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车靠油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文|嗷嗷胡


“天天呼吁禁止燃油车,结果自己造了个插电车油箱比燃油车还大。”这是前两天贾可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说的。

一面是新能源渗透率站稳50%的形势一片大好,另一面是其中纯电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新能源增长越来越倚重增程与插混。

增程/插混取代纯电,成为新能源转型中的新主力,这个情况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造电车,还得“加油”


半年多前,本胡就说过《增程占了大便宜》;再往前2022年初的年终回顾,说的是《2021真正的趋势,不是电动车》——而是增程/插混。

一个冷笑话:造电车,还是得加油。



曾几何时,纯电就是整个新能源事业唯一的正确。

“脱裤子放屁”和“只是过渡”言犹在耳,“蔚小理”那年还是“蔚小威”,扔不掉油箱的只能去跟小孩一桌,挂着绿牌跑加油站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现在,国内仍然坚持只走纯电一条路的车企已经越来越稀罕,反倒是那些开启了插混/增程支线的纯电车企起死回生,甚至越活越滋润。

自打吃了脑白金,思路打通了,不死磕纯电一条路,现在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气卖三万,不费劲!



理想问界比亚迪这都不说了。前有零跑、哪吒靠增程鲤鱼打挺,深蓝、岚图这样的自主新品牌迅速站稳;后有极氪、阿维塔已经在来的路上,小米、智己、小鹏踮脚张望反复试探。

剩下还专注纯电的,最大牌的特斯拉不解释;蔚来那是人家不走寻常路,有换电护城河曲线救国;余下凤毛麟角多是背靠大集团的纯电专门品牌,本来也不靠自己混生活。

2023年6月,国内新能源销量中纯电还占69.4%,PHEV与纯电之比是3:7。一年后的2024年5月,这个比例来到了4:6。

尤其是今年以来,PHEV在5个月中的4个月占比超四成。前五个月累计,PHEV同比增长了54.6万辆,而纯电是28.7万辆。也就是说现在新能源渗透率的迅猛势头,2/3来自带油箱的PHEV。



风水轮流转


面对现实,不论车企还是消费者,已经少有人提及插混/增程再谈所谓的“只是过渡”了。

这个问题之前说过无数次:不要把当下消费和未来趋势混为一谈。“过渡or不是过渡”永远争不出个结果,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

就像人类终将殖民太空,那么我们今天活在地球上确实可以认为是过渡,但,又如何呢?是过渡,然后呢?关你我屁事?

插混的问题一模一样。不用挖得太细致,记忆中听到“插混只是过渡”这个说法,最晚也是七八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了吧?而这段时间已经够一辆私家车换三任主人,彼时的消费者顾虑“会不会只是过渡”是字面意义上的杞人忧天。

“过渡”已经是陈年包浆话题,现在值得讨论的是,插混算不算“窃取”了纯电的革命果实。



起初,插混是纯电的小老弟,在一边摇旗呐喊。早年间插混的销量一直是纯电的零头,仅仅作为新能源中的另类和添头,那个时候的人们充满了纯电一步到位的幻想——所以“过渡”说法才深入人心。

尤其在2020年之后,宏观层面海外无限量宽松让新能源概念冲上了天,全球各地充斥着大干快上再不搞就晚了的气氛;微观层面城市展厅、线上看车,比传统4S店更适应疫情下的看车购车需求。

那两年是纯电车企最滋润的时光。

变化发生在2021年末到2022年,国内是第二波疫情冲击,国际是低利率时代结束伴随地缘动荡。几十年来“越来越好”的预期戛然而止,互联网行业跌落神坛,爱尝鲜的人群大幅减少。

近两年是这一变化的进一步延续,尽管电池价格已经跌至谷底,可比这更快的是新势力们的业绩压力和盈利预期。纯电市场并没有及时扩大到足够程度,可对车企们的考验却提前到来了。

今天已经有威马、高合、天际等多家当初有头有脸的车企,濒临或者已经关停倒闭,如果今天还活着的车企都没有选择踏出增程/插混这一步呢?

与其说今天的增程和插混,窃取了纯电苦苦挣来的新能源革命果实,不如说当初那几年纯电的快乐时光本来就也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今天插混和增程后来居上不过是补课。

所谓风水轮流转,不能只看到今天的增程插混吃到肉,忘了当年纯电霸占镁光灯而插混无人问津。



纯电不能停


插混和增程是市场大热门,不等于纯电就被判了死刑。今天上赶着无差别的搞增程,和当年在快乐时光的尾巴上all-in纯电,有什么本质区别?

理想进军纯电被一些人视作战略失败,仿佛就可以继续搞增程搞到底;乐道的沟通会上,连李斌都要被问及做不做增程。

李斌仍然认为增程是过渡型的东西,但蔚来确实有理由这么说,因为他们视换电为终局,那么不限于增程连充电都只是过渡。如果站在蔚来的立场上,这是由屁股决定的必然。



新势力、新能源今天的估值,最初无不是建立在对零碳未来的美好幻想上。要知道理想是从品牌建立伊始,就公开给出了超充纯电的确定方向和大致时间表,增程从一开始就并非最终目的。

所以增程和插混只能被作为权宜之计,只能是熬过现在的一时之选,倘若哪家新势力视增程为唯一、为核心方向,那么它又凭什么被视为新势力、而以成长性来估值呢?

社会层面也一样,增程和插混确实是现实的做法,但也不能任由新能源走向“烧油也算”的危险共识,不能忘了搞新能源的初心是什么。

尽管增程和插混已经成功地帮助整个市场,塑造了“充电补能”的认知和环境,但它们终究不是纯电,终究可以不依赖充电桩而具备最基本的车辆效用。

这意味着永远离社会交通全面电动化、零碳化差一步,如果缺少了纯电对非纯电的全面替代,这一步将永远近在眼前却不可触及。

油箱就像奶嘴,孩子吃不动饭时少不了,但不扔掉永远长不大;总有一天要丢掉,也不否认有些时候不能少。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