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经销商“逼宫”,保时捷怎么了?

最近保时捷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

概括下来就是:保时捷销量不济向经销商压库存,经销商抗不住压力以停止车“威胁”保时捷中国给予补贴并更换高管。

曾经辉煌的保时捷,为何落入了这般田地?

事实上,保时捷的颓势早已开始。去年,连续多年都是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区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全年交付量不足8万辆,同比跌幅达到了15%。而今年第一季度更惨,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仅交付了1.6万多辆车,同比下滑24%。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经济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不光是保时捷,其他豪华品牌的日子同样不太好过。但除此之外,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对保时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平心而论,从价格上来说,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不少都是奔着高端而去,但在售价上很少有能够触及到保时捷那样的层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新能源车不会对保时捷造成影响。

比如说保时捷曾经引以为傲的性能,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零百加速3秒级似乎已经成为了稀松平常的事情,并且这样的性能的获取成本与保时捷相比足以称得上“廉价”。

或许有人会说拿新能源汽车跟油车比有些不公平,但消费市场可从来不会理会公不公平。

况且,比起连个轮毂盖都要花两千块选装的保时捷,国内的新能源车型普遍“量大管饱”的丰富配置可谓是香到家了。你可以拿“冰箱大彩电”来调侃,但你不能否认这些配置所带来的体验。除此之外,国内的新能源突出的智能化层面更是保时捷这些传统厂商的短板。

说起来,保时捷在新能源方面也是有所动作的,比如说很早就推出的Taycan。在过去,Taycan的销量也还算可以,但奈何架不住“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断涌现的新能源车型一遍又一遍刷新着消费者的认知与新鲜感。

与此同时,Taycan更新换代的进程又相当缓慢,而且其所采用的J1平台还是MSB 燃油平台经过电气化改造而来,有着些许纯电血统不纯正的小诟病。

相比之下,后续脱胎于PPE平台的Macan EV血统确实纯正了,但70多万的起售价似乎又显得保时捷过于自信了些。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可能并不差钱,但除了少数的品牌死忠粉以外,大多数人在购车时还是理性的。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依旧极致的动力,还有显著下降的用车成本以及各种智能化的体验,这些足够说服他们去尝鲜国内的新能源品牌。

从更深层的方面来说,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新能源的冲击之下,市场主导权正在丧失。换句话来说,游戏规则已经变了。你会看到,不仅是保时捷,BBA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即便有巨额的优惠,销量依旧没有起色。

过去的辉煌不可否认,但保时捷真的需要认真对待眼下的境况,毕竟品牌的光环不会永远闪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