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行业丨长城汽车关闭在德欧洲总部的背后, 出海容易挣钱难

出海去,到欧洲!当前,各大中国车企都在抢跑出海的窗口期,其中欧洲成为车企“兵家必争之地”。而原本就在欧洲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长城汽车,忽然遭遇了滑铁卢——计划于8月底关闭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近日,长城汽车表示,由于欧洲将对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加征关税以及电动汽车市场形势严峻,将关闭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不过,长城汽车还会继续在德国、英国等国销售汽车,但欧洲业务交由中国业务部门远程管理。同时,长城汽车不排除在欧洲建厂计划进一步提速。 种种消息显示,长城汽车或许在为中国同行“前车之鉴”未雨绸缪。时下正值中国车企出海的集中发力期,接下来应当以怎样的形式和态度对待出海?成为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共同命题。中国车企忍受得起长期的投入吗?

欧洲卖车,其实不赚钱?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出海已经成为重要战略,任何一块阵地应该都不会轻言放弃。 纵观当下汽车市场,欧洲因其新能源增长快、汽车保有量高,吸引了众多中国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前往布局。欧洲汽车市场主要涉及28个国家,是中国、美国之后,全球第三个千万量级的市场,市场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面对这片广袤的新市场,长城汽车早在2021年9月就以慕尼黑国际车展为起点,全面发力欧洲市场。随后于11月,在德国慕尼黑开设德国子公司并设立欧洲总部,作为开拓欧洲大陆市场的中心。

不过,欧盟最近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三家企业在首批调查之列。一旦欧盟的贸易调查认为它们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中国电动车都面临补交大量税费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中国车企卖得越多赔的越多。面对这些贸易保护政策,中国车企的欧洲之路,并非那么容易。

另外,欧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并没有想象中的热衷。数据显示,蔚来和小鹏去年在欧洲的销量,加起来不到5000辆。在欧洲销量不错的上汽和吉利,靠的还是MG和沃尔沃这些收购品牌。毕竟欧洲本来就有着众多的汽车品牌,消费者买车首选当然也是欧洲的汽车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不能仅有盲目的乐观。虽然中国车企大举出海是值得肯定,但最终还是需要看业绩衡量出海效果。所以,长城汽车在欧洲市场选择稳扎稳打,走好走稳每一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试错”成本,还有望事半功倍的来抢占海外市场先机。

长城汽车采取稳健的政策,应对欧洲的反补贴调查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但这并不是等于长城汽车放弃欧洲出口战略,而是审时度势。长城汽车显然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海外市场,比如东南亚、中东等地。目前,长城汽车目前已实现将产品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140万辆。

中国车企出海步伐不会停止

不止欧洲,中国车企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于全球各个市场。近半年来,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从现行的25%提高至100%;欧盟发起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欧盟也好,美国也罢,都筑起了一道道高墙。

关于反补贴调查,欧盟内部也存在巨大分歧。德国各大车企都公开表示不认同欧盟试图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做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发出警告:“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是德国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欧盟一旦遭到中国反制,势必会影响到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好消息是,没有人会拒绝更好的用车体验,欧美本土消费者也不例外。当多数欧美车企还在用老思维去造电动车,西方消费者也会对更加智能、体验更加人性化、品质表现更好的车型有所需求。所以说,中国车企应该还有很大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并不会影响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如果欧盟启动反补贴制裁,中国车企势必将加速在欧洲本地化建厂进程和本地化运营。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出海种种挑战寻求突围的需要,也是中国车企实现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当然,中国车企全球化征战需要理性,打出自己的节奏和步骤,切忌“盲目乐观”。

客观上说,即使没有欧洲市场,长城汽车的出口战略并不能被阻止。长城汽车等中国车企的出口策略,一定是将其销售到最需要中国电动车的地方。此次关闭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显示了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布局上的谨慎和理性。出海容易挣钱难,也是中国车企出海的最真实的写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