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我在北欧,见证了领克Z10全球首秀

图片

各位《萝卜报告》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编辑部的负责人奥杰。去年9月,我曾经去到东南亚,写下了一篇东南亚游记,记录了沿途的点点滴滴。时隔大半年之后,我这次我来到了北欧的瑞典哥德堡,参加领克首款纯电旗舰轿车Z10的发布会。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去北欧国家,所以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旅途中的见闻,以及这次活动去到的一些地方。而一切的开始,还要追溯到5月初的一个上午......

图片

5月7日,我收到了寅哥发过来的活动邀请,上面写着“领克E371哥德堡发布会”。其实对于E371这个代号来说,关注车圈的朋友肯定都听说过,它就是被称为ZERO的领克首款纯电轿车。有机会在领克品牌诞生的地方见证他们首款纯电轿车的发布,我毫无犹豫地接下了这次活动。

图片

图片

一个月后的6月10日,我踏上了北欧之旅。由于路途遥远,北京没有直飞哥德堡的航班,我需要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转机,然后飞抵哥德堡,整个行程耗时16个小时以上。于是在北京时间6月11日0点,我坐上了飞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红眼航班虽然疲劳,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在第二天清晨于万米高空欣赏到美丽的日出。更巧合的是,当时我所处的伊斯坦布尔是欧亚大陆交界的区域,所以这缕阳光也是来自欧亚大陆交汇之处。

图片

伊斯坦布尔作为欧洲和亚洲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机场的面积也是相当夸张,并且机场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国际大牌,只是价格不太美丽。

图片

在伊斯坦布尔机场短暂停留后,我坐上了飞往哥德堡的航班,第二趟行程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差不多是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当飞机抵达瑞典上空时,就已经可以看到非常独特的北欧地貌了,湖泊与森林交相呼应,地不广但人很稀。最终,在北京时间第二天下午4点,也就是当地时间的上午10点钟,我抵达了北欧的工业中心哥德堡。

图片

哥德堡不愧是沃尔沃的老家,机场的行李传送带上甚至都摆放着最新的EX30,停车场也随处可见V60、V90的出租车。与此同时,还有吸入鼻腔的清冷空气。

图片

虽然落地当天哥德堡晴空万里,但温度依旧只有15℃左右,相比起38℃高温预警的北京算得上寒冷了。

图片

图片

午餐就是简单的西式快餐,吃完饭后我的职业病犯了,直接走向了餐厅附近的停车场......首先吸引到我的并不是什么北欧特产,而是一辆正宗美系车雪佛兰Suburban,在以环保著称的北欧见到这种大排量美系SUV,说实话还挺意外的。

图片

图片

随后,角落里的一台萨博9-5旅行版引起了我的关注,从车型来看,它应该是初代9-5中期改款后的版本,这代车型在2001-2005年间生产,至今已有20年历史了。

图片

在远处,还有一台标轴的G30代宝马5系,轮圈还是国内没见过的五星造型。客观来说,G30这代5系的外观,是要比最新的G60这一代好看的,整体对于运动和优雅的拿捏非常到位,个人认为是继E60之后的巅峰之作。

图片

图片

隔壁的大停车场内车型更多,这里有欧洲特色的Cupra Formenter,一款使用大众MQB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定位要比标轴的途观还低一点,造型非常运动。

图片

图片

此外,还有前几天刚在国内预售的现代IONIQ 5,实车看起来非常具有“赛博朋克”的感觉,算是电动车里颜值最高的一档了。不过这台车并不是瑞典本地车牌,而是来自挪威。在它旁边,还有一台标致308旅行版,也是非常具有欧洲特色。

图片

虽然经历了长途飞行,但北欧独特的人文地貌让我完全忘记了疲惫。所以当天下午我没有选择在酒店休息,而是直接拿起了相机,决定来一次哥德堡Citywalk。

图片

从地理上来说,哥德堡都市圈被一条斜向的约塔河分开,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河北岸的吉利Uni3园区内(上图蓝框),这里更像是开发区,以企业为主。而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区,则位于河的南岸。

图片

要想从酒店去到城市中心,除了汽车外,也可以乘坐哥德堡的免费渡轮。这种渡轮是专门为了满足当地市民通勤需求设计的,沿线布置了多个码头,并且每艘渡轮都有像公交车一样的编号,对应不同的接驳码头。

