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玩增程的问界M7,放弃操控用麦弗逊正好,剩下的交给华为?

问界M7 Ultra上市了,既然是Ultra版,新车当然在产品力上有着更强的表现。但出人意料的是,问界M7 Ultra在底盘方面,继续使用的前麦弗逊式悬架。不谈大哥问界M9,就算是尺寸更小的问界M5,也是品牌着力宣传的四球头双叉臂式前悬架。那么,定价覆盖30万元左右的问界M7,到底为什么不能在底盘上,与同品牌其它SUV看齐呢?

30多万的豪华SUV,用麦弗逊悬架很正常?

首先要说明的是,30万元级别,甚至价位更高的豪华SUV,前悬架用麦弗逊式,是很常见的事情。且不说宝马X3这种变体麦弗逊,且车身级别仅为中型SUV的选手。诸如雷克萨斯RX英菲尼迪QX60这种豪华中大型SUV,也是麦弗逊式的信徒。当然,这并不是说以上豪华品牌在该价位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仅提供麦弗逊式前悬架。事实上,在级别更低的英菲尼迪Q50L雷克萨斯IS上,反而使用的前双叉臂悬架。所以简单来说,是不是用前麦弗逊悬架,取决于这款车型的定位是否更大限度侧重舒适性。而车身长度刚好突破5米的问界M7,还能同时满足3排6座,以及大5座需求,显然它就是一款定位舒适的SUV。

那为什么只求舒适,用麦弗逊就够了?是的,双叉臂式由于结构更为复杂,可以更为从容地应对更多方向的受力。但所谓舒适性场景,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行驶,最多应付一下偶尔的烂路。整个路况对前悬架的挑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停留在纵向的限制力上。而一个三角臂加上弹簧避震结构已经绰绰有余。那些路况复杂的中高强度越野,以及拿来劈弯的操控需求,等侧向受力频繁的场景,才是双叉臂能够发挥优势的地方。不过对新能源车而言,双叉臂式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使用需求,这便是支撑性。

由于电池组的加入,新能源车普遍要比同级别燃油车更重。所以在支撑性需求下,即便是有些定位不舒适的产品,也得采用双叉臂悬架。但回到问界M7身上,虽然身材足够壮硕,但车辆的体重管理还是不错的。问界M7的整备质量大约在2.4吨左右,而小了一圈的问界M5,整备质量都有2.3吨左右。即便是前面提到的同级别燃油车,整备质量也普遍在2.1吨左右。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便是问界M7仅提供增程式,而也意味着车辆不需要负载过大的电池组。所以综合下来,问界M7的车身无论从舒适性需求,还是车重负载的角度来说,用麦弗逊也是足够了的。而且与舒适性这两大标签,也反过来导致麦弗逊悬架将成为车辆的唯一解。

无里程焦虑的增程式,与操控只能二选一?

假设是纯电动车,那么车辆前桥只用保留一台电机的位置。如果车辆为后驱,那么前桥位置就会成为一个更大的储物格。但假设车辆是设计,那么前桥就必须预留同时放置内燃机以及驱动电机的位置。这对于定位舒适,同时又要照顾到无续航焦虑的的问界M7而言,便成为一大难题。

按照常规办法,那便是增程器与前驱动电机平行轴布局。也因此,车辆的前舱结构会更大尺度地侵占车内空间。在这种设计前提下,再去谈所谓的舒适性,似乎有点文不对题。于是办法就变成了另一个,即增程器与驱动电机同轴布局。在燃油车时代,同轴布局就已经不陌生了。原本聊得更多的优势,是其系统工作效率更高。不过在问界M7这里,能够尽可能减少前舱对乘员舱的空间挤占,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但两套系统同轴布局,也就锁死了轴向空间。所以说问界M7无论从出发点考虑,还是从系统搭建之后的结果考虑,两侧前悬架采用更省空间的麦弗逊式结构,都是必然的选项。由此也带来另一个疑问,与运动操控之前,也是无法兼得的吗?

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比如说的性能释放,某些时候并没有纯电动车那么彻底。特别是在后者有800V高压平台加持之后,性能与效率上的潜力,会被进一步释放。而增程器的布局也会更占空间。当然,你可以说定位运动操控的车型,对空间表现不用太苛刻。但前轴增加一台内燃机,对配重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特别是像问界M7这种同轴布局的情况下,重心也就会更偏向前端。

不过在智能化以及软件算法的加持下,以上硬件局限,尚有弥补的空间。比如说华为、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就热衷于在包括激光雷达等一系列感知硬件的基础下,叠加自身算法优势,提前感知道路变化,然后由底盘部分的执行硬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配不同的路况以及驾乘需求。回到问界M7 Ultra身上,新车也升级了192线激光雷达,在感知层面能够拥有更好的效果。

但新车仍然有局限性,由于前悬架采用的麦弗逊式,所以在硬件层面也就基本注定了,与空气悬架无缘。要知道空气悬架在主动悬架部分,是举足轻重的执行硬件。既然无法依靠空气悬架,问界M7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可变阻尼减振器身上。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问界M7 Ultra在抗弯道横向冲击、转向灵敏度,以及启停俯仰角度控制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写在最后

汽车显然不是无脑堆料的产物,任何技术路径的选择,都需要依托用户需求以及实际条件落地。问界M7 Ultra在现有身材,以及价格定位情况下,如何带来更为豪华舒适的乘用体验,才是它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此前提下,继续采用前麦弗逊式悬架,既是需求使然,也无伤大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