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为何同一款皮卡却属不同的类型?聊聊关于皮卡分类的那点事儿

明明都是福特游骑侠,为什么在改装厂经手后就从货车变成了客车?又为什么同样都是江铃大道敢探者,你的就15年强制报废,而他的却30年?而所谓的“多用途货车”“宿营车”“小专车”以及“小专客”又都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含义,在日后的用车上又有哪些不同呢?相信对于初次关注皮卡或计划购买首台皮卡的消费者来说,在面对商家各种五花八门的宣传时早已无从下手。因此,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将依据国家相关的行业标准与法规,对皮卡车可能会涉及的机动车类型进行简要介绍,致力为小白选车时提供帮助,成为您的指路明灯。

一、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那今天就让咱们废话少说,直接切入主题,先从我国的汽车分类开始说起。其实无论是笼统的货车与客车的概念,还是“多用途货车”“小专车”与“小专客”这些相对细化的名称,它们均是由我国公安部对于机动车所划分的种类,在行驶证上“车辆类型”栏中直接体现。而现行的车型分类依据《道路交通管理 机动车类型》(GA 802-2019)执行,该标准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代替了此前在2014年施行的《机动车类型 术语和定义》(GA 802-2014),属于经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的强制性行业标准。

在这份行业标准中,把汽车分为了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与专项作业车这三大类。车辆类型的划分则采用了“规格”+“结构”的分类方式。以大家最为熟悉的“小型轿车”为例,“小型”属于载客汽车大类中的规格,是该标准下对于“车长小于6000mm且乘坐人数小于等于9人的载客汽车”的定义,而“轿车”为载客汽车大类中的其中一个结构,特指“车身结构为两厢式且乘坐人数不超过5人,或者车身结构为三厢式且乘坐人数小于等于9人的载客汽车”。而对于皮卡来说,目前主要会涉及的车辆类型为“轻型多用途货车”“小型专用客车”与“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三种类型。

不严谨地讲,同样一款皮卡在经过针对性的改装后,的确可以在“客车”“货车”与“专项作业车”这三大类中“轻松”地进行切换,所以这也会让许多的消费者非常困惑,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下皮卡的魅力与其特殊性。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皮卡这一词是一个音译于英文单词“pickup”的外来语,指敞篷小货车或轻型客货两用车。而在这种类型车辆引入我国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都被归纳到了“轻型普通货车”的范畴内,与大家普遍认知中的“小卡车”、“轻卡”属于同一类型。而至于“轻型多用途货车”这个种类,则是在最近几年才被明确的新概念。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被许多车友吐槽的“喷字”并粘贴反光条的要求则在2017年施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之后才被取消。

二、什么是“轻型多用途货车”?

在刚刚提到的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管理 机动车类型》(GA 802-2019)中,首次将“多用途货车”纳入了车辆结构的分类之中。所谓的“多用途货车”指的是“具有长头车身和驾驶室结构、核定乘坐人数小于或等于5人(含驾驶人)、驾驶室高度小于或等于2100mm、货箱栏板(货厢)上端离地高度小于或等于1500mm、最大设计总质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车型。而目前,车身长度小于6000mm且总质量小于4500kg的“轻型多用途货车”特指广义上的皮卡。而2022年05月01日实施的《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40712-2021)则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双排座椅多用途货车的技术要求。这是一份由工信部提出,经中汽标委、公安部以及众多车企共同起草针对“多用途货车”的国家标准,为皮卡车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性作用。

在此之后,有不少的老皮卡用户也根据这份新的技术条件将自己的爱车从“轻型普通货车”变更为了“轻型多用途货车”,将这一类有着更强乘用车属性的车型与普通载货专用的“轻卡”进行了区分。而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的许多地区都对“轻型多用途货车”,也就是皮卡在限行政策上进行了松绑,并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未来也极有可能会针对这一类车型推出更多的福利政策。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针对普通消费者推出的皮卡都属于“轻型多用途货车”的类别,无须再额外进行变更。不过虽然看起来更加美好,但归根到底,“轻型多用途货车”也属于货车的范畴,所以尽管在限行政策上得到了松绑,不过这一类车型在验车、报废等方面也还是有着非常大的痛点,如每年上线检测与15年强制报废等问题也依然成为许多消费者拒绝购买皮卡的主要原因。而为了摆脱“货车”的种种限制,由改装厂打造的“小专车”以及“小专客”也就应运而生。

