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动态测评新款福特电马:转向是我喜欢的感觉,底盘因纯电妥协


福特电马还没有正式上市之前,我就在重庆垫江西部试验场看到过电马的试验车。鉴于福特Mustang的名号,很早就想试试没了发动机的“电马儿”到底怎么样,可惜后面一直没有机会能开上。


这不,都已经改款了我才真正开上电马,这次的试驾车是2024款风驰版,后驱单电机配GOOD YEAR 225/55/R 19轮胎。


当我坐进车内时,福特一如既往不拘小节,首先方向盘不太平整,看样子也不是有意为之。之前在4S店保养我那台小福克斯的时候没事跑去看过其它车,比如当时进口的探险者,内饰做工和国产车型一样都很一般。



除此之外,仪表台上有一层类似“网布”的材料,但是除了仪表左侧区域的“网布”外,其它地方的“网布”都紧紧贴合在内部骨架上,而仪表左侧区域明显已经“脱层”,用手摸起来就会有褶皱感。



车内四个顶棚扶手,不拉的时候没问题,当拉上去之后感觉有些松垮,不过福特的车看起来装配一般,但跑起来它真不响。


另外一个明显的初印象是车身门槛位置偏高,前后排上下车时小腿容易蹭到车身,弄脏裤腿,主观上就感觉地板底盘较高(也有可能是我腿短)。



当然,也有不少值得点赞的地方。我觉得电马确实是想在车内营造出运动一点的氛围,比如座椅、门板、仪表台等处无处不在的彩色缝线,仪表台下方一圈“碳纤维”质感的饰板装饰。四门内拉手的设计和一般车型都不太一样——它是放在车门内扣手内,向后拉动开门。



我还观察到一个比较好的点,在前车门铰链前方,翼子板的末端加了一层比较厚的隔音泡棉,能够抑制前车轮处传来的噪音。



电马的配置我感觉给得还比较足,L2+级辅助驾驶方面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打灯变道、碰撞预警、疲劳监控、自动泊车等等都一股脑配齐,还能远程控制家中智能家居。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这些舒适性配置也够用。此外电马还配备了主动进气格栅,虽然现在已经比较常见,但放在以前也是偏性能取向的车才会用到。



之前看过一个资料,说是福特对于汽车的理解,追求良好的驾驶质感,要清晰的的转向手感,要清晰的路感,良好的操控。而且不管是从造型、从MUSTANG的历史、内饰氛围的营造来看,福特一定想通过这些来传达它是一台“性能车”,所以这台电马开起来的感觉最重要。


下面来看看电马的驾驶评价:


01

转向

从我上车刚转动这台车的方向盘开始,几乎就肯定了我之前的推测,这台车的确是我所喜欢的运动的感觉。


不管是静态还是运动状态下,转向手力偏重,但是低速回正性能很好,回正速度很快,而且回正效果很好,车辆回正过程平顺、平稳、迅速。中心区位置力矩建立很清晰,中心感比较强。


对于中心区的转向响应,小角度转向时,转向的响应量较大,力矩死区(转向力无变化的区域)和窗口(转向无反应区域)都比较小,转向的灵敏度给得相对较高,会让人感觉这台车的转向很灵敏,但是没有到开起来很“贼”的程度。



进行大角度转向时,同样力矩建立很明显,给到手上比较强的反馈,力矩的增长比较线性,没有明显的迟滞现象,但是在高速的回正性稍差一些,因为高速回正时,方向盘会来回震荡,不像低速会很快收敛。


另外,在中间位置转向会有轻微摩擦感,感觉转向不顺畅,有轻微卡顿感觉。经过一些比较大的冲击路况时,还会有轻微的转向干扰情况,不过修正量不大,不会引起控制上的问题。


电马这台车,它的转向模式没法单独调整,需要和驾驶模式绑定,三种驾驶模式下转向手感主要在手力上区分——三种模式下手力的感觉差异挺明显,不过整体都是偏运动的调校,转向给到的反馈都很充足,有一点“人车沟通”的感觉,转向的指向性很不错。


02

操稳

从福特的基因以及对于转向的感受,我本来对电马的操稳有所期待,不过实话说略有失望,毕竟还是一台SUV属性的车。


在进行单移线工况时,车辆的横摆响应感觉挺好的,响应很快也比较充分,但是侧倾控制不太好,前后轴的侧倾不平衡,尤其后轴的侧倾偏大,后轴的侧向支撑不足,加上后轴的侧倾收敛不是太好,不能够很好的抑制后轴的侧倾,因此会有多余的晃动,显得不够稳定,影响人的操控信心。


