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586
作者:管宏业
层林浸染秋意浓,忽如一夜报春风。
以美联储降息、央行降准为转折点,中国经济正酝酿进入新的大周期。
政策端“促消费、稳股市”多线发力,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市场端“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而这也坚定了跨国汽车企业在华持续投入。今年年初履新的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博士(Dr. Johannes Roscheck)告诉人汽:奥迪对中国市场有着坚定的信心和承诺,这一点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都未曾改变。
▲奥迪中国总裁 罗英瀚博士
一个足够说服力的例证是:奥迪在华将开启品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产品布局。“在接下来的24个月,我们会对所有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全新一代的奥迪产品将陆续上市。”
“速度”与“聚焦”
自1998年启动中国业务至今,36年时间,奥迪在华销量已突破900万辆。这个过程中,不仅诞生出包括A6L、Q5L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大单品,也将奥迪打造成为高档车合资合作的典范。
互联网+时代,相关“豪华”的内涵发生了漂移,奥迪着力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全新产品矩阵。
按照规划,这一波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产品攻势,将包括纯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涵盖三个平台产品。
首先是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从2025年年中开始,奥迪将携手一汽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奥迪Q6L e-tron。除Q6L e-tron之外,基于PPE平台打造的奥迪A6 e-tron也会在2025年国产上市。
其次是基于PPC(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豪华燃油车平台的车型,包括全新奥迪A5家族和全新Q5L。与以往不同的是,奥迪A5家族将由南北奥迪共同生产,提供不同车身风格。
如何强调燃油车对奥迪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奥迪中国销售及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曾慧芳(Katy Tsang)女士透露,从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排名来看,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奥迪车型,第一名是奥迪A6L,第二则是奥迪Q5L。事实上,尽管燃油车整体市场份额,但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还是占比超过了60%。她强调,全新的奥迪产品阵容将“更智能、更互联、更进取”。
▲奥迪中国销售及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 曾慧芳
此外是全新的本地化开发车型。由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规划的三款纯电动车型中,第一辆车将于11月亮相,明年上市。
以油电共进为本,以三驾马车为牵引,奥迪这一史无前例产品攻势背后,满满都是集团的激进和期待。如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所强调,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速度、速度、速度。“而一旦我们加速,就会是全面加速。”
具体到高档车市场,罗英瀚博士认为,除了“速度”之外,另外一个关键词是聚焦——聚焦中国、聚焦产品、聚焦品牌。“中国发展之快,市场变化之多,只有保持聚焦,做出清晰的判断和战略目标,才能在正确的时间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何聚焦产品?首先要具备奥迪的前瞻设计以及奥迪DNA,在品牌DNA不变的情况下,赋能全新科技,强化与华为、腾讯等中国翘楚的合作,用奥迪的方式将技术应用到产品中。
如何聚焦品牌?在传承品牌基因的同时,根据时代变迁、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不断创新。
曾慧芳表示,“速度”和“聚焦”在市场和产品层面会有更直观体现。但销量不是唯一指标,需要在保证高端品质与服务的同时,找到一种平衡。
终极答卷
以2020年疫情爆发为起点,被打散的供应链与波动的全球地缘政治,将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推入了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但游戏规则、用户需求已截然不同。
价格战始终在升级,凭借本土化的成本优势以及开发上的超级速度,致使如今的汽车产品更新甚至快过了数码。与此同时是不断被拉开距离部分海外品牌,深陷纠结与彷徨的泥沼。
如果说低成本+高速度是推动自主成功的“中国魔法”,几经波折后,跨国品牌也终于转过弯来,不只是停留在战略上的套话,开始从心底里、从行动上也用起了“中国魔法”。
罗英瀚谈到,中国市场变化之快,以及未来市场之不确定,让很多人感到模糊。但与此同时,变化也带来了启迪和借鉴。“我们看到,现在产品的研发已经和五到十年前的逻辑和速度大相径庭。”基于此,未来24个月的全矩阵焕新,将围绕“变”与“不变”两个维度。
一方面是“不变”。罗英瀚博士表示,中国市场之快,让很多国际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在中国的战略规划和定位。对奥迪来说,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历史优势,并在转型过程中坚守品牌DNA。他强调,奥迪的品牌基因就是,“运动与豪华”。
“我们需要保证这样的品牌基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致的。例如,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当一辆奥迪汽车以时速100公里行驶时,它的稳定性表现要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是“变”,在传承品牌DNA的基础之上,我们也要根据客户需求再做突破创新。
罗英瀚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位德国工程师,倘若不到中国来,他永远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在车内添加卡拉OK。
不同市场需求千差万别,有必要对应千变万化。罗英瀚说,我们可以借助在中国的研发体系与架构,让这些差异化需求得到满足。正视本地化需求并融会贯通,已成为奥迪新产品的新逻辑。
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车企的“健身房”。“有些需求虽然目前比较独特,但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全球趋势,在其他市场推广应用。”
“奥迪正在针对各区域市场优化发展战略,推出更多专为市场开发的产品,特别是在中国。”去年上任伊始,奥迪CEO高德诺就做出论断。
事实上,针对中国的差异化,奥迪已针对此布局,最典型就是双合作伙伴。
罗英瀚说:“以双合作伙伴战略为蓝本,我们希望让奥迪的产品在各个细分市场相互补充、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线。”
而在历经行业动荡、市场磨砺、内部整合后,自2024年起,双伙伴架构有望迎来不一样的起色。今年11月,包括“智能数字平台”的首款中外合作开发产品,包括奥迪全新的产品形象,都将一一呈现。
而这也将是中国大考议题下,奥迪呈现的终极答卷。
“聆听”后再进取
中国市场对奥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竞争之惨烈又卷出天际。谁将扛起引领中国业务这份重任?为什么是罗英瀚?
今年年初,当罗英瀚获知中国任命时,他颇为兴奋,更感责任重大。“我认为这是奥迪管理董事会对我过去工作经验的认可,以及对我本人以及业务能力的信任。来到中国之后,我和团队迅速建立了很好的默契和信任。正是基于这两点,我对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充满信心。”
同多数德国车企高管一样,罗英瀚也是工程师出身。1995年,他加入奥迪总部工作,迄今已有30年。但颇为不同的是,他的第一次会见中国媒体,已是就任6个月后。
正如Audi的拉丁文含义“聆听”,过去半年里,罗英瀚的主要工作也是“聆听”,听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听与德国不一样的声音。“过去200天里,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了解中国市场。我和团队一直在学习、分析、研判中国市场,做出精准判断并采取行动。”
罗英瀚谈到,他本人之所以成为一名奥迪粉并加入其中,主要源于两点。第一,奥迪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汽车公司。在费迪南德·皮耶希执掌年代,奥迪取得了很多历史性、令人兴奋的技术突破,其中就包括quattro技术。第二,产品成功之外,奥迪是一家具有全球格局的跨国汽车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奥迪就逐步走向全球。
与36年前在中国落地同时期,奥迪相继启动了美国、巴西和匈牙利工厂建设。而他本人也恰好参与了巴西和匈牙利项目。他笑着说,那个时候就对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印象深刻,不少德国人将在那里的成功称为“中国奇迹”。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后,他从最初的旁观者成为这里的主导参与者。“能够推动奥迪在全球最具活力且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发展,既充满挑战,也意味着成就。”
无论是30年前加入奥迪的初心,还是在巴西、匈牙利的成功经历,罗英瀚想强调的是:从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奥迪的技术优势,全球化视野与布局,以及突破进取、永不会改变的品牌基因,就是推动四环品牌不断前行的比较优势与不竭动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