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五代DM研发,油耗进入2时代背后:比亚迪砸了1400亿

  • 作者: 品驾
  • 2024-06-03 14:59
  • 541

西安,比亚迪梦开始的地方。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由此进入汽车行业。2008年,搭载第一代DM技术的比亚迪F3DM在这里下线。

IMG_256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选择在西安发布第五代DM技术,这项技术不但开创了油耗2时代,相比于第一代DM 10.7L的油耗,进入到第五代DM技术,创造了目前百公里油耗的历史新低。

第五代DM技术还创造了几项惊人数据:

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

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

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这意味着,在降低油耗、提升续航层面,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已经完全颠覆了燃油车的用车体验。

在第五代DM技术发布的同时,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并以双车同价的形式正式上市,两款车型共推出5版本,售价区间为9.98万-13.98万元。

图源:比亚迪官方图源:比亚迪官方

技术迭代并没有捷径。

五代DM技术的进化历时16年,比亚迪经历核心供应链全部自研,培养了强大的工程师天团,累计研发投入达到了1400亿元,才创造了如今电比油省、电比油低的新局面。

DM技术的发展史,就是降低油耗的奋斗史

第五代DM技术发布当天,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回顾了五代DM技术的研发历史,可以说,DM技术的发展史,就是比亚迪降低油耗的奋斗史。

从2008年,搭载第一代DM技术的比亚迪F3DM亮相,到2018年第三代DM技术发布,在这期间,比亚迪在插混市场经历过短暂的繁荣,但很快又进入到生死存亡时刻。

第三代DM技术,比亚迪在技术层面已经解决了插电混车型亏电状态下油耗高、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插电混补贴政策大幅退坡的情况下,比亚迪插电混车型在市场上再次遇冷。

这么漫长的技术进阶,也是很多车企对于插电混技术犹疑不决、 没有持续长期进行技术投入的原因。

王传福回忆称,“如果我们放弃了,中国的插混可能就没有明天了。”

但是,比亚迪没有停止技术投入,并在2021年推出第四代DM技术,油耗也从4.3L进入到3.8L,这也是中国品牌第一次改写油耗史。

图源:比亚迪官方图源:比亚迪官方

此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从第四代DM技术开始,中国插电混市场在比亚迪的推动下迎来大幅度增长,2023年,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5%,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最火热的赛道。

截至目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累销超360万,不但打破了日系在混动市场的垄断地位,也让插混成为替代燃油车的主流技术路线。

如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到的一样:“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9.98万第五代DM车型上市,比亚迪向车市打出重拳

定价9.98万起、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市,续航超过2000公里,这对燃油车市场的冲击将是震撼的。

第五代DM技术之所以能做高续航、低油耗,一方面在于整个核心动力架构均来自自研,并不断进行迭代,进入到第五代,比亚迪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全球最高46.06%的热效率,EHS电混系统通过极致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减少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92%。同时,比亚迪自研的插混专用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9%。

比亚迪第五代热管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相同的重要等级,从原来的各系统独立,提升到了整体架构的高度。它由前机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座舱热管理组成,协同作战,确保能耗最低。

比亚迪还集成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电压控制单元)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充分提升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

图源:比亚迪官方图源:比亚迪官方

在合资品牌躺赢的时代,比亚迪每年坚持持续的技术投入,才让如今的比亚迪成为汽车市场的价格屠夫,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今,在轿车市场,比亚迪正处于强势垄断地位。上险量数据显示,今年4月,海鸥、秦PLUS DM-i在轿车市场的销量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驱逐舰05、秦PLUS EV的销量与排名三、四位的轩逸朗逸越来越接近。

随着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市,比亚迪在10万-15万级A级轿车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而曾经处于垄断地位的日系合资品牌,也几无还手可能。

图源:比亚迪官方图源:比亚迪官方

随着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吉利随即晒出了能效成绩单,长安启源也启动了新一轮价格策略。

与其说是比亚迪以新一代技术,引发了新一轮车市竞争,不如说,在这场大洗牌中,留在牌桌上的、将是以核心技术竞争为主的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

当合资品牌被淘汰出局,插混技术在中国品牌的推动下,也将在全球市场迎来新局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