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无人出租车被抹黑,一场漫长的博弈战打响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走进百姓的生活。但最近,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品牌萝卜快跑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抹黑风波。

不久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对百度Apollo旗下的萝卜快跑进行投诉,主要反映萝卜快跑在早晚高峰时段出现无故停在马路中间、高架上占最左道低速行驶、转弯卡着不动等情况,导致交通拥堵。

对于此事,萝卜快跑回应称:“近日出现的恶意投诉、虚假事故等网络内容,经核查、取证,确认与事实严重不符。对于上述混淆视听、操纵舆论的黑水军行为,我们已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随着事件的发酵,警方介入了调查。经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这是一起有组织的网络犯罪行为,五名犯罪嫌疑人对萝卜快跑进行恶意抹黑,企图破坏其商业信誉。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百度的一次考验,更反映出自动驾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众玩家抢滩,试运营如火如荼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自动驾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目标。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初期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无人驾驶出租车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场空间将超过2万亿美元。太平洋证券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Robotaxi中国市场规模分别有望突破1.18万亿元和2.93万亿元。

在国内,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远不止百度。小马智行、广汽等纷纷投身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

 

 

2024年1月31日,小马智行获得深圳市宝安区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许可,正式开启全国首个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收费运营服务。由此,小马智行成为了能在北广深实现全无人、全天候收费运营,且在高速路段最高车速达到120km/h,城区道路80km/h的企业。目前,搭载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雷克萨斯RX、丰田赛那L4级自动驾驶车型,已完成“主驾有人、副驾有人、后排有人、车内无人”四个技术阶段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如祺出行于2022年10月,在广州南沙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的商业化混合运营,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2023年4月,如祺出行获得广州市南沙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资质,其Robotaxi车队开启示范运营。

 

 

2024年1月,如祺出行进一步扩大Robotaxi商业化运营范围。在取得深圳市宝安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牌照后,开始在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

此外,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也在2024年4月宣布成立了合资公司安滴科技,终极目标是打通“技术+智造+运营”L4商业生态闭环。安滴计划,在2025年量产L4级别自动驾驶出租车,抢占先机。

在国际上,特斯拉对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早已虎视眈眈。今年4月5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特斯拉将于8月8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有爆料称,特斯拉正在为上海的数据中心招聘自动辅助驾驶软件测试工程师相关专业人才。特斯拉中国官方对于FSD的购买页面描述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稍后推出”更改为“即将推出”,这一变化似乎预示着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市场落地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商业化落地尚需迈过4道坎 

 

从各玩家的进展来推测,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未来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似乎没有悬念。不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营还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技术是实现全无人驾驶的主要挑战。无人驾驶产业链涉及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智能传感器、芯片制造、车辆工程等诸多环节的协作开发,涉及感知、计算、决策、控制等大量核心技术。对于在极度复杂路况下的技术性难题,相关企业在短期内较难攻克。“无人驾驶出租车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条件,在很多路况复杂或狭窄的街道,无人驾驶出租车根本无法胜任,如果这种车只是在限定区域内行驶,它的消费群体是有限的。”一位出租车司机举例说。

其次,目前,自动驾驶车辆在责任归属、事故处理等方面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导。“现在已经有很多试行条例、促进型政策出台,但没有全国性的政策法规明确说明应该如何落地,从尝试阶段到政策法规明确,需要时间让政府和企业进行磨合,最后找到一个合适的框架,让企业能安全可靠地运营全无人车辆。”T3出行副总裁李京峰有感而发。

第三,自动驾驶技术在伦理层面面临诸多争议。此次“萝卜快跑被抹黑”事件中,部分群众对自动驾驶的担忧和不信任感,正是社会接受度不高的体现。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无人出租车市场认知和接受程度普遍较低,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无人出租车当前主要在一线城市郊区示范运行,触达场景有限,用户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二是相关技术尚未得到大规模验证,民众对自动驾驶安全存有疑虑。

 

 

第四,安全与隐私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引发对技术安全性的质疑。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指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系统智能性、安全性等领域仍然存在挑战。同时,自动驾驶车辆收集的大量数据也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正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所言,全无人驾驶出租车要实现大规模市场化,不仅需企业进一步克服技术挑战,提升用户体验和风控能力,而且还需政府与社会各方合作,形成良好协同互动。而这个过程牵扯多方利益,是一个漫长的博弈过程。

标签: Robotaxi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