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李想该重立“人设”了

  • 作者: 电驹
  • 2024-05-31 09:26
  • 662

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交出了一份不理想的财报,交付、营收、利润各项数据都有所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交付量为80400 辆,同比增长 52.9%,但是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 39%。

交付量的下滑,导致的结果就是收入的减少。

第一季度,理想的收入总额为256亿元,同比增加36.4%,但却环比减少了38.6%。就连理想引以为傲的经营利润也开始由正转负,其一季度经营亏损达5.85亿元,同比下滑36.7%,环比下滑89.7%,这也是理想汽车时隔三个季度后再度出现经营亏损。

受这份不理想的财报影响,理想汽车股价大跌19.27%,跌幅位列恒指成份股首位,总市值一天跌去逾400亿港元。

因为经营亏损,理想在近期开启了大幅裁员。根据多家媒体的爆料,理想汽车宣布裁员5600人左右,约占员工总数的18%。

5月28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据理想被裁员工透露,据他所知,如果理想第三季度的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公司很有可能在今年9月份启动第二波裁员,相关人员的名单或已经拟好。

股价下跌,大幅裁员,加上不理想的财报,一时之间,将理想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作为曾经汽车界“微博之王”的李想,也在近期也鲜少更新微博,低调了不少。

理想的“水逆”似乎从MEGA的失利开始,很多人认为,MEGA的失败是理想一季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但电驹小编认为,理想MEGA失利只是表面,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才更为“致命”。

技术护城河不够深,没有核心技术壁垒

MEGA的失败,暴露理想目前的第一大问题:没有核心技术壁垒,没有强大的护城河优势。

从产品力来看,MEGA在核心三电、智能驾驶上都没有太过亮眼的技术优势,让人记住的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唯独不同的地方是其争议极大的设计和纯电架构,而这两点恰恰又是MEGA的短板。

相较之下,作为MEGA的竞品,腾势D9岚图梦想家以及小鹏X9不仅早就吃透了“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一招。而且,人家上市比你早,价格比你便宜,配置不比你低。

更重要的是,在三电和智能化上,比亚迪小鹏、岚图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在安全性能上,岚图梦想家更是号称同级MPV第一。这点,就问你“两块1500兆帕钢叠一起就是3000兆帕”的MEGA能不能比得过?

MEGA失利恰恰也证明,理想过去的“成功经验”太容易被模仿了。因为“冰箱、彩电、大沙发”并不是什么技术壁垒,只要花点成本谁都能装。随着类似的车型越来越多,这种优势就会逐渐模糊。这点,在理想和问界的竞争中同样得到体现。

问界不仅采用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增程的产品策略,更重要的是有华为在技术上的赋能,在智能化上更领先,再加上价格优势,使问界迅速在销量上追上理想,甚至是抢走了原本属于理想的不少市场份额。

毫不避讳的说,理想的成功,依靠增程式红利优势,以及“奶爸车”产品路线和精准的产品定义,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用料和配置上,确实get到了用户的需求,而并非是技术优势。

甚至可以说,理想在技术护城河方面实在太浅了,没有核心技术壁垒。一家缺乏底层技术创新为支撑的车企,就像地基没打稳的高楼,建的越高,摔得越狠。

所以,因为没有技术壁垒的优势,导致的结果就是“成功经验”很快被竞争对手先后模仿,而自己又无法在长期的竞争中,利用核心技术与对手形成差异化的优势,最终结果就是——被模仿,被追赶,最后被超越。

一言堂的代价,内部管理太过“李想”

MEGA拉胯,从根本上暴露出了理想汽车这家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

经济学者吴小平直言:“我建议理想把整个MEGA团队开除。因为没有人说真话。”虽然颇为偏激,但确实指问题所在,即理想汽车存在一言堂专制的问题。

试想,MEGA在外观设计上如此犯国人大忌,却能通过层层审批,没有一个人发现出这个外观上的严重“缺陷”,显然是绝不可能的。如果存在可能性,只能说理想团队在专业性,甚至价值观上都有问题。

所以,导致出现这个严重漏洞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理想汽车内部决策是一言堂机制,最终决策权由最高领导人拍板。

其实,这点在理想解决危机公关上同样暴露出来了,比如在回应理想MEGA被“网暴”时,动不动就提“黑暗势力”,甚至把一些原本跟风、玩梗的网友也无差别划为“黑公关”的阵营,而去不思考理想MEGA的产品设计确实有问题,反而再次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的对立面。

对此,很多网友嘲讽:“理想公关没人出来管管自己的老板吗?”

