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巴菲特为何持续减持比亚迪,沟通是否会左右巴菲特的决策

最新消息:

伯克希尔·哈撒韦再次减持比亚迪H股,减持达到134.75万股,持仓比例由7.02%下降至6.90%。

这是第十四次公开披露的巴菲特减持比亚迪,与上一次减持间隔超过半年;比亚迪方面对于巴菲特再次减持进行了回应,其相关人士称“公司在和对方沟通”,并称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量、利润等保持增长。

为何巴菲特会再次减持比亚迪?

这是来自汽车爱好者的提问,只是除了巴菲特以外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这里只能讲一讲笔者自己的观点,换位思考的话,个人也会选择减持比亚迪;原因在于曾经的比亚迪成长空间有多大是难以预测的,但是成长空间一定会很大,因为汽车电动化早已成为产业战略发展方向,而比亚迪又是第一批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车企。正确的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多,面对错误的方向即便再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某些在近十年里大量投入汽车内燃机和变速器研发的企业,这就等于在工业革命开启之时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研究养马一样。反之,比亚迪正确的选择让所有产业内的人看好,巴菲特自然不会例外,在这个阶段里是不会减持的。

优势在弱化

比亚迪的优势正在弱化,成长空间正在缩小。

当大部分车企都不搞新能源汽车或未将重心放在这一技术领域里的时候,提前起步的比亚迪则有疯狂生长的条件,尤其是在采用“垂直整合模式”实现对车辆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之后。其具备以更低成本打造出竞企相同品质产品的能力,这些车必然能快速抢占大量市场份额;比如秦、宋PLUS DM-i,比亚迪汉唐系列等车,这些车在近几年里拿到了巨大的份额。

但是今非昔比,一个产业不可能只依靠一家企业,想要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则产业必须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之后,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成型了,并且不论是电机、电控还是动力电池领域都已形成良性竞争生态。通俗来说就是各大车企不需要过多的投入新能源汽车核心硬件的研发,仅依托产业链进行方案整合也能打造出物美价廉的电动或混动汽车。

曾经的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王者”,且只有这一个“王者”;而现在依托产业供应链的车企个个都可以是“王者”,甚至可以打造出更具性价比的车辆,所以比亚迪的成长空间在个人看来已经很清晰,距离够到天花板怕是只有一步之遥。

并且任何一个产业里都不会允许某一家车企的市场占有率过高,客观上当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时候,其已经具备左右产品价格的能力;当占有率达到50%的时候一定会成为垄断企业,实际在超过30%之后就有必要宏观的进行均衡,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维持与促进产业良性发展。那么想要进一步的实现增长则要转向海外市场,而在西方汽车产业没有完成电动化转型之前,这些电动汽车的出海之路必定风云诡谲;海外市场不是那么容易开拓的,面对其尾大不掉的内燃机汽车产业体系,短期内很难有起色。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比亚迪,其各类增长还有可能继续,只是成长的速度和幅度很难再像前些年一样的夸张;并且其成长的速度过于快,抗风险能力有多强还是一个谜,此时选择抽身或许更稳妥,赞同巴菲特的做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