释说:“刀片式电池材料大部分是自己采购的,生产效率是世界最高水平。并且有600多项专利,他们都是通过比亚迪自主开发的设备和研究人员完成的。”
刀片式电池的最大优点是安全性。比亚迪已经不止一次的展示用钉子穿透LFP刀片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
锂电池在钉子穿透的同时,电解液喷出,发生了烈火飙升的热爆现象。不使用任何电解液的刀片式电池,即使钉子穿透也没有任何反应,不起火。
最近,电动汽车火灾的忧虑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电动汽车恐惧症”一词。刀片电池表现出的安全性令人印象深刻。
比亚迪是全球整车公司中唯一完成从电池材料到开发、生产的电动汽车垂直化的公司。以这种竞争力为基础,2024年将售出450万辆,继丰田-大众集团-现代汽车集团-Stellantis-GM之后,有望超越福特排名第六。因为仅从电动汽车技术上,而且在性价比上,也远远领先于丰田和大众汽车。
得益于垂直整合能力,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行业经常发生的供应链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比亚迪之所以还可以持续下调电动汽车价格,控制市场。核心也是最大化的自主生产电池。
引人注目的是,在全球汽车企业中,比亚迪员工最多,截至2024年10月为90万人。与第二个丰田集团超过40万人相比,可以看出比亚迪有多重视人力投资。
员工多并不是竞争力的根源,技术才是!因此比亚迪的员工中,有10万人是研发人员。这也是世界上最多的数字。作为参考,现代起亚研发人员不足3万人。
准备正式进军全球的比亚迪凭借这些研发人员,预计将在今后10年内以每年1000万辆以上的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也许正因为如此,不仅是总公司,工厂、研究园区到处都有“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标语,这就是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