三、浅析“小专车”与“小专客”

所谓“小专车”指的是“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而“小专客”则为“小型专用客车”,是指车辆注册登记时的类型。从根源上来讲,这一类皮卡都是基于原厂改装而来的车款。不过不同于大家普遍理解的改装车,这些经过第三方改装的皮卡大多数都得到了车企的授权,并且要和每一款新车相同,上市前必须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完成申报,同时车辆的VIN码也需要进入到相应的产品目录中。所以基于此要求,已经注册登记过的皮卡无法通过后期改装的方式进行车辆类型的变更,望各位“卡友”们详知。

在公告中,上述提到的这两款车型在产品名称这一栏中都被称为了“宿营车”,您可以把它看作是工信部对“专项作业车”与“专用客车”的统称。但是所谓的“宿营车”具体会被划分到哪一大类,我目前还没有在网上查到全国性的技术标准,或许存在不同的地方性规定。就现阶段来看,“宿营车”算是比较混乱的概念,具体的判断要根据当地车管部门的要求来决定。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宿营车”这个名字并不属于由公安部认定的机动车类型,所以并不会在行驶证上出现。

不过在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对“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与“小型专用客车”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与说明,而生产这一类车型的改装企业也基于这些规则对车辆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造。此外,由于从概念上来说,它们不再属于货车,所以在限行、验车和强制报废的政策上也与“轻型多用途货车”有所不同。简单来看,对于“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来说,它的强制报废期为30年,最高行驶速度120km/h,同时允许安装ETC。而“小型专用客车”则与普通小客车相同,没有了强制报废要求、可以进城,并且适用于“十年两检”的验车规定,同时还能享受到节假日小客车免通行费的福利政策。

不过虽然看似解决了痛点,但是“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与“小型专用客车”还远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完美。对于前者来说,这一类车型往往抹去了专用车的标识,拆除了随车的专用设备,有的加装了座椅,有的变更了配置。

然而在每年一次的验车中,其实都需要严格检查车辆的外观与专用设备是否齐全,这自然会让普通消费者的用车变得非常麻烦,风险倍增。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也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所以将“轻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上的设备拆除后改变为普通家用车,这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此外以北京为例,交管部门此前就明确表示,“专项作业车在本市按照货车管理,购买该车不需要购车指标,上路行驶需遵守货车的禁限行规定,每天6时至23时,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禁止通行。”

与之相比,“小型专用客车”在用车上更加贴近于普通的乘用车,而可以上该手续的福特游骑侠、江铃大道等车型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着很高的关注度。不过虽然没有了限行与报废的问题,但是由于它属于“小客车”,所以在限牌城市,购买这一类车型首先需要取得相应的购车指标,并且据部分车商的反馈,该类车型在北京还难以落地。此外,“小型专用客车”在原则上也不能进行拉货。而售价方面,在相同配置与动力系统下,“小型专用客车”手续的游骑侠要比普通的“轻型多用途货车”贵了大概6万-8万元,购车成本大幅提高。

所以无论是“小专车”还是“小专客”,它们都只能算是目前现有政策下的妥协方案,虽然依然有着较大的短板,但毕竟存在即合理,这两类皮卡也一定可以满足更多特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当然,相比曾经,目前针对皮卡的各项行业标准已经逐步完善。我们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皮卡真正全面解禁的那一天,期待着它们可以和市面上的那些硬派 SUV 拥有相同的政策待遇。而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可以真正让更多人感受到皮卡的魅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