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真必要还是伪需求?纯电皮卡破局还得靠它!

“与中国乘用车市场一度超过50%的新能源渗透率相比,皮卡领域的新能源渗透率尚未突破10%,新能源技术红利在皮卡行业的应用明显不足”。这是在近期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国内某车企高管对现阶段新能源皮卡的发展状况所进行的客观评价。的确,与日益火爆的乘用车相比,在雷达RD6推出之前,纯电皮卡距离普通消费者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而考虑到皮卡的特殊性与目前纯电车依然存在的短板,相信还是会让不少网友与消费者提出一个灵魂拷问——“我们真的需要纯电皮卡吗?”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不要着急下结论,先来看看电动皮卡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如何。

海外痴迷高端路线 但后劲明显不足

在乘用车领域,由中国品牌掀起的纯电浪潮席卷全球,让那些自恃清高的百年车企也难以抵挡。不过要说到纯电皮卡,关于这一类车型,我们还得从皮卡最大的受众市场——美国开始说起。

皮卡在美国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用车环境以及皮卡车型所具备的强实用性特点,这些特性恰好契合了用户对工具车的实际需求。至于美国车企在皮卡生产方面,鉴于其在中低端价位已拥有稳定且成熟的纯燃油产品,因此对于新兴的纯电皮卡品类,这些车企普遍采取了较高的定位策略。

在海外媒体发布的纯电皮卡排行榜中,综合评分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RIVIAN R1T、福特F-150 Lightning、特斯拉Cybertruck、雪佛兰Silverado EV以及GMC HUMMER EV。其中,F-150 Lightning的起售价最低,不过也达到了57,090美元,在整个F-150家族中属于中端水平,而最贵的GMC Hummer EV的起售价格则达到了将近10万美元。所以从产品的定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美国市场中,纯电皮卡这一类车型基本属于专为中高端用户所打造的“大玩具”,导致它们在拥有强悍性能与更强玩乐属性的同时,也有着不菲的价格。

尽管皮卡车型在美国市场享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但纯电皮卡这一细分领域尚处于相对边缘地位。就市场销量趋势而言,纯电皮卡在美国的销售表现呈现了一种由盛转衰的态势。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F-150 Lightning为例,该车在2021年上市之初,短短三周内便实现了高达10万台的预订量,充分彰显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据外媒报道,到了2022年4月,该车型的预订单量更是突破了20万台,创造了空前的市场热度。鉴于市场对电动皮卡的强烈需求,福特公司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将扩建其电动车生产设施,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旺盛需求。

然而,所谓的预订单量历来是车企进行市场推广的一种策略,对于普通网友而言,难以核实其背后的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初,F-150 Lightning曾遭遇因电池起火而被迫停产的事件。并且自2023年下半年起,海外媒体相继披露了福特F-150 Lightning因销量低迷而不得不减少生产的消息。据外媒报道,福特公司计划自2024年1月起,将F-150 Lightning的月产量从原先的3200辆减半至1600辆,并大幅缩减了负责生产该车型的工厂员工数量,而此前所计划的电动工厂扩建项目也因此被迫搁置。

尽管未能达到预期,但在纯电皮卡市场中,F-150 Lightning的销量始终稳居榜首,今年一季度的登记数量显著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Cybertruck因产能限制导致其交付受阻,而此前备受瞩目的纯电“新势力”Rivian则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作为Rivian旗下的高端电动皮卡车型,R1T的起售价也达到了71,700美元,在发布之初也被许多人看作是特斯拉最强有力的挑战者。不过尽管它拥有着标新立异的设计以及绝对强悍的性能,但销量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月销量始终在数百台徘徊。而目前,Rivian公司也面临巨额亏损、股价下跌、工厂关闭以及大幅裁员的问题,陷入了与部分国内“新势力”相同的漩涡之中。

所以总体来看,虽然皮卡在美国深受消费者青睐,但针对纯电皮卡这一新兴品类,消费者仍持相对审慎的态度。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纯电皮卡在美国市场定位偏高,缺乏“亲民”属性;二是相较于传统燃油皮卡,纯电皮卡在应用场景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相较于传统皮卡在市场中占据的庞大份额,纯电皮卡的市场“存在感”确实较为微弱。

