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探店评测比亚迪海豹DM-i:爆款潜质被压制


如果你是因为看到海豹的字眼点进来的话,那么首先要向你声明一下,这不是那个EV版的“电动宝马”(没错,在我的心目中,海豹EV配得上这个名号),它原本的名字,应该叫“驱逐舰07”。所以它和那个我们熟悉的纯电轿跑,本质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亚迪海洋网将名称进一步整合:海豹代表轿车,海狮代表SUV。以数字来进行区分,海洋军舰这样的命名已经悄然退出舞台。


所以,如果你是想来看海豹劈弯风采的,可以先行退场了。但如果——你是单纯在找一台20万左右、中高级代步轿车的话。


你来对了。


虽然直接改名的操作让大家有点懵逼,但是它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很不错的:造型独特,卖相精良,用的也是新平台,定位一看就是冲着雅阁凯美瑞这样的传统B级车去的。


而且,它上市不到一年就出荣耀版了,虽然让老车主很受伤,但14.98万起的噱头还是很刺激眼球。约车数日无果之后,我决定直接驱车去海洋网的4S店看看。


坦白说,它的车身尺寸其实和汉已经相差无几了,面对实车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大块头的分量感。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在它和汉之间选了汉呢?


我觉得可能跟前脸、车身颜色和轮圈有关系。虽然它的车长接近5m,但是它的车高也已经逼近1.5米了,比起雅阁、凯美瑞还要高出50mm左右;加上主打的浅色车身进一步放大了视觉上的体量感,导致18寸的轮圈以及扁平比高达50%的轮胎看上去hold不住庞大的车身。如果主打色换成深色,或者干脆换上19寸轮圈,视觉效果肯定要协调不少。



不过实车看起来,的确是工艺很精良的感觉。车身的线条和以往讲究立体感强的欧洲车完全不同,线条非常复杂,“拐弯抹角”的大灯搭配复杂的型面和线条,很难说它能入第一眼的眼缘——但看久了之后你就会对这种风格念念不忘。


加上大胆的蓝色、紫色涂装和良好的漆面,既显年轻又带着一股闷骚之气。



内饰更是把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官图上出现的那个玫红色版本,亮骚至极。


造型好不好看先不说,做工和用料非常出色。上半部分的塑料按压手感是软的,下半部分甚至包裹了翻毛皮!和紫色的车身堪称绝配。当然如果你的审美相对保守一点的话,黑色版本的内饰也是很推荐的。翻毛皮的部分被换成了皮革,加上钢琴烤漆面版的装饰,哪怕是全黑配色也不会显塑料感。


而且,整个仪表台我从左到右按压了一轮,除了在中央的空调出风口面板上有一些很细微的声音之外,其它地方完全感觉不到形变和异响。当然这只是台专放展厅的新车,时间长了会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UI绝对是比亚迪非常值得一讲的地方。首先是仪表,由于屏幕面积比起秦PLUS这样的入门级车型大了不少,而且没有过于花哨的动效,所以信息看上去会更清晰一些。


但是细看之后,其实还是有一定的优化空间的。比如,带花纹的浅色背景和中央的车速、功率等核心信息的字体之间,需要再拉开一些对比度;方向盘调整完之后,方向盘的外沿还是会遮挡一部分仪表的告警灯等信息,所以排版完全可以再调整一下。


而Dlink5.0的中控首页更值得一赞:去掉了以往的大卡片,换上了类似于问界那样的大背景+小尺寸快捷卡片的设计,看上去整洁多了,背景也支持在壁纸、地图界面之间切换。


当然我个人觉得卡片的尺寸可以略大一点,更方便点击。另外下方Dock栏的功能也多了不少,利用率更高,还带有分屏操作功能。



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地方,就是空调的调整界面。


它没有随大流做成一个虚拟中控台的造型,而是保留了经典的大尺寸图例的样式,好处就是调整出风口的点击操作会非常便捷,而且一看就懂,周围风量、A/C、温度的调整软开关也不会被复杂的画面所干扰。


不过,界面的设计稍显朴素了点,而且空调的界面完全可以做成当下流行的非霸屏的上拉负一屏的样式,看着更简便。



水晶挡把的设计很精致,造型小巧颇值得把玩一番,不过也是因为个头太小了,而且位置也有些靠后,更适合的位置让位给了手机无线充电槽,所以如果像宝马的“大鸡腿”那样体积更大一点也许会更好,不过……宝马在新5系上也取消了大鸡腿。


