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元UP动态评价:工具车属性明显,家用不会有抱怨


元,比亚迪王朝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系列,还记得应该是2015~2016年左右,比亚迪就开始研发他们的初代“元”,当时第一代元实际上是对标福特翼搏,也可以看到第一代元和翼搏多么相像,那个时候大家对标相应的合资车很正常,长得像也不奇怪。


再看到这一代的元UP时,和翼搏已经毫无关系了。初代元车身尺寸4360*1785*1650mm,轴距2535mm,如今的最新元UP车身尺寸4310*1830*1675mm,轴距2620mm,已经完全是两台车。


这一代元UP是比亚迪e平台3.0首款A0级纯电SUV,使用了CTB技术,标称续航401km。当时上市交付的时候,王传福还亲自去参加了交车仪式,可谓是把仪式感拉满。


这次我开的是2024款401km续航超越型版本,也是这代元UP的最高配车型。底盘方面,前悬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为扭力梁,轮胎使用朝阳215/65 R17轮胎,就是这个级别价位的正常配置。


动力系统上,使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90Nm,电池用的是45.12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然后一些这个级别该有的不该有的配置差不多都有,配置上现在国产车早就已经超越同级,没得说,感兴趣的可以具体了解。



前面这些都不是重点,配置再强,颜值再高,这些都是一时的。还是老话,车始终是要用来开的,尤其是这种A0级别的小车,本就是为了代步用途,天天开起来怎么样、实惠与否才是重点。


老规矩,此次试驾载重依然只有评价人一人,轮胎胎压按照官方推荐的空载胎压进行校准。评分标准按照主机厂常用的十分制评分标准进行,下面直接说一说评价的结果:


01

动力性+驾驶性

上面已经说过,元UP这款车电机扭矩290Nm,而它的整备质量只有1540kg,所以这290Nm的扭矩对于这小车来说真是比较富裕,实际体验下来也是一样。

不管是正常起步加速还是全油门加速抑或行车过程中的超越加速,动力性都比较好,加速感比较强。全油门起步时轮胎会有短暂打滑,不过车辆可控性没什么问题,不会出现明显的加速跑偏等现象。整体动力输出也比较线性,没有明显异常,电机相比发动机的这种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我也专门试了高电量以及中低电量(SOC50%以下、30%以上),动力输出没有特别明显的衰减,这点我觉得很不错。只不过加速时,车辆抬头比较明显,在每一脚加速的时候就感觉车屁股如同没站稳一下蹲下去一样,虽然这不属于动力性的问题,但是因为动力输出比较强劲会有点加重这种感受,加减速舒适性不太好。

驾驶性整体没发现什么问题,在各个工况都比较平顺,这点是电车相较于燃油车一般都占有的优势。就连能量回收我都觉得做得不错,没有不平顺突兀的感觉,主观感受比较自然,不会让人觉得难受。


02

制动性能

制动从实车上看,使用的是博世的电子制动器。元UP制动给人的感受是,整体制动效能没有问题,踏板的线性感也还不错,也没有过长的空行程。

然后在制动过程中调整性也还可以,整体感觉就是制动踏板比较“跟脚”,能够根据需求达到合适的制动效果。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制动踏板的踏板力轻微偏大,感觉踏板有些轻微“顶脚”,长时间驾驶有可能会觉得有点累。

紧急制动时,ABS的介入不会让人觉得粗暴,制动过程中车身稳定性不错,没有出现明显的横摆跑偏现象,制动的效能主观感觉会轻微偏弱一点,由于接近1.6t的整备质量,以及一套偏舒适性的轮胎会对制动感觉有影响。



03

操纵稳定性

操稳来说,可能就相对弱了一些。主要表现是车辆在变线的时候,后轴的跟随性比较差,这样导致可控性不是太好。用和朋友开玩笑的说法就是车头和车尾各有各的想法——“车头已经过去了,车尾要思考片刻才过来,过来之后再扭一下”,就是这感觉。

分析有可能是由于侧向的刚度不够导致。后轴的支撑感觉有点差,整体侧倾也较大,并且侧倾速度较快,前后轴的侧倾会有些不平衡,变线给人的信心感就不是太强。

直行稳定性上,对于路面的干扰没发现明显跑偏,一般车辆从旁经过时也不会有明显不稳定现象(抗侧风稳定性),直行上无明显问题。前面也说到过,急加速时,俯仰比较大,轮胎抓地性一般,比较容易打滑,我猜测是由于急加速车辆抬头现象比较厉害,后轴的支撑性相对较差,所以载荷向后转移比较多,导致前轴的载荷变小,又是前置前驱,所以容易打滑。

