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豪掷60亿,能否点燃固态电池第一把火?

  • 作者: lisa1111
  • 2024-06-05 11:49
  • 524

固态电池的热风到底还是吹来了!近日,据中国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中国将投入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含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等六家企业将获得资助,这一举措无疑将加速中国全固态电池的发展。

官方下场为固态电池站台,进一步助推了固态电池的热度,为这条原本备受质疑的新技术路线添了一把火。近年来,各大电池企业、汽车企业先后给出了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节点,几乎都在2027-2030年,给人无限遐想。作为动力电池的新形态,其是否会替代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呢,本文就简单探讨一下。

 

什么是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材料体系包含碳/硅负极、多孔隔膜以及液体电解质,通过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电流;而固态电池则是是一个完全致密的状态,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固态隔膜,碳/硅负极改为金属锂负极,充电时,锂金属会沉积在负极上,在放电的过程中溶解。

基于这种材料体系的转变,固态电池有着液态电池无法企及的优势。首先,固态电池更为稳定安全,不易泄漏、燃烧,降低了电池起火爆炸的风险;第二,由于能量密度更高,可达到400Wh/kg以上,所以其性能表现更佳,充电速度更快、续航里程更长;第三,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在-30°C和100°C的范围内都不会凝固,在寒冷地区不担心续航问题。

 

正是因为有以上优点,各大厂商对于固态电池趋之若鹜。但就连在锂电领域予取予求的宁德时代对于固态电池也暂时无解,曾毓群曾在公开表示,“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已投资了10年,要将它推向市场还有很多困难。”

 

国内固态电池发展如何?

 

2023年4月,宁德时代推出凝聚态电池,并计划在2024年推动车规级应用,暂无量产上车信息,最新消息是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2023年12月,蔚来汽车在ET7车型搭载了150kWh固态电池,并于2024年4月开始量产,实际是半固态电池,价格太高量产难度较大。

 

2024年4月,上汽智己推出L6车型,搭载准900V超快充的“光年”固态电池,预计到2026年实现量产。2024年4月12日,广汽官宣其全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计划于2026年装车。

2024年5月17日,国轩高科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采用突破性的全固态技术,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拥有80%的质量成组率,28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公里,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如果测试顺利将于2030年实现量产。

 

距离量产还有多远?

 

目前,我国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先半固后全固,逐级突破”的发展路线,实际上很多宣称是固态电池的项目,大多还是半固态电池。然而,不管是固态电池还是半固态电池,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可见固态电池的研发难度有多高。

首先,在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的选择上,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与现有的材料体系差距巨大,缺乏较为成熟的供应商;其次,在界面工程与稳定性上,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由于有效接触能力弱会造成影响电池性能的界面阻抗,从而存在安全风险;再次,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较高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据中邮证券测算,目前固态电池较液态电池成本高出30%以上。

 

从行业趋势看,未来十年无疑是固态电池研发的关键机遇期,传统电池企业也都纷纷实现布局。从发布来看,全固态电池现在只是处于产业化的前面技术积累的阶段,其量产恐怕要等到2030年甚至更久以后。总而言之,对于一项新兴技术,更重要的应该是聚焦于技术层面的攻坚,而不是虚炒营销概念。60亿元,如果平均分到六家企业也就是每家10亿元,钱不算多,但是象征意义还是有的,它能否真正点燃固态电池第一把火,拭目以待。

 ​​​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