国内发展迅速 但定位有所差异

在国内市场中,纯电皮卡这一概念并非新鲜事物。回溯至18、19年,新能源浪潮初现之际,众多车企便已开始涉足电动皮卡领域。然而,与美国企业的做法有所不同,中国车企在初期推出的电动皮卡,大多是基于现有燃油皮卡进行改造升级而来,同时在车型定位与功能特性上,也与刚刚提到的美国电动皮卡存在显著差异。

与定位高端,提供更强玩乐属性的美国电动皮卡不同,目前中国市场中大部分的纯电皮卡依然保持着极强的工具车属性,为某些特定的行业提供支持。比如在2020年,郑州日产先后推出了纯电动皮卡锐骐6 EV锐骐EV这两款车型,很快就成为市政用车的主力车型之一,并一直占据新能源皮卡销量榜第一的位置。而像江西五十铃瑞迈EV以及江淮、福田品牌的电动皮卡车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机场、电网等领域中,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由于这一类车型的“底子”依然是传统的燃油皮卡,并且主要在特定的场内进行行驶,无远途出行需求,同时可以保证充电条件,所以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对于电动皮卡的纯电续航里程以及配置的要求并不高。这一类车型的官方续航普遍在200—300km左右,同时车上的功能也基本上以基础配置为主。这显然并不符合一般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并且动辄30、40万的价格也让它们远离了普通家庭。

而在2022年,雷达RD6的推出则第一次把电动皮卡带到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之中。据官方所说,该车基于原生纯电平台打造,同时采用了与乘用车相同的承载式车身以及“麦弗逊+多连杆”的悬挂组合,同时在各项配置上也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了丰富。所以尽管不够“野”,但是却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配置以及驾乘舒适性的要求,并且RD6的起售价格已经达到了“15万+”的位置,与早期推出的纯电皮卡相比售价近乎腰斩。

至于销量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4月雷达汽车销量为392辆,1-4月为1580辆,在整个电动皮卡的领域中有着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不过以今年四月为例,国内皮卡总销量为25761台,其中新能源皮卡销量为932台,占比也不过仅有3.6%,所以可见在国内市场,传统的燃油皮卡也依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品类过于小众 破局靠政策扶持

如果说皮卡在中国是相对小众的品类,那电动皮卡绝对算是小众之中的小众。虽然这一类车型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支持,一度被看作是新的“风口”,但是在现阶段,电动皮卡在热度与销量上还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消费者的认可度并不高。

归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电动皮卡在用车半径、补能效率以及在相对硬核工况下的整体表现相比传统的燃油皮卡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并且作为一台工具车,许多消费者也对纯电皮卡的重载能力,可靠性与使用场景抱有怀疑。而在前不久的媒体采访中,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制约电动皮卡的发展的一大问题,他说:“目前,新能源皮卡还是会受到充电桩保有量不足的制约。一般开皮卡的用户可能经常要到郊区等地,这些地方充电桩数量有限,会直接导致用车不方便,所以不会考虑购买新能源皮卡。”

所以考虑到续航、补能方面的问题,与强调重载、强越野能力的燃油皮卡不同,现阶段纯电皮卡本质上还要聚焦于一般的城市道路中,服务于那些对装载能力有一定需求的普通用户,致力于在全面解禁的地区成为城市SUV的竞争者。而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相比于硬核的越野装备,他们显然会更加在乎车辆外形设计、舒适性配置的丰富程度以及智驾、智舱上面的玩法,所以像雷达RD6这样的车型就很好地找到了自身的定位。

不过以上提到的几点并不能解决电动皮卡遇到的根本问题,在现有的限行、检验以及强制报废等政策下,专注于城市的定位反而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在皮卡解禁始终无法全面在全国落地的情况下,是否会针对纯电皮卡这个品类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就成为这一类车型能否破局的关键。

就像曾经的新能源乘用车,能够达到如今的成就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多年不断积累,同时在政策巨大扶持、产品升级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达到国内零售渗透率超过50%的巨大成就,所以对于纯电皮卡来说,自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关照”自然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可以肯定地说,纯电皮卡绝非伪需求。以雷达RD6为例,其在经济性、动力性以及驾控舒适性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已充分满足当前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获得了媒体与用户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相较于海外品牌,我们仍对中国车企在新能源相关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研发能力保持充分信心,并期待他们能够推出更多高品质的纯电皮卡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借鉴对乘用车的扶持政策,对电动皮卡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必将有助于推动纯电皮卡这一相对小众品类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纯电皮卡的价值与魅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