图片

在渡轮上可以看到河对岸停着一搜瑞典海军J19斯莫兰号驱逐舰,1979年退役,1987年起成为了哥德堡Maritiman军事博物馆的展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了渡轮后,我就正式来到了哥德堡的城市中心。这里最吸引眼球的是蓝色的有轨电车,这种电车有相对复古一些的造型,也有新潮一些的版本,搭配蓝色的公交车,构建成了哥德堡重要的公交枢纽网络。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哥德堡的有轨电车轨道是允许行人直接穿越的,只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就可以通行,并没有独立的交通信号灯。不仅如此,哥德堡的很多路口也没有斑马线,行人可以直接横穿马路,机动车则会非常守规矩地停车礼让。当然,如果机动车率先进入路口的话,行人也不会再进入路口与机动车抢行,二者之间靠着这种微妙的平衡通行。

我到不觉得这种方式是绝对合理的,互相礼让的前提还是人少车少。搁在北京早高峰的望京、国贸,等到你上班迟到也不会礼让结束,最终还得靠红绿灯和带着红袖标的大爷大妈来约束。

图片

图片

至于马路上都有什么车,除了遍地的极星2、V60、V90外,哥德堡本地的老沃尔沃V70也很多,方正硬朗的造型辨识度很高,后备厢空间也相当夸张。

图片

另外,哥德堡街头也经常可以见到大众ID.BUZZ,大部分都是封闭式货箱的工具车,喷涂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再配上银色的钢圈,太欧洲了。

图片

图片

悬挂黄色车牌的官方出租车大部分都是V60或V90,当然也有少数的起亚EV6作为出租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至于哥德堡街头的中国车,领克01最为常见,其次则是极氪001、蔚来ET5T等。另外,MG4、荣威Ei5(在瑞典悬挂MG标)这两款品牌有欧洲血统的电动车,在哥德堡也有一定的能见度。

图片图片

来哥德堡的第二天要正式进入工作模式了,领克的活动方上午带我们参观了很多车迷梦寐以求的Cyan Racing车队总部,位于哥德堡郊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内。

图片

Cyan Racing是一支源自北欧的赛车劲旅,历史可以追溯至1996年。当时它名为Flash Engineering,在2005年更名为Polestar。沃尔沃在2015年收购其性能车部门后,车队正式更名为Cyan Racing。如今,Cyan Racing车队则是驾驶领克的赛车参加各项赛事。

图片

一进入主楼,就可以看见满墙的奖杯,展示着Cyan Racing车队及其前身自1996年至今的辉煌战绩。

图片

图片

在一层的工作区的外围,是由玻璃墙分隔的几个工作间,分别负责赛车的引擎、底盘悬架等部件的工作。

图片

而在中央区域,则是6个可以停放赛车的工位,每次参赛后的车辆都会拉回这里进行维修整备,每个工位都是专人专车设计,比如目前Cyan Racing车队“小杨”扬·埃赫拉的赛车就停在这里。而中国车手马青骅的赛车,则因为刚刚参加完TCR摩洛哥站的比赛,获得了冠军,还没有拉回来。

图片

图片

二层的展示区同样重磅,首先是3台Cyan Racing车队的领克赛车,我甚至可以拉开车门看到赛车的内饰,这也是我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领克的赛车。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在另外一侧,则摆放着Cyan Racing车队过去使用的沃尔沃赛车,从90年代的850赛车,到后期的V60、S60赛车一应俱全。如果你是一个沃尔沃/领克赛车的粉丝,来到这里绝对可以大饱眼福。

图片图片

结束了Cyan Racing车队总部的参观游览,当天下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领克首款纯电旗舰的发布会了。无论是领克ZERO还是E371,其实都是这款车在设计研发阶段的代号,最终的正式命名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它叫领克Z10。

图片

发布会的现场就位于吉利Uni3欧洲创新中心内,现场不仅邀请了上百家中国媒体,还有领克车主、外国媒体等从业者到来,可见领克对于Z10的重视程度。

图片

领克Z10是一款基于浩瀚架构打造的纯电中大型轿车,从实车来看,Z10的前脸采用了领克07、08同款的设计语言,无论是原创度还是品牌辨识度都相当到位。细节部分,领克Z10车头的灯带采用了RBG多色灯源,可以发出多达256种色彩,这个之前还真是没在别的车上见过。

图片

在侧面造型上,领克Z10高度还原了此前ZERO概念车的设计理念,虽然是修长低趴的轿跑,却并没有过分追求圆润,而是使用了更多的硬线条来提升车辆的时尚感。同时,由于领克Z10采用了传统的三厢车尾门结构,所以车辆的后悬部分很长,实车看起来非常具有豪华轿车的气势感。同时,得益于车辆流畅低趴的造型,Z10的风阻系数仅为0.198Cd,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能耗和噪音。

尺寸方面,领克Z10的长宽高分别为5028/1966/1468mm,轴距则达到了3005mm,相比小米SU7更加修长,与传统认知里的奥迪A6L、奔驰E级等车型的体量接近。

