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卡罗拉销量暴跌9成,日系三大妈是怎么没落的

  • 作者: 懂车
  • 2024-06-08 21:48
  • 1780

一代“神车”终落幕?今年4月份,丰田卡罗拉的销量经历了断崖式下滑,直接暴跌到了4320台,要知道此前卡罗拉的销量基本上月月过万,在2018年1月的巅峰时刻,卡罗拉甚至卖出了46735台,现在还不到当年的1/10。

日系三大妈”中的另外两位成员,日子同样不太好过。作为卡罗拉姊妹版的雷凌,近两年销量也下跌了大约7成;而日产轩逸也差不多,2021年总共卖出51万台,然后跌到42万,又跌到37万,在下坡路上狂飙。以前遍地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走到哪都有同款,如今这销量,存在感已经大打折扣。

图片

对于三款经典车型的衰落,很多朋友归功于国产崛起,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更有诚意的配置,让这帮移动路障、毛坯房看起来像过时的古董一样,没有产品力,自然就销量崩盘。

真的如此吗?是,但不全是。

大家要明白一个大背景就是,廉价车型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萎缩。各价格段的销量占比,过去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2017年时,5-10万元的区间,占总销量的36.2%,10万-15万元的区间,占比32.2%,是绝对的主流市场。

图片

但随着时间推移,金字塔在逐渐变成纺锤型,5-10万元的区间在去年已经急剧减少到了15.1%。失去的这部分销量份额,都被价位更高的区间吸收了,20-30万区间,从2017年的8.5%上升到16.9%,15-20万区间,也上涨到了17%。


这说明什么?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人们的购车需求已经逐渐从解决有无问题转变为改善体验。卡罗拉、雷凌、轩逸等紧凑级车,定位就是家庭第一台车,毫无个性可言,各方面的性能就突出个将将够用,只要收入上升,消费者在换车时就不会再考虑购买三大妈,哪怕是日系的死忠,也会看看凯美瑞天籁之类的中型车。那些收入没有提上去的顾客,也可以选择索性不换,毕竟三大妈都是以可靠性著称的,服役个十来年完全不是问题。


图片

而那些始终追求“将将够用”的领域,也就是出租车、网约车,变得对三大妈非常不友好,纯电和插混路线受到大城市的政策支持,也因为节能带来了更多的利润。而日系这边却犹豫不决,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拿手的油混路线,搞到最后,连张绿牌都没有,相当于直接放弃了所有大城市的营运用车市场。大家现在看看路上,网约车基本上都是国产的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已经彻底吞掉了这块蛋糕。

图片

竞争力下滑+消费需求的转变+政策导向,三大因素叠加在一起,促成了这几款经典车型的销量溃败。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其实卡罗拉本身一直在进化,相比起当年的花冠,现在的TNGA版卡罗拉不管是在底盘素质还是在动力总成先进程度以及安全性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还保留了简单、可靠的基本功,优惠力度也一年比一年大,它作为家用车依然是合格的。只是在种种不利因素面前,卡罗拉这点进化,看起来更像是没有诚意的挤牙膏。

图片

对于卡罗拉,或者说对于整个合资阵营的而言,剩下的路就只有两条了。要么痛下决心,在这个逐渐萎缩的市场中,跟自主品牌把价格战打到底,你出冠军版,我就出超级冠军版,各种增配减价,看谁卷死谁,想必还是能吸引一部分认可日系可靠性的消费者。但这样做了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售价低的紧凑级车本来就利润不高,卷到最后可能卖一台亏一台,而且疯狂降价会对品牌价值造成不可逆的打击,最终影响上游车型的定位,五折虎、六折豹含泪点赞。

还有个选择是,直接放弃在紧凑级车市场中硬刚,转而去满足小众的需求。举个典型的例子,奥迪A3,它追求时尚动感而不是可靠、省油、大空间,因为差异化的定位,并没有在紧凑级市场的萎缩中遭受太大损失,去年大多数月份都月销过万,有时候甚至达到两万多台,跟几年前的水平差不多。从丰田集团在华的动作来看,引进GR高性能车,给卡罗拉出GR运动套件版,好像真有那么点搞差异化的意思。

图片

复兴卡罗拉的难题,丰田还需要时间去验证解答思路,而此时此刻,某位竞争对手,已经用9.98万元的低价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公里恐怖性能,把新的难题抛到了丰田面前   ——凯美瑞,危!

标签: 卡罗拉 销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