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彻底改变A级车!“车圈小米”再出手,激光雷达要普及了?

A级车、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只要十万元,可能吗?


日前接受采访时,零跑汽车CEO朱江明公布了品牌未来的计划,到2026年将完善A、C、D、T四个系列产品线,其中A系列定位10万元价位,计划明年首款产品上市;C系列定位15万元价位;D系列则是20万元价位,预计首款产品2026年上市;T系列为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


朱江明表示,A系列车型预计明年量产,希望能够为其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


QQ截图20240618181115.png


自动驾驶领域,激光雷达犹如王冠上的明珠,但高昂的成本令不少车企倾向于纯视觉方案,取消激光雷达,其中的代表便是特斯拉。前段时间小鹏、华为等企业相继公布纯视觉智驾方案,打算通过低成本的纯视觉方案下沉市场,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值此之际,零跑却逆势而行,计划为十万元价位的产品配备基于激光雷达的智驾方案。究竟是激光雷达成本已达到10万元价位产品可以接受的程度,还是零跑因近期营收、销量的提升昏了头?


激光雷达,不再高贵


2005年,第二届无人车挑战赛上,Velodyne为参赛车辆配备了一个重约45kg的360°多线束激光雷达,从此开启了属于激光雷达的智驾新时代。


2009年,自动驾驶赛道愈发火热,拥有先发优势的Velodyne也推出了改进版产品HDL-64E激光雷达,售价高达8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55万元),一颗雷达价比一台豪车可不是开玩笑。


好在,激光雷达属于工业品,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规模化生产,能够降低成本。2022年国内ADAS应用激光雷达装车量约为11.8万台,到了2023年装车量已达到约55万台。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15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激光雷达渗透率已达10.4%。


QQ截图20240618181918.png


通过规模化生产平摊成本后,激光雷达的价格也在飞速下降。以国内激光雷达销量装车量第一的速腾聚创为例,2020年到2022年三年时间,ADAS激光雷达价格从2.25万元一路下降至4300元。到了今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ADAS激光雷达的最新报价已经下探至约2600元。


同时,第一季度国内激光雷达销量也达到了12.04万台,其中ADAS激光雷达装车量为11.62万台,同比增长542%。15年时间,激光雷达价格下降了约99.5%,令其拥有了普及的可能。


禾赛科技表示,今年4月国内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激光雷达渗透率已达18.4%,1-4月高速NOA和城市NOA渗透率分别为20.8%和12.2%。


QQ截图20240618182141.png


然而,看似激光雷达价格不断下降、渗透率不断提升,但15万元以内的汽车装配激光雷达的希望依然渺茫,毕竟汽车对于成本太敏感了。在价格战不停歇的大背景下,如何压缩产品成本是每个车企都需要学习的内容,2600元的激光雷达依然是车企难以接受的成本。


面对智驾,比亚迪的态度是3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20万元以上车型选配;蔚来子品牌乐道定位20万元价位,但取消了激光雷达,取而代之的是4D毫米波雷达;小鹏汽车致力于成为中国高阶智驾普及者,但其定位10万-15万元的品牌MONA智驾方案同样基于纯视觉。


可以说中低端车型搭载基于纯视觉的智驾方案、高端车型配备激光雷达几乎已经成了行业共识,哪怕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造车新势力中的翘楚蔚来、智驾能力行业第一梯队的小鹏,现阶段也不敢说为10万元价位的产品配备激光雷达。


零跑,底气来自哪里?


毛利转正,底气十足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144155辆车,位列国内造车新势力前三,总营收167.47亿元,同比增长35.22%,股东应占溢利-42.16亿元,净利润率-25.18%,同比收窄29.42个百分点。


最令人惊讶的是,2023年零跑汽车毛利润率0.5%,首次实现全年毛利润转正。尽管零跑汽车仍处于亏损阶段,但毛利润的转正是扭亏为盈的开始。


QQ截图20240618182722.png


2023年零跑汽车经营现金流10.8亿元,同样首次实现全年转正,扣除支出成本后,自由现金流为-2.6亿元。零跑汽车现金储备达到了193.9亿元,相较2022年底近乎翻倍。


朱江明直言,零跑汽车控制成本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比亚迪,全车自制率超过70%,电子零部件实现了全域自研,电池零部件与比亚迪的差距也只有电芯需要采购,比亚迪敢降价,零跑汽车就敢跟。


除了毛利润转正和成本控制,零跑汽车敢于计划向10万元级汽车下放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的底气,还来自今年掌握的变现能力。


QQ截图20240618183038.png


车企出海不稀奇,但大多数车企选择了重资产、重投入模式,要在目标市场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甚至可能需要在当地建设工厂生产汽车。


重资产模式风险和成本较高,不适合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的出海方案则是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合作,成立了子公司零跑国际,其中Stellantis占股51%,零跑占股49%。


零跑国际总部位于荷兰,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车辆生产制造均由Stellantis负责,零跑汽车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该方案,零跑汽车摆脱了重资产模式,也进入了技术变现的高毛利率阶段。对于Stellantis而言,与零跑国际的合作,也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进入中国市场失败的问题。


预计今年9月底前,零跑国际就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T03和C10两款车,随后再向印度、亚太、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进军。从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透明,一路成长为行业领头羊,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不会因有利可图盲目进军高端市场或出海,或许才是零跑成功的秘诀。


QQ截图20240618183223.png


国内经营情况的好转、轻资产模式出海,零跑汽车有望2025年扭亏为盈,成为继理想、问界之后第三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品牌。极致的成本控制与良好的发展状况,成为了零跑汽车为10万元价位汽车配备激光雷达的基础。


零跑汽车打响了激光雷达下沉市场第一枪,但仅依靠一个零跑,难以实现激光雷达在10万元价位普及,更多车企加入,才是实现中低端车型普及激光雷达的决定性因素。


愿望虽好,价值何在?


现阶段绝大多数车企并未公布将激光雷达下放到10万元价位的计划,要知道4月国内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激光雷达渗透率不过18.4%,还有超过80%的中高端车型没有配备激光雷达,讨论激光雷达下放可能显得有些言之过早。


结合财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老牌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以及造车新势力没有扭亏为盈,哪怕是月销量一度超过5万辆的埃安汽车,也仅仅是实现了部分月份盈利。


更何况即便实现了盈利,是否愿意压缩利润空间,为中低端车型配备激光雷达仍是未知数。


小通认为,三年内愿意为10万元价位适配高阶智驾的车型大概率会有不少,如小鹏、五菱、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都曝出了相关规划,但基本为纯视觉方案,部分产品会融合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一些成本较为低廉的方案干脆只要摄像头。


pcbennerm3.jpg


由此来看,智驾会下放和逐渐普及,但激光雷达短时间内依然是部分中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未来愿意加速下放的激光雷达的车企,大概率是与零跑相似,距离盈利相差不远,希望通过激光雷达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销量,从而走出最后一步的造车新势力。


在为10万元价位车型普及激光雷达这条路上,未来数年内,零跑汽车注定要成为孤勇者。另外对于零跑来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使用激光雷达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目前零跑自身的智驾技术相对来说并不成熟,直到2024年其高快智驾才陆续上线,而城区智驾的上线更是遥遥无期。


换言之,零跑想要给10万元级新车装配激光雷达的想法虽好,关键还是在要有跟得上行业进度的智驾技术,最终在软硬件协同工作之下,将更好的体验带给消费者。而显然,在达到这样的体验之前,零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