图片

图片

在轮胎部分,领克Z10提供了3款轮毂可选,入门版为19英寸星徽轮毂,中高配则有2款21英寸轮毂可选。同时,像是领克品牌常用的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隐藏式水切也都没有在Z10上缺席。

图片

从我个人的主观喜好来说,我最喜欢Z10的侧后方设计,微微上扬的窗线,与溜背的车顶线条在C柱交汇,简洁而不失设计感的贯穿式尾灯夹在尾门的折面中,整体的观感饱满而一体,相当漂亮。

图片

同时,Z10还提供了一个硕大的电动扰流板,在70km/h以上的时速可以自动打开,30km/h以内自动降下,上扬的角度为15°。当然,如果你想耍帅的话,也可以在车机内手动开启,让车辆的尾部视觉更加战斗。

图片

图片

在内饰部分,Z10延续了北欧简约的风格,中控台的层次并不繁杂,并且加入了一条LED氛围灯点缀。中间是一块15.4英寸的大屏,驾驶员前方还有一块隐藏在仪表台内部的细长条屏幕,不仅可以显示核心的行驶信息,也不会破坏内饰的一体感,相当聪明的做法。

图片

图片

在中控屏内部是LYNK Flyme Auto智能车机系统,无论是功能性、语音交互、UI逻辑、车机互联都是目前第一梯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领克Z10首发搭载了AMD V2000车机芯片,相比行业主流的高通8295芯片拥有1.8倍的算力,是目前车机芯片里的天花板。

图片

由于现场时间限制,这次我没来得及给大家拍摄车辆的空间表现。但是从现场体验来看,以我183cm、85kg的身材,领克Z10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头部空间都有一定的余量,后排腿部空间甚至可以达到2拳的水平,足够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了。

图片

在硬件方面,领克Z10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高配车型提供双腔空悬+CDC的配置。根据最新的工信部申报信息来看,领克Z10将提供272马力、421马力两种功率的单电机版本,以及789马力的四驱版本。其中,四驱版的0-100km/h加速可以达到3.5秒。在充电方面,领克Z10入门版会采用400V架构,高配车型为800V,充电15分钟可以补充续航573km,满电续航超过800km。

图片

关于Z10具体的配置和体验,后续等上市后我们再聊。从市场中看,领克Z10的核心竞争对手还是小米SU7,只不过这两款车在气质上有很大不同,小米SU7更偏向年轻运动,而领克Z10则更具有豪华旗舰的感觉。目前小米SU7入门版为21.59万,采用400V架构以及299马力单电机,规格与领克Z10的入门版是接近的。因此,我们预测未来领克Z10的主要售价区间也会集中在20-30万这个价位里,非常值得期待。

在参加完Z10的发布会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一次媒体专访,有机会与领克的高管近距离沟通领克Z10的一些疑问。现场接受专访的三位高管分别是:

淦家阅-吉利汽车集团CEO

林杰-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陈小飞-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关于专访,我筛选了一些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以及高管给出的回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完:

Q1:领克Z10的发布对领克意味着什么?领克对Z10有什么样的期待?

淦家阅:Z10对领克来说特别重要。一直以来,领克以潮流、运动、个性的品牌调性,深受客户认同。我们做过调研,有60%的领克用户很希望领克出纯电产品,满足新能源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所以我们顺应市场变化,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推出领克Z10。

对领克品牌来讲,Z10丰富了我们的产品线,同时丰富了用户的选择。

领克的产品一直是非常独特的。领克Z10更是高度还原了The Next Day概念车的元素,以全新的设计语言打造,相信它会有很好的市场表现。因为从第一张图纸开始,设计师就将用户需求与匠心原创精神结合起来,更好地打造出用户喜欢的产品。同时在智能化、性能、安全等方面,我们给了领克Z10最好的技术和资源。

Q2:领克是一个设计驱动的品牌,一直强调原创和创新。那么设计对于整个市场或者产品维度有什么作用?

林杰:如果领克品牌做平庸了,没有设计感了,就不领克了。我们每一款领克的设计,投入都是亿元级的。你要原创,就意味着可能不成功。不是原创就成功的,原创的难度肯定比抄袭的难度高多了。但原创是具有价值的,这个是大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共识的,只有原创才有知识产权。所以不管是在造型上、技术上,我们都坚持原创。

Q3:领克与新势力有什么区别?

林杰:对于领克来说,我本年轻。对于有些品牌来说,我是百年品牌,我需要让自己焕发年轻。对于领克来说,我本来就很年轻,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我们的用户都已经告诉我们了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地把产品组织出来,交到他们手里。


结束了媒体专访,当天的工作也算结束了。不过,我的哥德堡之行尚未结束,接下来还有游船晚宴、领克办公室参观、以及沃尔沃博物馆等待着我......

标签: 领克 领克Z10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