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燃油车绝地反击

 

摘要:新能源车型将面临更激烈的挑战

 

文 方尧

 

在汽车行业,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挑战与机遇。近年来,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变革风暴,而传统燃油车则或多或少陷入了困境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进入2024以来,我们开始看到一些迹象:除了被迫应战价格战之外,燃油车市场也正展开一场绝地反击。

 

一、加速出海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对全球的车市结构带来了一些变化。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出口的量价齐升。

 

出口数量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1年的54万辆左右增加到到2023年的160万辆左右,复合增长幅度达到72%。

 

出口均价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由2021年的1.95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38万美元,复合增长幅度达到11%。

 

但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还是多以欧洲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和巴西等为主。对于燃油车市场,其实国内车企的整体竞争力仍然十分有限。

 

并且,从近几年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受到外部的冲击。去年下半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对中国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部分动力电池材料加征新的关税,且关税幅度从25%大幅度提升到100%。

 

外部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厂商和动力电池材料厂商纷纷搁置了部分海外建厂计划。

 

但这对国内燃油车的出口进程其实并无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燃油乘用车的出口同比增增长速度(26%)已经超过纯电动乘用车(12%)。

 

国内的燃油车出口量也从2021年的147万辆提升到2023年的334万辆,复合增长幅度达到51%。 

 

目前来看,国内汽车厂商出口俄罗斯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俄罗斯本土建厂,俄罗斯附近国家建厂,以及直接从国内出口。

 

其中,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的俄图拉市建厂;吉利汽车选择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地区建厂;而占据了俄罗斯汽车热销榜首的奇瑞汽车则是选择直接出口。

 

随着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逐渐壮大,如今当地的汽车市场已经处于俄罗斯本土品牌和中国品牌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2023年,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总份额为45%左右)。

 

中国燃油车企出海仍在加速。

 

二、加码插混

 

202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曾经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的王牌车型正在加速向新能源配置方向转型,有的或是推出插电式混动版,有的或是采用了更加智能的车机芯片,有的或是搭载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伴随着这些车型的亮相,传统燃油车巨头正向那些新能源品牌发起全面的反击,力图抢回属于自己市场。

 

本次车展上,别克就带来了旗下最新插电式混动车型-别克GL8陆尊PHEV,新车共推出3个版本,售价为35.99-41.99万元。GL8陆尊PHEV搭载上汽通用汽车全新一代PHEV智电插混系统,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370公里,同时,具备高阶智驾高速NOP智慧领航功能。

 

从定位上看,别克GL8和腾势D9两车同为中大型MPV,售价方面,别克GL8 陆尊 PHEV为35.99-41.99万元,与腾势D9 DM-i车型高度重合,显然,瞄准的正是目前MPV市场的销量冠军腾势D9。但是价格方面,别克GL8陆尊PHEV 奢享版,比腾势D9四驱旗舰型售价低了近3万元,而且后期用车成本更低,不仅买车性价比高,而且用车性价比更高。

 

显然,别克GL8这是在用插混技术反击对手,争夺的新能源MPV市场份额。在竞争对手的攻击之下,别克GL8被迫推出了插电式混动版本,宣告正式进军新能源MPV市场。

 

老牌燃油车巨头丰田也没闲着。

 

此前,就有消息称,丰田在华合资公司未来两到三年有导入插电式混动的计划,并且技术路线大概率不再延用丰田原有的Hybrid模式(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而是与比亚迪合作有可能采用DM-i超级混动技术。从未来产品规划来看,涉及车型大约有两三款。

 

前几天,丰田又正式宣布,将开发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小型发动机。在丰田看来,PHV是EV全面普及之前的“现实解决方案”,因此将通过磨砺发动机技术,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巨头抗衡。

 

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表示,做EV我们是认真的,做内燃机也是认真的。“此前的PHV、HV采用以内燃机为主、电动机为辅的结构。随着EV技术的进步,需要考虑以电为主的PHV。”

 

看起来,丰田将在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力,拥抱插电式混动技术,对新能源车品牌展开强力反击。

 

三、“神车”突击

 

面对新能源电动化浩荡大势,以及价格战之下市场份额的失守,合资车企也纷纷“翻新”他们的成名“神车”,试图来一场强势回击。


5月30日,上汽大众途观L Pro上市,这款号称“最智能的油车”此前已预热近两个月,现场更是请来大疆车载、腾讯出行、科大讯飞的负责人前来撑场,以图证明自身智驾、智舱上的实力。


身为上汽大众的 “功勋车型”,过去15年来,途观几乎是大众SUV的代名词,曾经也是销量最好的合资SUV。长期2万台的月销规模,占据着上汽大众两成的份额。


上汽大众希望新途观能成为当前市场的搅局者,从油车智能化,到以保值回购政策稳定价格体系。


在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看来,新能源汽车仍有续航焦虑,油车的优势无需多言,但其与电车最大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外观和智能化方面,补齐当代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后,这台曾经的“神车”似乎就能重生。


因此,从大疆的高阶智驾方案,到科大讯飞的智舱语音助手,这款20万元级SUV集各家所长,欲击穿“油车智能化不如电车”行业认知。


新途观的推出,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燃油车们反击的开始。

 

上汽大众表示,新途观是主打智能化的Pro系列第一款油车产品,年内帕萨特以及途昂的Pro版本都会登台上阵。在打磨技术的同时,再为A级车的智能化做准备。

 

一场燃油神车掀起的反攻大战似乎正快速酝酿着。但平心而论,上汽大众的智能化,在与华为、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仍有明显的距离;同时,在BBA都在疯狂降价、18余万元的宝马电车刷新着行业底价的当下,23.68万元的途观LPro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反击之举难以着力。

 

面对挑战,上汽大众给出三年8折的回购方案。用户不用再顾虑购车成本、二手车价的波动,上汽大众锁定用户车辆购入与最终出售价格的差额,以破解价格战无序内卷。上汽大众也借此争取了宝贵三年时间,加速补课产品和智能化。

 

也就是说,产品、技术、政策的布局,上汽大众为三年后的爆发下着一盘大棋。而这一切努力的背后,是这位曾经中国车市一哥乃至燃油车企们,迫切重拾荣光的缩影。

四、结语

 

政策的变动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近期,欧盟及英国对禁燃政策进行了调整,延缓了相关措施的执行时间。这一举措为传统燃油车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喘息之机。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新兴力量与传统巨头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只是,尽管燃油车市场似乎展开了一场反攻,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就受到了威胁。目前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仍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然而,随着燃油车市场的复苏迹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的竞争格局。传统巨头们或许会借助政策调整和产品更新重新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而新能源车型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