不是没人管,是根本没人敢管。当一家企业过于“一人堂”,结果就是发现错误没人敢指出,最终结果让错误发生,甚至无限放大。

MEGA就是如此。此前,李想对MEGA可是抱有不小的期待,更是预期MEGA的月销量将达到6000辆以上,并成为50万级别的“销冠”。

据说,为了卖好MEGA,理想汽车在过去段时间里将一些原本用于走量产品的资源,用到了MEGA上。就像李想所说的,MEGA让理想L8减少了40%的展位。另外,由于销量不达理想汽车内部预期,MEGA的前期各种成本,包括研发、营销等恐怕都很难挣回来。

不过,亏钱还是小事,MEGA的失利甚至“带崩”了理想汽车的纯电市场节奏。

去年的上海车展,理想宣布将在两年内形成“1款超级旗舰+5款增程电动+5款高压纯电”的产品布局,今年计划发布4款纯电车型,其中包括1款纯电MPV和3款纯电SUV。

但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折戟让李想不得不重做打算,面对MEGA的失利,他说:“我们误判了纯电战略节奏,错误地把MEGA的‘从0到1’阶段当成‘从1到10’阶段进行经营。”对此,李想宣布将推迟纯电车的发布计划。

李想该重立“人设”了

稻盛和夫说:真正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是企业家的格局。

面对MEGA的失利,财报的不理想,李想是时候该反思,重立“人设”,做一个“理工男”,抛弃“个人主义”。

1、做“理工男”,建立技术壁垒。

李想曾经网上说了一句“汽车行业门槛高是假的,其实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钱”。甚至公然爆粗:“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李想打心底没有技术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本位,而这点在研发投入上也能看出。

从2023年财报来看,其2023年研发投入达134.3亿元,且连续两年超过百亿,在营收相对理想更少的情况下,比理想的研发投入(约为105.86亿元)多出了将近30亿元。研发占比方面,蔚来约为24.15%%,小鹏为17.2%,理想只有8.5%。

高收入,低研发占比,这也让理想汽车与同期蔚小理相比,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可言,也是导致MEGA失利、纯电战略失败,以及被问界等竞争对手逐步追平优势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现阶段,李想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在核心三电和智能驾驶上建立自己技术护城河优势,甚至应该多做一些技术类的宣传和营销,一改自己过去“理想无技术”的尴尬和形象。

2、抛弃“个人主义”,谦卑谦卑再谦卑。

当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在公司里有绝对的话语权时,意味着更容易将一家推入了一个不可预测的危险地带。比如传奇如乔布斯,也曾因自己的固执,在苹果创立初期犯过不少错误。同样的,MEGA失败,也让李想吃下了经营利润亏损、纯电战略失败等等“苦果”。

所以,李想应该改变企业的管理形态,广开言论,收起自己的脾气和傲气,拒绝一人堂,不再“个人主义”。

有意思的是,自MEGA的出师不利之后,李想似乎也有意识变得更加低调和谦卑,某种程度上也说明,MEGA失败和第一季度财报确实给到李想压力。

展望2024年,李想提了一个小目标:下一个50万辆一年内达成。李想说,自己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

这个目标难吗?

不好说,一方面,理想L6的新车上市,的确再次启动了理想销量增长的引擎。理想L6上市放量的帮助之下,理想最新一周销量突破8000辆,夺取第一名。而紧随其后的还是问界汽车,以6500辆的成绩位居榜二。

但另一方面,随着小米的加入,行业越来越卷,谁知道问界或者其他品牌会不会再复刻理想的成功经验,推出技术更好,单价格更低的“L6”呢。

归根结底,对于现在的理想来说,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壁垒应该放在第一位,有了核心技术,才有夺回“人心”,梳理纯电战略,避免对手“复刻”自己的实力和底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