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炸裂!气囊引爆靠计时器,详解日本五大车企造了哪些假?

  • 作者: 懂车
  • 2024-06-07 18:02
  • 773

完了!完了!日本五家车企抱团了!这下自主厂商压力大了!

哦,原来是抱团道歉啊,那没事儿了。

事是个什么事儿呢?

去年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碰撞测试造假还记得吗?

中国新车上市是要向工信部申报,日本也一样,是要向日本国土交通省“型式指定申請”。

大发去年初接到内部举报“型式指定申請”的碰撞测试造假,调查后先是发现车门内衬被违规修改;后面又发现侧面碰撞测试只做了左侧(乘客侧)测试,右侧没做就提交了两侧的报告。两项造假涉及约16.6万台车。

图片

然后日本国土交通省就要求在85家车企(整车制造商和相关设备制造商),调查并报告在“型式指定申請”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这一查不要紧,日本国土交通省在6月3日公告:5家车企报告在“型式指定申請”时存在欺诈行为。

这五家车企分别是丰田、本田马自达铃木、雅马哈。

所以我们在第二天(6月4日)看到了丰田、本田、以及马自达扎堆召开记者会鞠躬道歉。

国内很多媒体没报道的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公告时,其实还有17家车企,包括丰田还是在“调查进行中”。

理论上来说,造假的车企数量还有可能上升,丰田涉及造假的车型也有可能增加。

马自达

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造假仙人”们的操作,首先是最炸裂的马自达。

过去国内总是有XX车发生事故,车主质问安全气囊怎么没爆的小视频。下面也总会吵成一片,一方说“撞的角度不对”,另一方说“撞成这样怎么还没爆”。

对车企来说,事故中安全气囊没爆会引发舆情,但要是在正面碰撞测试中没爆那就直接上不了市了。

图片

马自达开动小脑筋,想了个堪称“天才”的点子:我直接用另外的装置,在正面碰撞测试时开启倒计时引爆,不就万无一失了?

也就是说,在正面碰撞测试中,引爆气囊的不是车头的碰撞传感器,而是倒计时装置。

问题是,现实中车主发生碰撞前,可没有马自达的工程师给你按下倒计时。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三款车型:2014年上市的第三代阿特兹;2018年后改款的阿特兹;以及昂克赛拉,总计销量为97,192辆。

不过马自达是说进行了内部技术验证和重新测试,符合法律规定的正面碰撞安全性,用户可以继续使用车辆。

图片

另一项造假则发生在发动机装车功率测试中。标准要求使用量产车辆的进气和排气系统,并在撞风的条件下测量。

马自达则是在密闭空间里持续测试1小时,但这样进气温度会升高,点火正时校正程序会让测试功率和装车功率不一致。

图片

马自达又想到一个鬼点子,当发动机检测到撞风条件下不会出现的高温进气时,控制程序直接把点火正时校正功能给关了。

这就像警报响了,不去找原因,而是直接把警报灯的电源给关了。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两款在售车型:马自达MX-5 RF、马自达2,总计销量为52,121辆。

图片

马自达的说法是这项测试造假与安全性无关,将在标准条件下重新测试,并暂停销售两款车型。

另外提一句,因为暂停销售,还直接让国内平行进口的马自达MX-5小涨了一波,但是国内都是墨规车源啊!

丰田

图片

丰田一共是有六个测试项目造假,涉及两款在售车型:卡罗拉(包含Fielder、Axio)、雅力士Cross,目前是已经停止销售;四款停产车型:皇冠、ISIS、SIENTA、以及雷克萨斯RX

丰田中国也是第一时间撇清关系,声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

图片

第一项是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气囊引爆数据,丰田直接提交了研发测试时的数据,而没有重新在预量产车上重新测试。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丰田 皇冠、丰田ISIS两款车型,均已停产。

图片

第二项是行人保护中的头部碰撞测试角度与标准不同。法规标准要求撞击角为50°,而丰田在进行65°的准测试后,心想更严的65°都通过了,50°就不做了吧,直接把65°的结果当50°的提交了上去。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丰田卡罗拉,目前仍在生产中。

第三项是行人保护中的头部、腿部碰撞左右位置被颠倒,并且将一侧的数据作为两侧数据提交。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卡罗拉、Sienta、皇冠,三款车型,其中Sienta、皇冠涉及造假版本已经停产。

第四项是后碰撞测试中测试车与标准不一致,法规要求台车重量为1100公斤,而丰田使用的台车重量为1800公斤。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Sienta、皇冠两款车型,涉及版本均已停产。

第五项是碰撞中货位位移对后排座椅的侵害测试中,丰田没有按照最新的法规使用2块重量为18公斤的负载块,而是使用旧的负载块。

图片

这项造假涉及雅力士车型,目前仍在生产销售。

图片

第六项是发动机功率输出测试造假。丰田在测试雷克萨斯 RX的发动机功率时,发现总是达不到需要的功率。

图片

放在绝大部分公司这时候都得停下来,找找原因,但丰田动了动小脑筋,直接调整了控制程序,强行让发动机跑到需要的功率。

后来调查发现,是由于测试的排气管坍塌......

另外,丰田目前还目前还只调查了大约一半的“型式指定申請”,也就是说可能还有“高手”。

铃木

铃木同样是重量级,在刹车测试中造假。

2014年铃木提交了奥拓的“卡车和客车制动系统测试记录和结果”,其中褪色测试中的刹车距离要远小于正常刹车测试的距离。(褪色测试是指反复刹车后高温状态下的刹车距离。

这是因为当时没时间做褪色测试,而在常规测试时,虽然刹车踏板踩下的力度远远低于规定值,但刹车距离仍刚好满足法规的最低值。

测试人员心想这么轻踩刹车都没问题,那褪色测试应该是没有问题,就直接把产品开发时预设的刹车距离填了上去。

所以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正常刹车时没有按规定力度刹车;二是编造褪色测试刹车距离数据。

涉及的铃木奥拓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销售,累计销量为25,999辆。

不过今年5月18日铃木在监管部门在场的情况下,重新进行测试,褪色测试达到了法规要求,因此没有召回。

本田

图片

本田的造假相对简单,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公告里说的是“22款车型的噪音测试报告中存在虚假陈述”。

完了,本田隔音不行被官方实锤了?

不过本田日本官网中除了噪音测试还有一个“原動機車載出力試験”也存在脱离试验条件、登记成绩与实测值不同问题。

本田已经通过技术验证和实际车辆测试,确认这些车辆符合法规,因此没有召回与停售。

雅马哈

图片

雅马哈有两个测试项目造假,一个是噪声测试,一个是喇叭测试造假

在雅马哈YZF-R1的噪声测试中,测试人员在准备中,出现了过热,并导致消音器中的玻璃棉发生融化。

测试人员认为只要满足排气压力、持续时间、实验次数等要求就行,发动“创新精神低了发动机功率,防止消音器融化。

雅马哈对YZF-R1进行了重新测试,结果是符合相关法规,但仍然暂停了销售。

图片

喇叭测试造假倒简单得多,雅马哈YZF-R3、TMAX两台车在提交“型式指定申請”时,申报人员填错了底盘代号......

有时候日本企业的一些造假行为,真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