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同品牌更匹配,车机手机互联只能“一家亲”?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座舱从机械式座舱,到电子式座舱,再到现在的智能座舱,逐步实现高度集成化,呈现多联屏设计、多生态融合、智能感知和场景化服务等特征。

在这一阶段,基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汽车大屏与手机屏幕的联动,成为车企之间的重要角逐方向。手机、车机智能终端与生态的统一,正在成为刷新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变革性力量。

车手互联不断进化

用户如何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车机手机互联体验?

2014年,苹果推出CarPlay车载系统,通过车机与手机的连接,汽车可以实现导航、音乐播放以及与Siri交互等功能;2015年,百度推出Carlife。通过Carlife,车载屏幕能够和手机屏幕实现同步共享应用;之后,还出现一些第三方互联投屏系统,可以将手机功能映射到车机上。

2021年,华为鸿蒙OS发布,揭开万物互联的序幕,从此手机和车机联动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搭载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的汽车和华为手机相遇时,车机的超级桌面功能便可开启,从而实现手机终端应用无缝上车,让手机生态与车机生态融合共享。

相比以往的车机手机互联,华为鸿蒙车手互联易上手、好操作,在同一个账号下,可实现海量应用无缝上车,应用体验自适应,让手机应用变成车机应用的一部分。

魅族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也是如此,汽扯扒谈曾体验过由Flyme Auto赋能的领克08 EM-P和极星4两款车型。拿着魅族手机上车后就能直接实现手机和车机互联,无需通过手机蓝牙搜索或扫码连接。

在手机连上车机后,手机界面会在车载大屏底部以模块形式显示,点击进入可以完全呈现手机的界面样式和操作方式。魅族将其称为无界桌面,和鸿蒙的超级桌面异曲同工,在车机上就能直接使用手机应用(支付宝等金融类应用不支持跨端使用)。而且,魅族还有一个“小窗展示”功能,各个应用可以小窗样式呈现在桌面上,互不干扰。

同样,小米的手机车机互联也是登录同账号便可无缝互联,据了解,小米汽车还支持“一键PIN应用”的功能。用户可将手机应用常驻在车辆系统中,从而为车辆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

华为、小米和魅族原本都是手机厂商,转行做车机系统,也是得心应手,好像天生就比车企多了一点天赋。魅族相关人员向汽扯扒谈表示,基于在手机操作领域的丰富经验,魅族在车机打造领域,可以实现软件能力的迅速移植。

车手互联只能同品牌?

不过,以上可以实现无缝互联的手机车机,都是同一品牌,在同一账号下才能实现。一位阿维塔12的车主对汽扯扒谈表示,只有通过华为手机扫码,才能开启华为车机的超级桌面功能,实现流畅的车手互联体验。

之前,阿道夫创始人李志珍体验小米SU7,发现华为手机连不上小米车机,喊话雷军:国货都是一个大家庭,希望让很多花粉开着小米的车能互通互有。

汽扯扒谈在体验极星4的智能座舱时,也只有魅族手机可以启动无界桌面,其他品牌的手机只能通过蓝牙连接,而且可用功能有限。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各个车企智能座舱的底层架构并不互通,所以基本只能同品牌的手机能和车机进行互联,当然这也是对各自核心竞争力的自我保护,以及对市场的占有需求。

也许正是此种原因,才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己造手机。比如蔚来,前段时间,蔚来CEO李斌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谈及手机业务时表示:“蔚来不是要与小米和华为抢手机市场,而是要与蔚来汽车匹配做车手互联体验,这个肯定是做得最好的,因为我们在底层软件就把它打通了。”李斌透露,蔚来即将发布第二代手机。

此外,今年4月,极星发布AI旗舰手机Polestar Phone,售价为7388元;中国一汽宣布与亿咖通科技签署了智能座舱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将共同打造红旗品牌高端手机。

不过,今后想要实现更好的车机体验,消费者只能搭配同品牌手机吗?车企和一些手机厂商也在试图打破这种立在各个品牌之间的壁垒。

早在2021年9月,小米、OPPO、vivo三家手机厂商便牵头发起了“智慧车联开放联盟”,发布了CarLink车机互联技术,旨在汇聚两个领域的技术力量,实现手机与汽车的融合互联。目前,吉利、长安、上汽、奇瑞、一汽等车企,以及魅族、中兴等公司都加入了该联盟。

去年飞凡F7上市,车手互联同时接入了小米、Vivo、OPPO。根据官方演示,可以将OPPO手机内的应用无缝流转到飞凡汽车的原生系统中。

就目前来看,有能力的车企肯定会自己开发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毕竟“灵魂”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统一操作系统恐怕不太现实。或许,车企在构建自有生态时,也可以互相兼容,就像小米、OPPO、vivo成立的联盟似的。

今年北京车展,雷军也向王传福提及过兼容设备的想法,还提出让王传福来进行统一组织下。现阶段,虽然不能统一,但系统兼容对于各个车企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样中国汽车品牌才真是一个“大家庭”,而不是各自为政,消费者也能更加便捷的享受到优质的车手互联体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