在直行稳定性上没有太多问题,加速俯仰抑制较好,有轻微抬头,这点略差于前几日评价的宝马i5,直行加速车轮没有打滑现象。


弯道行驶时,稳态时呈现偏中性转向的感觉。弯道制动稳定性相对一般,车辆会出现左右横摆侧倾的现象。在弯道中加速行驶,车辆会有过度转向趋势,毕竟是一台后驱车型。但是过度转向的趋势可控性不错,适当的调整动力输出还可以帮助出弯,比较好玩。不过弯道行驶原厂轮胎的抓地力不是太好,很容易达到附着极限打滑,对于想要玩的用户要注意。尤其是雨天时,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更明显,直线行驶时油门稍重也很容易打滑甩尾。


在以较快时速过一些连续弯道时,后轴的侧倾问题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侧向的晃动,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03

动力性+驾驶性

这台单电机版本的电马,电机功率198kW,最大扭矩430Nm。在日常行驶时,提速迅速,有不错的加速感,动力输出也很线性。急加速时没有宝马i5那种急加速顿挫的感觉,加速感和宝马i5相当(虽然不是一个级别),不过一样在中后段时加速感会略差于初段,和途观L Pro相比,电机依旧占优势,不管官方数据还是实际体感。总体上在日常使用上没有问题,动力性能感觉和宝马i5相当,会好于途观L Pro。



04

制动

前面也说过,这台电马有三种驾驶模式,除了转向模式跟驾驶模式绑定外,能量回收强度也和驾驶模式绑定调节。


在“细语”模式下(经济模式),从仪表能量流来看,这时能量回收最弱,几乎没有能量回收,但是在此模式下轻度制动,制动响应主观感觉有延迟,踏板初段制动力的建立比较缓慢,突然能量回收介入后,制动力明显增加,给人制动的线性感不太好,而且踏板行程相对较短,能量回收来回退出介入让人感觉制动时调整性不好,比较难控制好制动力度。


中度制动时,制动力延迟的感觉会减轻好转,不再有“空行程长”的感觉,但是一样不太好控制制动力调整。


“入胜”和“不羁”模式(分别对应普通和运动模式)下,能量回收处于“一般”和“强”之间,此时轻度制动时,制动的响应好于“细语”模式,因为松油门能量回收就介入。三种模式下,中度制动的感觉没有明显区别,ABS介入后车辆控制比较稳定,方向盘会有轻微调整,但是车辆的稳定性没有问题。


电马的制动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制动力的增益曲线比较陡峭,会让人觉得制动力建立得比较快(除了细语模式的初段),有时就会让人觉得制动时的舒适性不好控制。同事也说过,开电马容易把自己弄晕。



05

底盘平顺性

本来从最初车辆给人的感觉上就没有对电马的平顺性报很大的期待,确实也如同预料的一样,电马总体上在平顺性方面表现有需要改进之处。



对于初级平顺性,电马在破损路面、一般水泥路面、粗糙路面上,车身的控制相对一般,有比较多的俯仰、侧倾动作,前后悬平衡的感觉比较差,怀疑是后悬的阻尼设置较小和前悬匹配度差导致。俯仰的角度比较大,不过侧倾的角度较小,但是侧倾的频率很高,有时甚至感觉后轴近似于侧向的移动而不是侧倾。


在低速情况下,对于一些路面小激励,这时侧倾的动作会比破损路面等更明显,在城市里行驶不时能感觉到车身左右晃动。在一些颠簸抛跳路面,车身还会有纵向的窜动感,会让头部在头枕上拍打,这点怀疑也是和后悬的控制有关系。


另外在一些大点的起伏路面快速通过时,后悬的上抛弹跳相对明显,会导致后悬的漂浮感很强,路面连接感变差。



在次级平顺性方面,通过破损路、接缝、粗糙路时,方向盘、地板、踏板振动明显,整体给人的感受就是路感十分清晰,对于路面信息的复制感很强,虽然对路面感知加强,但是确实影响乘坐舒适性,开车时间长后,手会有麻的感觉。


而在粗糙路面和平滑路面上后轴的跳动也很明显,频率接近人体的频率,导致乘员在车内感受的跳动更加明显,舒适性较差。



电马在平顺性上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对于大一些的接缝、凸台、沟槽、减速带等单项冲击工况,除了给人的触感偏硬之外,悬架对于冲击的收敛以及顶升抛跳都抑制的不错,没有多余的余振。而且底盘给人的感觉是很“整”、很厚重的感觉,不会有特别明显松散的印象,这一点比最近开过的几台车都要更好一些。



06

总结

福特电马,正如前面所说,在底盘表现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总体上会给人一定运动的感觉,一般情况下足够应付大多数人的驾驶需求,也能让人小小的放肆一把,就如同三个驾驶模式一般,可以“不羁”一把。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福特就该给自己定位 “驾驶者之车”,将运动化再做彻底一些。


福特一直都有不少好玩的小众车型,之前就有好多人说过,福特后续就专注于纯粹的、好玩的、小众的车型算了,也许还能在市场上引起不少共鸣,就如同国产烈马一般。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