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车企是否还有机会进入美国,FF如何实现“桥梁战略”

贾跃亭又有新动态,内容如下。

中国汽车产业的下一个十年应该怎么走?

面对这个问题实事求是的解答应当是大家都在探索,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贾跃亭似乎有了答案;其在预告内容中提到“桥梁战略”等相关内容,不过描述的并不清晰,只是似乎在暗示FF汽车公司或将成为中美汽车产业合作的桥梁。

四个字的评价:大言不惭。

首先FF汽车公司是注册于美国的汽车公司,贾跃亭与其公司没有资格替代中国汽车产业发声;其次是否只有征服美国汽车市场才算是全球化,现在看来也是有一定争议的。就目前的中美欧汽车产业格局来看,区域保护主义盛行几乎是必然,全球汽车产业割裂怕也是难以避免的后果,其中的始作俑者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汽车产业阵营。

先不讨论中国车企是否还有机会进入美国,来看一看美国车企在华市场的表现,参考五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和汽车品牌占有率数据。

五大美系合资品牌的现状就是这样,福特汽车(含林肯)总计为1.1%,通用汽车三大品牌共计2.45%,合计不过是3.55%而已;而同期的德系汽车占有率依然超过18%,由此可见美系合资汽车的真实处境。

特斯拉汽车的销量虽然达到72573辆,占比约4.33%,但是特斯拉是独资车企;并且特斯拉汽车的月销量波动总会比较大,并且这种美系新势力品牌客观上很容易被取代。

假设福特、通用和特斯拉败退

中国车企是否还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取决于美国车企在中国市场还有没有生存空间;所谓的自由经贸一定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之上,任何一方无法获利都将无法维持经贸关系的平衡。当然也有遵循市场规律的参与者,比如中国,可是讲道理的国家毕竟是有限的,美国和欧盟作为曾经的“强者”始终拥有着的强盗逻辑,在其能够获利的前提下可以摆出自由经贸的姿态,反之,其不会允许中国车企在其本土市场吸金。

可是福特和通用两大美国汽车公司的处境相当不理想,现状是两大车企五个品牌的总销量还不如特斯拉一家;究其原因是其产品技术升级迭代周期太长,目前的产品线整体缺乏竞争力,而这种状况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改观。所以美系汽车的衰落是可以预见的,那么当美国车企在中国市场失去“钞能力”的时候,中国车企还会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吗?

相信结果是基本没有悬念的,这个结果也不是贾跃亭以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的。

预测:

继美国、欧盟陆续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将面对巨大的阻力,欧美为保护其内燃机汽车产业链和车企势必会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贸易壁垒,汽车产业很有可能以区域化的形式倒退。如何打破这样的局面是智库们正在努力思考的问题,是否有解还难以下结论,贾跃亭能否为产业带来一些灵感倒是也很难预测,只不过这个掮客一样的角色说什么都很难令人信服。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标签: FF FF 91 车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