然而!挡把两边的按键竟然变成了触控式……想不到浓眉大眼的迪子也学坏了啊。


另外,车厢里中控台和门板的饰条,没有使用同行里常见的镀铬处理,而是用了一种哑光表面,这也是比亚迪惯用的方式,初次接触比亚迪的人可能要习惯一下。


音响方面,中配的尊贵型带有8个喇叭,再往上就是12扬声器的丹拿音响,不过这8个喇叭日常也够用了,低音不轰头、高音不破音,人声柔和、细腻度不错,虽然没什么厚重感,但也算是同价位里的中上水平。


前排坐姿方面,由于地板下面都铺满了电池,所以座椅安装点相比同级其它轿车略高,一眼就能看到硕大的车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躺在浴缸里一般的“战斗型”坐姿的人,那恐怕它就不是很适合你了。但是前排的座椅很宽大,而且柔软度不错,很适合那些习惯优哉游哉的享受型驾驶者。



后排的H点整体也略高,但是支撑性不错,能撑得住大腿,脚也能塞得进前排下方的空隙,只是靠背的角度略偏直。


头部空间中规中矩,我1米74左右的身高坐进去,头顶大概还有一拳左右的空间。座椅很贴心地保留了比例放倒功能,而且带有固定两侧安全带的扣子,防止椅背翻到完再装回去之后安全带被夹住。



还有一个值得夸赞的地方,无论是前排下方镂空位置、还是后排中央,保留的USB口都是一个Type-A、一个Type-C!


这一点在当下的新车里非常重要。要知道如今很多新车在产品定义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到,国内还有很多地方使用的手机或者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远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于是在预留USB口的时候直接全做成了Type-C口,这就是明显脱离群众的行为。所以保留Type-A接口这一点,我要给迪子一个大大的赞。



再给大家看看尾箱,550L的容积甚至可以媲美一些SUV车型,日常绝对够用了,而且内部四周非常整齐,利用率也很高。不过因为车尾比较短,所以开口的上沿不够长,导致开口的角度有点偏下,放一些比较大的东西时可能需要适当猫一下腰。

接下来该把车开上路了。


的确,它的人设,就是一台彻头彻尾的行政型轿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软”,千万不要想象成EV版那样,对它有任何激烈驾驶的遐想。



首先是动力,它的输出风格就像是个CVT,标准模式和ECO模式下会给人一种“肉”的错觉。然而不知不觉地,你的车速就已经轻松突破80km/h了,所以它的加速能力绝对不差,但是油门的线性度可能不太符合一些所谓“老司机”的预期。


哪怕切到SPORT模式,全油门状态下的冲击感也不过是略强一点而已,而且给油大概六成以上就会激活发动机,此时的噪音尚可接受——因为这套佳通轮胎的胎噪,会把发动机的声音给掩盖过去。


好在这台海豹DM-i带有前排双层夹胶玻璃,低速的发动机噪音和风噪并不会太明显。



底盘也呈现出一种软的风格,首先是转向,低速挪方向盘的时候手感偏重,但是一上路,车速起来之后就变得很轻。阻尼倒是很均匀也很细腻,打起方向盘来顺滑而高级,但是电子味略重,也没什么路感,随角度的阻力增益不是很明显。


刹车脚感线性,制动力也让人放心,而且刹车末端控制得不错,有了舒适刹停功能,也不需要为了激活AUTOHOLD而刻意去重踩一脚。


悬架的调校风格有点像是福特,很擅长过滤细碎的震动,适合处理碎石路、铺砖路面那种路面,面对大一点的沟壑也不是问题,你甚至可以用40km/h-50km/h左右的车速“生吃”一些比较硬的减速带,但是面对一些起伏比较多的路面,会让人感觉有点晕。


由于车底有大电池作为压舱物,所以过弯时的侧倾控制得还不错,车身的跟随性也可以接受,不会出现底盘拽着车身过弯的感觉,所以要豁一把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动力的风格会迫使你冷静下来。事实上,舒舒服服的在路面上巡航才是它最该干的事情。



驾仕结语:


最后再谈谈配置和价格。由于上市不到1年就发出了“荣耀版”的大招,所以目前来说终端没什么优惠,标价16.98万的尊贵型,加上7500元的保险和其它杂费,落地刚好在18万左右。


我个人觉得豪华型和尊贵型的性价比是较高的,想要更上档次的配置,也可以加一万上尊荣型,会有更大的1.5T+218匹电机的动力、19寸轮圈和丹拿音响。



总体来说,虽然它在运动感上,和同平台个性十足的EV兄弟相去甚远,但综合素质还是很棒的。尤其是出色的内饰、舒适性和性价比,加上DM-i自身的油耗表现,本应有一幅爆款体质,至少面对雅阁、凯美瑞这样的对手一点也不虚。


可惜的是,它的上面有自家大哥——在主流市场口碑稳定的比亚迪汉压着。如果它能够和汉拉开更大的差距,在舒适性之外,往运动风再多靠一点,说不定能更容易出圈。


(END)

标签: 海豹 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