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上汽的传奇、荣光与困惑|新汽车十年 ⑤

图片


图片


作者 | 龚宸芫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新能源汽车从何时走向大众视野?

 

2014年之前,新能源汽车集中于公交、物流等领域,在乘用车市场并不多见。“当时新能源汽车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我有几个同事认为发展无望,转了行。”一位车企中层人员说。

 

契机出现在2014年5月24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汽集团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上汽集团指明了转型的道路。

 

彼时,上汽集团正在为走何种技术路线而争论不休。“10年前,我们刚开始做新能源汽车,我们研究过小型柴油机、各种生物燃料,大家争论比较多。”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说,最高领导人把板一拍,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图片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

 

在新一轮战略部署中,上汽集团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突破点。

 

为了打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车,一个多月后,即2014年7月,他们和阿里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积极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即人们现在熟悉的车联网操作系统——开展合作。

 

当年9月,他们为扩大新能源汽车知名度,证明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牵头举办了“创新征程——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活动。巡游历时3个月,历经全国14个省(区、市)的25个城市,行程超1万公里。


图片


再后来,上汽集团率先提出了在业内广为人知的“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发布推动业内智能化水平跃升的斑马系统……

 

新汽车十年,上汽集团的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时代的缩影,映射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必由之路。

 

时光如白驹过隙,但上汽集团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传奇。2024年5月24日,上汽集团举办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在会上说,2023年上汽集团销售整车502万辆(约占全行业销量的16.7%),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

 

同2014年相比,上汽集团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80倍,海外销量增长13倍,其中上汽自主品牌占比过半,增长18个百分点……

 

这条“必由之路”,上汽集团将继续走下去。

 

图片

“必由之路”

 

在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必由之路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斑马操作系统和插混路线。这两点不仅挽救上汽于水火之中,还为行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直到今天,智能化和插混仍是中国汽车的两大红利。

 

2013年初,作为数字化转型嗅觉最为敏锐的自主车企之一,上汽集团认为自家inkanet(3G智能网络行车系统)产品前景黯淡,遂交给时任上汽集团首席架构师的张新权一个重要任务:推动新互联网汽车方案落地。

 

张新权到国外拜访了谷歌、苹果等公司,但巨头们态度倨傲,他辗转一年回到国内。次年,在一场技术峰会上,张新权见到阿里巴巴时任CTO(首席技术官)王坚。一番愉悦交谈后,双方产生合作意向。

 

那时,王坚拿出来的AliOS(智能操作系统)离谷歌的Android系统还有差距,但他向张新权承诺:“两年之后,我们的产品绝对不一样。”

 

上汽和阿里继续沟通,2014年7月初进行了为期3天的闭门会。有媒体报道,那次闭门会还留下过一张合影,是双方达成合作的有效见证。在那张照片里,大佬云集,有号称“国内程序员之神”的潘爱民(时任阿里云首席架构师)、当年高德汽车业务的掌舵人杨永琦,还有张新权以及后来OS事业群总裁张春晖……

 

一位斑马项目的早期成员表示:“这是斑马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正是这次闭门会,确定了后来斑马座舱的很多功能和应用体系。”

 

2015年3月,上汽和阿里缔约成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产业基金,并由该基金成立合资公司斑马网络,上汽和阿里各持股50%。斑马网络成为AliOS在汽车领域的第一个授权单位。

 

2016年7月,双方的合作成果——搭载斑马智行的荣威RX5在杭州发布,这是中国汽车行业首款量产落地的互联网汽车。此后,斑马智行相继搭载于上汽各自主车型。凭借斑马智行搭载的“互联网汽车”形象,上汽乘用车力挽几年前的黯淡局面。


图片

▲2016款荣威RX5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在互联网汽车尚未推出的2015年,上汽乘用车旗下名爵和荣威两大自主品牌的年销量之和为17万辆。但数据很快发生变化,这两大品牌在2017年销量之和超过52万辆,仅荣威RX5就达到24万辆。这意味着上汽乘用车强势崛起。

 

除了在上汽内部,斑马智行也与其它车企广泛合作。斑马网络官网披露,斑马智行现已与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的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达成合作,外部装机量超过100万辆。

 

斑马智行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和汽车两大行业整合,推动汽车行业加快了汽车智能化的脚步。“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之间一直都在相互研究,上汽和阿里取得的成果,不仅影响了百度和腾讯,产业里的车企巨头也会思考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融合。”前斑马网络CEO施雪松曾向媒体表示。

 

证明之一是,百度和腾讯紧随其后布局车载系统。2017年11月8日,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宣布推出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而10天后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也宣布推出人车AI交互系统——Apollo小度车载系统。

 

斑马智行带给行业的影响不止于此。一位深度参与斑马创业全程的人士曾告诉媒体,互联网公司和车企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推动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深度融合、数据驱动服务、“地图即桌面”,还提供“端到端”的全家桶方案等,结果是从中国到世界深深影响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式方面,上汽集团塑造了中国汽车插混路线的一系列里程碑。

 

相比燃料电池、纯电动,上汽集团率先发力的,是插混路线。

 

2015年,时任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在受访时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在充电设施完备的情况下,能做到非常低的油耗,甚至零油耗。就算没有充电设备支持,也能用汽油行驶,消费者对它的接受度高于其它路线。”

 

在插混发展初期,上汽集团揽下不少国家级奖项,为这一产业后期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2013年,上汽集团发布混动系统第一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申请了专利。该技术在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不仅是当年获奖项目中唯一的汽车类项目,也是新能源技术首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


2016年,“荣威e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上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今年,上汽发布DMH超级混动技术。

 

