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市“武林争霸”车企到底该不该卷下去?

最近,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火了!

多位行业“大佬”纷纷对于车市内卷、长期主义、新能源汽车发展等行业焦点话题发表看法和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相互碰撞,“火药味“十足。有网友调侃“这分明是车市的武林大会”。

那么,车企大佬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此次,鬼哥先简单顺理一下各方观点: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会卷出中国品牌新高度,卷出用户利益最大化。”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则认为,“企业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现在很多车企都在裁员,这样下去,对社会和国家战略而言,并不是长期主义。”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举世无双。只有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则表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有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这种‘卷’,在竞争中为国家做贡献,打造世界级品牌。”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认为:“不打价格战不可能,如何在对应的价格里给消费者创造最优价值才是正解”。

这些激烈又深刻的专业观点,道出车市发展的痛点所在,内卷的背后,裁员、亏损、无序竞争在车市中同时并存,面对激烈的竞争,车企“卷”还是“不卷”,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必选题”。

内卷的车市 是谁“卷”不动了?

当前,车市主要分为“三大派”,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小米和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还有燃油车起家的传统车企。然而,车市疯狂内卷之下,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据悉,新能源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6%,整个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9%,相对偏低。

其中,没有造车经验的“蔚小理”入局后,就像进入一场冒险者游戏,不断遇险,不断闯关,直至如今,这三大品牌没有轻松可言。今年一季度,只有理想汽车实现盈利,小鹏蔚来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零跑、哪吒等新势力品牌也很清楚,当前车市中,想要按照常规路线取胜并不容易,他们一边不得不卷,一边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活下去。

小米、华为本身是科技巨头,有其它业务为汽车输血,跟新势力相比,他们卷起来更有本钱。按照常理来讲,跟这两大派相比,传统车企“卷”起来更有底气。

但当前传统新能源车企除了比亚迪,大多数新能源品牌及产品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而且,发展新能源汽车,就要有核心技术、平台架构、智驾系统,需要传统车企大笔大笔真金白银的投入,2023年年报显示,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99.2亿元,同比增长97.4%。

而传统车企“以油养电”已是行业常态,随着一轮又一轮“价格战”来袭,“6”字头的日产轩逸、“13万级”的凯美瑞在车市中出现,大尺度的促销导致传统车企的“利润奶牛”严重缩水。

利润减少且费用增加,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压力都显而易见。今年以来,广汽、一汽等车企相继裁员减压,此次,广汽提出纯电车型占有率超过50%以后,建议相关部门考虑“油电同权”。这一建议可能道出很多传统车企的心声,传统车企继续“以油养电”,有些养不动了。

卷价格没有未来 卷技术和价值才是关键

面对残酷的车市竞争,一些新能源品牌丧失了“底线”思维,不按套路出牌,在价格、产品、营销方面放出“奇招”,打破行业发展规律,想要快速取胜。

不可否认,国内车市新能源发展速度远超过预期,按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规划: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占比要超过50%。

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速度确实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很多中国品牌在上半场竞争中,凭借先发优势、资本优势、速度优势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状态。

可喜欢看足球比赛的球迷都知道,一场球赛中,上半场先进球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胜利。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拼的不是速度,即使汽车品牌上半场的领先不能让它在下半场竞争中“高枕无忧”。

下半场竞争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油电大战”还会继续,新能源行业的PK不会速战速决,油车依然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新能源车型难点技术的突破也需要时间进行考量。

国际知名调查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30年汽车的市场份额将是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其他混动)占40%、纯电30%、燃油30%的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车市会处于多种动力形式并存的状态。

此次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下半场将是一场持久战,车企需要具备体系能力、应变能力、持续能力还差异化能力,“价格战”不是车企赢得终局的关键,“技术战”和“价值战”才能赢得未来。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参与内卷应该找准方向。价格战不能不打,但只打“价格战”没有未来。不如像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劝友商那样,“价格战跟与不跟,要量力而为”,把精力放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拥有先进技术与高价值的好产品,才能提升车企整体作战能力。

鬼斗车观点:著名球星凯文·基冈曾说“我的足球是以速度为基础,充分利用我的双脚和脑袋,靠真正的技术去取胜”。对于车企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浮躁又内卷的车市中,卷价格、卷老板、卷流量都不是赢得未来的核心点,只有在长期主义理念下,卷技术、卷价值才能让品牌越走越远。

标签: 轩逸 车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