对于弯道稳定性,元UP属于弱不足转向特性,在弯道中进行制动加速等动作时,车辆稳定性足够,适合日常驾驶,不会有特别不安定的感觉。弯道中经过小减速带等也没有明显的横摆现象。



04

底盘平顺性

这车平顺性给人的感觉,和上次的逸达总体评分相当,各有优劣。

元UP主要问题是对于初级平顺性的车体控制一般,在车辆经过一些破损路面等情况时,车身会有明显的侧向晃动,而且晃动的幅度不小,不过晃动频率还好,不是很快,并且时常会有纵向的窜动感,头会在头枕上拍打,也会有一点俯仰的感觉。

当然,元UP也有它的长处,在冲击感和能量感上比较好一些,估计是得益于四条高宽比比较大的轮胎,触感柔和。在一些起伏路面上,车辆会有较明显的漂浮感,尤其后轴的收敛,会颠几下才能控制住。经过一些坑洞、破损路面时簧下的振动也稍微明显。而且轮胎拍地时车内会有较明显的“轰鸣”感,不过有可能是因为车身的原因。在经过路面有连续纵向沟槽的路面时,车内同样也有“轰鸣”。

对于次级平顺性,在粗糙路面的粗糙感不算很强,有一定隔绝感,整体上应该不会带来过多的抱怨。

对于减速带这样的单项冲击,我先前以为会在收敛上有问题,结果居然还不错,没有太明显的余振,整体的触感、能量感比较小。



05

转向

此车的转向分了2种模式,舒适和运动。当转向模式为舒适时,整体低速区的转向手力是比较轻的,现在这种做法比较普遍,主打一个轻便,随着车速增加力矩慢慢增加。

当调到运动模式时,各速度段手力会有明显变化,沉一些,不过低速段也不是那种死沉的手感。中心区的响应上,舒适模式方向盘转角死区会有些偏大,感觉方向盘中间会有间隙,中心感不是特别强,高速行驶时会需要轻轻的小幅度修正方向盘来保持直行。

切换至运动模式后,方向盘死区会变小,中心感变好,转向手感上有一定提升,力矩的建立都会向好。舒适模式下低速和高速转向的回正速度适中,回正效果略微差点,有较小的回正残留角,运动模式下回正效果较好,无明显残留角。

舒适模式时方向盘转角以及运动模式时中心区响应都不是很充分,打了转向车辆响应一般,不过我觉得转向的线性感还是不错的,比较平顺。



06

一些小问题

DAB模块(方向盘安全气囊)的按压灵敏度我个人觉得有点问题,就算按压喇叭标识处也容易没有反应,整体按压力偏大,手扶着方向盘按压手指距离模块会偏远;

加速踏板力偏大,会有轻微顶脚的感觉;散热风扇工作时,车门会有比较明显的共振,把手肘靠在门板上然后手掌捂住耳朵就能听到“嗡嗡”的共振声(也就是用手掌撑住脑袋的姿势)。



07

驾仕总结

以上的评价结果,只是在日常道路上的一些感受,因为实际行驶路面不可能有试验场那种重复性很高的路面,结果难免会有一定干扰。并且有一些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特征路面和工况都能评价到,所以也就没能在结果中体现。


此次元UP的评价,总结下来就是,操稳上不算太好,主要吃亏在侧倾大以及后轴的跟随性较差,给人的信心感不是很高,不太敢进行过于激烈的驾驶——但是这种小车本来也不是主打操控,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就好。


转向响应上,这种便宜且舒适取向的车上都差不多,也没太多可抱怨的。在舒适性方面比亚迪元UP在不同的方面各有优劣,应付一般路面问题不大,很柔和,但是对一些特征路面就显得有所不足,俗称有点坐轿子的感觉,晃晃悠悠会让一些用户感觉不舒适,不过也有其好的一面,比如减速带工况。加减速俯仰的问题也是影响整体驾驶舒适性的一个方面,在这块儿能做好优化的话,其实就能提升不少。


比亚迪元UP这车,总体体验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舒适性牺牲了很多操稳上的性能,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这种设定,舒适性相较于安全性来说才是更应该妥协的一方,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车安全都是基础,而良好的操纵稳定感,我认为也是安全的一大部分。


当然,绝大多数元UP的用户还是应该会更注重舒适感,只是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为了追求舒适的感觉,而放弃了一些对于车身的控制,反过来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舒适性。在开发阶段,拿捏这些微妙的平衡,本来就是很难的一件事。


至于元UP值不值得买,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更多就是将它作为工具车在使用,开起来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就好,重点是配置足,续航也还挺实在。


城市代步,确实挺不错的。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