图片


“我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从技术引进、合资学习到自主创新,现在到了中国车企争取超越的阶段。”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常务副院长芦勇表示,中国企业、国外企业如今都坚定不移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前进。

 

新汽车十年,上汽集团还在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新电子架构等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上互联网汽车和插混,有人称上汽集团“10年磨出7把剑”。

 

而这些都是走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条“必由之路”的关键。

 

图片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新汽车十年,行业沧海变桑田,上汽也不例外。


对上汽集团而言,相比探索新技术,新汽车十年里更重要的是支撑其发展的“三驾马车”更新换代——从过去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过渡到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能源、出海。

 

2014年,老“三驾马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发展均衡,是支撑上汽集团在燃油时代王者的主要力量。3家合资公司的销量均突破150万辆,占上汽集团当年总销量的89.6%。

 

但在新汽车十年中,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发展、自主品牌崛起、消费者认知改变等多重因素深刻地影响了市场,老“三驾马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到202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走到历史低位,比2022年少卖了47.19万辆,对比2017年3个品牌达成的两百万辆的巅峰成就,更是大打折扣。

 

重压之下,如同其它合资品牌一样,老“三驾马车”祭出“以价换量”策略,但也未能根本改善局面。2023年,这3家合资公司的净利润比上一年共减少91.63亿元。

 

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出海和自主品牌,它们成为助推上汽集团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图片


2023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海外销量再创新高,前者达112.3万辆,同比增长4.6%,在集团总销量的占比超过22%,位居中国车企第二名,而且还是自主和合资板块同时发力,合资板块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2位数。

 

在出海方面,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售120.8万辆(约占中国汽车出口总数的23.1%),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保持整车出口国内行业第一,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销量占比近92%,新能源销量占比近24%。作为参考数据,201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为94.8万辆。

 

上汽集团的变化表明,中国汽车出海从跟跑、并跑,逐渐走向领跑。

 

2024年1月17日,上汽集团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开启首航。这艘远洋巨轮长200米、宽38米,有13层楼高。它为新能源车出口特别定制,拥有7600个车位,排水量超过4万吨,创新性地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能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图片


那次出海,它搭载上汽、东风和宇通的新车发往欧洲,象征着中国车企走向世界,提前布局产业链话语权。

 

有分析认为,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等中国车企开始造船,不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运输成本问题,更是为了迎接全球汽车业格局的巨变——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时代,构建海运话语权,也是车企制胜的战略之一。

 

在出海拉动下,上汽自主品牌向上势头明显。2023年,上汽自主品牌整车销售277.5万辆,在集团销量比重超过55%,智己、荣威、MG、大通等品牌,都在不同细分市场上打造了有知名度的产品。

 

在上汽集团等车企助力下,中国自主品牌在2023年乘用车市场销量中越过一半大关,达到56%,创下历史新高。除了数量,在质量方面,自主品牌逐步摆脱廉价低质的形象。

 

往前倒推10年,那时正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至暗时刻,市场占有率仅为38%,倒退到2004年的水平。

 

至今,上汽集团的新“三驾马车”仍在发力。2024年5月10日,上汽集团发布4月产销快报,其自主品牌销量为21.6万辆,占公司销量比重突破60%;新能源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9.3%;海外市场销量为9.2万辆,同比增长2.7%。

 

但新“三驾马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自主品牌后劲不足、出海遇阻和利润乏力等。尽管新“三驾马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在短期内难以将上汽集团的销量和利润水平拉回昔日水平。


图片


此中,最明显的是新能源汽车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向上转型缓慢,二是难守技术高地。

 

在向上转型方面,上汽集团虽然新能源销量排名行业第二,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贡献来源于上汽通用五菱——后者定位偏低端,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缤果,它们尽管有良好的销量表现,但利润空间难言理想。


为了利润,上汽通用五菱不得不进行外人难以置信的成本控制。日本名古屋大学曾专门拆解一辆价格为3.88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推算该车的成本大约为2.69万元。

 

其实,上汽集团也有自己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但它也在市场内卷重压下,被迫放下了身段,目前还难以走出瓶颈期。智己汽车在上汽集团曾被列为“一号工程”,是代表着上汽集团高端向上的品牌,但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不足2万辆。

 

降价、营销创新……智己也在努力,但旗下4款产品还是难成明星产品,业绩表现大幅落后于极氪、深蓝、岚图等其它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

 

此外,上汽集团一直守不住技术高地。

 

新汽车十年来,众多领先技术都起源于上汽集团,但红利却落在其它车企身上,比较典型的也是斑马系统和插混路线。按理说,上汽在这两方面都发力较早,且早期在市场上都拥有领先的声望,但在中后期,这两方面都被后来者赶超,上汽反而逐渐淡化出人们视线。

 

今年5月,上汽集团发布DMH超级混动技术,但无论是官方公布的热效率、续航等数据,还是声量,都被比亚迪随后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辗压。比如,前者热效率为43%,综合续航里程为1942公里,而后者热效率超过46%,综合续航超过2000公里。

 

在前述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陈虹提出,未来几年将向“电动+智能+生态”的新汽车时代加速前行。


图片

▲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

 

此中,上汽希望在固态电池、纯电能耗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这些是“必由之路”上的新课题。对上汽集团而言,关键是能否取得新的突破,以及能否持久维持优势。


参考资料:

①《阿里汽车操作系统的十年一梦:愿为江水,与君重逢》,雷锋网,2023年3月。

②《上汽朱军:新能源汽车迈入“新常态”》,凤凰网汽车,2015年3月。

③《陈虹: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上观新闻,2014年10月。

④《涉足车载OS的互联网大佬:狭路相逢,勇者胜》,钛媒体,2018年4月。



标签: 荣威RX5 荣光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