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联盟崩塌后,比亚迪成国内车企最大对手

结成联盟的动机来自于共同的对手。

2023年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携长城、奇瑞、比亚迪、一汽等15家车企联合特斯拉签署了一份《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第一条就是“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彼时,特斯拉几次降价,对国内车企的冲击不小,这一价格联盟,约束的目标不言而喻。

历史上所有的价格联盟,都逃不脱一纸笑话的命运,这一次也不例外。

2023年2月10日,比亚迪推出售价9.98万元起的秦PLUS DM-i冠军版。2024年2月19日比亚迪又推出秦PLUS DM-i荣耀版,售价7.98万元起,比上个版本整整降了2万元。而就在今年5月28日,比亚迪又推出售价9.98万元的秦L DM-i,将B级车价格拉到10万以内。

一连串的组合拳,让国内20万元以内的车型倍感压力。此时的特斯拉已经不是国内车企最强大的对手,人们发现,比亚迪才是。

第一次喊比亚迪“卷王”的是华为的余承东。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表示:“全世界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有超低的成本,华为不善于卷超低价格,还是善于卷智能化、卷豪华感……”。

言外之意,论规模,华为比不过比亚迪,但论其他,华为还可以。如此明褒暗贬,不愧是高手。

比亚迪当然不能吃哑巴亏。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马上回应:“只要有一个好的技术、通过一个好的价格,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方”,并指出“华为过去一两年也进行了两次降价,这也是卷价格的行为”。

针锋相对,一一回应。意思很明显,比亚迪没有牺牲技术去降低成本,比亚迪始终将技术放在第一,只是比亚迪有条件通过好价格让消费者受益。

争论在延续,在2024重庆汽车论坛上,关于卷王的论战,从单挑变成了群殴。

比亚迪的一系列降价,给国内车企巨大的压力。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举世无双。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则表示:不断地卷价格、卷流量、卷老板、卷董事长,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了就不正常。什么叫过度?卷价格过度了没有钱赚,这个就不正常。

看来,国内车企的利润已经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不然不会明说出来。

继续争论,第一次听说“道德战”。

李书福表示:只有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则进一步表示:不能简单的打价格战,要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尤其是企业的道德战。

杨学良表示,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应仅仅局限于价格战,而应更广泛地涵盖技术、品质、品牌和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更应注重道德层面的竞争,即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合规治理。他指出,道德战的核心在于坚持诚信和责任,确保产品安全和环保标准。汽车企业更应坚守道德底线,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不通过欺骗消费者来获取短期利益。

至此,吉利将争论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回应,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以前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电动汽车跟着涨价。现在电池原材料降价了,降幅超过80%。如果电动汽车还不降价,对消费者来说不道德。价格战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过,推出下一期产品。要良性健康的竞争,不要置气,不要掀桌子。就像大家玩牌局一样,这一局不行,还有下一局。这才是长期主义,才是对消费者好,对行业健康发展好。

“我们不可能过度营销,也不可能通过巨大流量来谋求一时的发展。真正创造高端品牌还得靠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还是在于技术和创新。”此时王传福也不得不出面表态。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争论,最后还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做出了总结。

他认为,中国品牌快速发展,价格战在所难免。李学用认为:“第一,不打价格战不可能,如何在对应的价格里给消费者创造最优价值才是正解。第二,严重内卷的‘价格战’,从另一方面帮助中国品牌崛起,中国品牌的科技进步和成本优势得到体现。第三,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体现了企业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和坚持。第四,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核心是着眼全球市场,它考验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的能力,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必须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企业。”李学用认为,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是一个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体现了企业以何种方式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为用户服务的战略思维。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表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佳方式”。卷意味着追求卓越,推动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为用户创造价值。

看来比亚迪的想法并不是异类,其做法也是常规操作,不过是来得猛烈了点。

比亚迪又画了一张大饼。

眼看着争论不休,比亚迪李云飞话锋一转,他认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合在一块现在已经到60%左右。未来两年,中国品牌市占率可能到80%甚至更高,意味着中国品牌还有20%的增长空间,也就是400万辆,会有众多优秀的中国品牌,一起去拿下这个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空间很大,市场的容量也很大,大家要去做增量,向燃油车要份额,向合资品牌要份额。

经常吵架的朋友们都知道,吵架的作用有限,无非是虚张声势、寻找同盟,到了最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未来能不能在400万的份额中占一块,还要看各个车企的真本事。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